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2025年实行了新高考,填报志愿的数量大为增加,比如从以前每一批次的12个,增加到48个乃至64个,考生专业被调剂或者退档的几率小了。
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大学录取就不会退档,录取时仍然有十大退档理由。

退档理由一:政策性退档。
大学录取时,因各院校投档线的人数都比实际录取的新生多20%,因而投档线上的“边缘生”,很可能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
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有可能因退档而落榜。
退档理由二:考生没有勾选服从调剂。

每年被退档的考生里面,80%以上都是因为学生没有勾选服从调剂选项。
从2025年各高校公布的招生专业组来看,75%以上的高校专业组都有猫腻,都是将各种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混在一起招生。
高考生要么妥协,勾选同意调剂,要么坚持专业优先,不服从调剂。如果拒绝服从调剂,自己的分数又达不到所报考专业的要求,将会被当做退档处理。
考生总分高于院校录取线但未达到专业线且不服从调剂时,这种情况最有可能会被退档。
退档理由三:考生不符合专业录用标准被退档。

这个主要是身体方面的原因。
高考生的体检报告对于填报高考志愿的作用非常大。因为很多专业对于学生的视力,是否存在色盲色弱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比如航海技术和飞行技术等专业,要求学生的视力能在4.8以上。如果体检报告里面低于这个数,就意味着为学生的身体素质无法胜任该专业的学习,学校有资格进行退档处理。
存在色盲色弱的学生,不能报考医学类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中医学。还有医学检验技术、药学等专业。
色盲色弱的学生同时不能报考对各种材料元素有较高要求的专业。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大类、制药工程、海洋科学类、生物科学类、纺织工程类、轻工类、核工程类、林业工程类、农学类、环境工程类等。
如果考生身体有缺陷,填报了要求限报的专业,退档率几乎百分之百。
退档理由四:考生不符合高校的隐性门槛要求被退档。

在录取中,高校能自由划定投档比例。按照相关的标准,高校有资格将投档比例调到招生计划的120%。
比如,某高校在本省投放100个招生名额,最终却提走120个学生的档案。如果学校的招生简章里面又没有提到服从调剂将全部录取,这样意味着最终分数较低的20位学生,极有可能会被退档。
退档理由五: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被退档。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
比如部分高校的中外合办专业,要求学生英语成绩不能低于120分。还有部分专业要求学生数学成绩不低于120分。
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录取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达到90分;录取到经济类专业数学成绩至少要达到100分等。
一般来说,文史类专业、外语类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要求高一些。
医学类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外语、处贸专业,对外语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都有一定要求。
因此,如果学生没有看到这些限制性条件,即使自己的总分达到要求,但是没有达到单科线要求,也是容易被退档案。
退档理由六:考生选考科目不符被退档。

选考科目不符:在新高考地区,专业对选考科目有明确要求,考生选科不满足时会退档。
比如很多专业要求“物化捆绑”,有些考生选了物理、生物,却没有选化学,报的志愿又是医学类专业,医学类专业必须要求选化学,选的科目与所报专业不对应,就会被退档。
退档理由七:没看清楚“招生简章”被退档。

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
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
有的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这些问题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退档理由八: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录取线被退档。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如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办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
假如你参考最低分,很可能被落选。最低录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被录取考生的分数,有时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门)专业与最高(热门)专业间的分数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间。
应该参考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
退档理由九:不重视提前单独招生院校被退档。

单独招生院校比较特殊,对考生特长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尽管招生数量少,但也有不少较好的特色专业。自主招生类院校对考生的要求较高,但对优生群体来说,增加了录取的机率。
不重视这些要求就会被退档。
建议填报此类院校,扩大院校与专业的选择范围。
退档理由十:考生志愿没有梯度被退档。

新高考报志愿,仍然适用“冲稳保”模式,志愿要有梯度。
如果将分数差不多的几所学校分别列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顺序,结果会使这几个志愿变为一个志愿,第一个院校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会被录取,浪费了录取机会,导致所填志愿都成为无效志愿,造成整体滑档或志愿全部被采空的问题。
也的有的考生甚至将分数更高的分数列为后续志愿,形成志愿倒挂,即无效志愿。
一般来说,院校志愿梯度以20到30左右为宜。
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组合中,即要敢于填报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防止进档后被退档。
高考生即使在填报征集志愿时,也应该注意以上问题,确保一箭中的,而不被退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