3年,8人被东南大学少年班录取!

发布时间:2025-07-10 00:02:58

本文作者:小古

图片来源:互联网

南京东南实验学校初中部

3年,8人被

东大少年生录取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近日,我校2023届初三6班毕业生田方瑜、朱哲宇同学喜讯传来,在今年的高考中2位同学均被东南大学少年生录取!本次东南大学少年生在江苏省共录取2人,均为我校2023届初三学生。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2023年的这个新闻——东南大学少年班在江苏省共录取2人,均为我校2022届初三学生。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还有2024年的这个新闻:东南大学少年班在江苏省共录取6人,其中南京4人,均为我校2022届初三学生。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这8位同学的成长都有一个共同路径——我校资优生一体化贯通培养课程。

为了满足资优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我校构建了“让优秀者更优秀”的资优生培养课程体系。小学阶段用2年时间完成4—6年级的学习(即六零班),直接进入我校初中部。初中阶段,学校为他们开设个性化的资优生课程,高中教师跨学段进行授课。高中阶段,学校在行政班的基础上组建菁英班,开设菁英班课程提升资优学生的学科素养、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为高一高二参加西安交大、中科大、东大少年班选拔的学生提供课程支撑,在学业提升、面试指导等方面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两位同学的初中生活。

进南京择校家长群

获取更多考试升学信息

田方瑜

图片来源:互联网

2020年6月毕业于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小学部六零班

2023年6月毕业于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初中部

2023年9月—2025年6月就读南师附中江宁分校高中部

当梧桐叶再一次变绿,回望在分校初中的三年,无数记忆涌上心头,有的快乐,有的酸涩,但更多的是见证了我蜕变的历程。

曾记得第一次踏入初中班级的门,尽管班里的大部分同学都与我小学同班,比较熟悉,但我还是感到忐忑,因为我深知这里高手如云,在这样一个全员学霸的班级里,想仍然保持领先优势变得尤为困难。也许是因为不适应,初一上一学期我过得极其吃力,学习成绩大幅退步,以至于我一度怀疑自己。幸好,我在这里遇到了最好的老师和同学。班主任张慧老师将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常与我们谈心,交流学习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每个任课老师都非常认真负责,记得当时班里有同学年少不懂事,时与老师发生争执,但老师们总是给予最大程度的包容,让一群稚嫩的少年慢慢走向成熟。当时的物理老师王晓琳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如沐春风的教学方式和过硬的专业素养让本对物理充满畏惧的我逐步化解了畏难情绪,也感受到了物理学科的魅力,最终在中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班级里的学习氛围浓厚,同学们也都很卷,但每当有人遇到困难时,大家总是齐心协力帮助他。在这样良好的环境里,我逐渐适应了初中的生活,从初一下开始,我的成绩突飞猛进,稳定到了令人满意的水平。然而最重要的是,我从这群良师益友中获得了极其宝贵的学习经验和方法,从而助力了我的高中学习。

分校的初中生活也不仅有学习,还有运动会、艺术节,以及各种各样的社团供你展示风采。我初中时担任了班里的宣传委员,黑板报、啦啦操表演等活动都由我和同学操办,既锻炼了我的能力,也为我高中参与学生会工作打下了基础。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曾说:“江宁分校是个读书的好地方。”的确,绿意盎然的校园环境,美味可口的食堂饭菜,都为我们的学习营造了最佳氛围。正因此,初三报名特长生时,我仍然坚定地选择了留在分校,这个我成长了八年的地方。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分校的高中部庚续了学校个性化培养的传统,在我冲击少年班时也为我提供了很多便利。

时至今日,每当我回头遥望来时路,分校在我成长路上的帮助显得格外突出。我想,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任何人都难以取得成功。同样,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每一棵树都能得到充分的生长。而分校就是这样一片森林,包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我由衷地感谢这么多年分校对我的教育,托举我走到了更高的平台。

初中班主任张慧老师眼中的她:

作为田方瑜同学初中三年的班主任,我见证了一个美丽小女孩蜕变为自信大女主的全过程。初一时,她总是安静地坐在教室中排,眼神里藏着对"学霸云集"环境的敬畏。但很快我就发现,这份安静不是怯懦,而是她特有的观察与沉淀——就像春日的梧桐,在不动声色中积蓄萌发的力量。

她最打动我的是那种"温柔的坚韧"。面对学习时,她会牢牢地抓住每一节课,每个老师都能感受她的专注;当我找她谈心时,总能听到她对自己的规划和坚定。作为宣传班长,她带着其他小助手把每次黑板报都变成艺术品,她带着全班同学积极投入到每次活动中,她那种精益求精的劲头,恰是她对待人生的缩影。

记得初三某次班会,她分享学习经验时说:"我发现追赶别人不如超越自己。"这句话让我看到,这个曾被学业困扰的孩子,已然在分校这片土壤里长出了独特的精神年轮。现在的她,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心里有度——这或许就是教育最美的模样。

小学班主任庞芳老师眼中的她:

在学校一体化资优生体系的培养中,田方瑜以惊人的适应力和执行力,用两年时间攻克了三学年的学业内容,展现出资优生的优秀特质。

她建立了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课前主动预习,课堂专注听讲,课后及时巩固。面对学习难题时,她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钻研精神,善于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直至完全掌握。

在专注学业的同时,田方瑜同学也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学校合唱团成员,她参与了电视台节目录制,在艺术修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实现了学业与特长的协调发展

朱哲宇

图片来源:互联网

2020年6月毕业于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小学部六零班

2023年6月毕业于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初中部

2023年9月-2025年6月就读南师附中

得知被东南大学少年生录取的消息,欣喜之余,心中涌起的是对母校的深深感恩。这份成绩,离不开从小学到高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这片沃土的连贯滋养,是学校系统而持续的培养,众多老师的接力付出,以及丰富的资源和平台,为我铺就了通向梦想的道路。

我的成长故事从江宁分校小学阶段开始,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培养的好习惯,成为我后续学习至关重要的起点。

升入初中后,学校提供的广阔天地让我如鱼得水。在图书馆那安静而充满书香的阅读课上,颜忠华老师引导我们品味鲁迅《故乡》中的深意。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极大地锻炼了我提炼信息、独立思考和组织表达的能力。还记得校园里美妙的蝴蝶馆和地理园,激发我对自然生灵的好奇,豪华的气膜馆和偌大的操场,给我提供锻炼身体的场地,点燃了体育热情。学校组织的活动同样丰富多彩。每年的校运会都是难忘的记忆,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合唱节、啦啦操比赛、元旦迎新晚会,每一刻缤纷在记忆里绚烂。在分校生活和学习五年多,分校的一草一木早已刻进我的基因。走过金水桥的波光,踏入校园;阳光洒下,圆形广场斑斑驳驳;梧桐树影里,藏着晨读的时光。毗邻的湿地公园,延伸着探索的边界;图书馆的书海,托起求知的目光。而春夏时节,栀子花的清香,无声浸润着成长的记忆。这份美好的环境,是我心之所安,也是滋养梦想的土壤。

借此机会,感谢所有教导过我的老师们。小学班主任庞芳老师助我顺利融入集体并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阶段众多科任老师春风化雨般的接力培育,特别是班主任张慧老师营造的积极班级氛围和日常关怀,再到学校精心打造的多元课堂、专业实验室资源、精彩活动平台和连贯的培养体系。这一切,如同坚实的阶梯,让我能够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上攀登。

站在新的人生起点,我满怀感激之情。我会带着这份感恩和在母校收获的知识、能力与热忱,继续努力,砥砺前行,不负期望。

初中班主任张慧老师眼中的她:

作为陪伴朱哲宇同学走过初中三年的班主任,我见证了一颗种子如何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中破土而出、抽枝展叶的完整历程。

得知她被东南大学少年班录取的那一刻,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那个初一开学时安静坐在窗边、眼神却闪烁着求知光芒的女孩。她身上最珍贵的是种"静水深流"的特质。在我们这样一个特殊的班级里,她从不张扬,却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人惊喜——就像她笔下描写的梧桐,看似安静生长,实则每一片新叶都在积蓄力量。

这个孩子最打动我的,是她将学校的"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精神化作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周记里,她记录着在图书馆与鲁迅对话的感悟;在班级日志里,她记录学习生活精彩的一面。作为常务班长之一,她展现了超越年龄的责任感与领导力。在学习上,她以身作则的拼搏精神感染着整个班级。在各类活动中,都有她靓丽的身影。如今,看着这只从分校梧桐树上飞出的雏凤,我深信:教育最美的回报,莫过于见证一个生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节拍。

小学班主任庞芳老师眼中的她:

在我眼中,朱哲宇是六零班一颗耀眼的星星。这个文静又聪慧的女孩,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三年的学业,展现出了非凡的学习能力。

课堂上,她总是全神贯注地听讲,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遇到难题时,她从不轻言放弃,而是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那份专注和毅力常常让我感到欣慰。

更难得的是,朱哲宇不仅学习出色,还注重全面发展。每天都能看到她坚持锻炼的身影,操场上她奔跑的样子充满活力。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她也积极参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优秀学生的内涵。

相信以她的潜力和努力,未来一定会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关注南京择校矩阵媒体

与 1000000 家人共同成长

点喜欢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