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题笔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把知识考点通过「专题」的方式聚合起来。新传学科的知识鲜少有全部集中在某本教材中的情况,因此需要把不同的参考资料(教材、论文、网络资料等)里对同一个主题的陈述、讨论整理出来。例如在「新闻真实」的专题里,就需要整理新闻真实的定义、实现方法、三个层次(细节真实、整体真实、本质真实)、新闻真实的有机运动、虚假新闻,以及网络时代新闻真实面临的威胁(后真相、反转新闻、深度假新闻等),这些知识点又都与出题方向相互联系起来——知识点=考点=出题点。所谓的「做专题」其实就是不断地整理考点、知识点的过程。
☆ 名词解释。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是一类「考题」,其实它更像是一种「知识点的集合体」或者说是「名词理解」。对一个名词作出解释就需要知道名词的定义、特点、表现、案例、影响、意义、问题、对策、发展等一系列的相关知识。学完一个名词的具体内容,也就能够把这个【知识点】收入囊中。学习、理解、背诵一个名词也绝不仅仅为了试卷中的几道题,而是为了更好地透彻地理解知识点,帮助我们更轻松地学习专题,以此融会贯通,回答试卷中的题目。
☆ 背书方法:
☆ 专题笔记制作方法:
☆ 直接进入专题学习与背诵(捷径!!):
☆ 名词解释(每晚22:30带背):

/⇠谁说按部就班太死板?
/⇠这是真正的学习踏实感!
☆ 专题笔记的使用方法
传播学、新闻学、网络传播学这类新传基础学科必须保证有一套完整的学习思路。大部分目前还在焦虑到底“学什么”“怎么学”的朋友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找到学习的「主轴线」。比如初中、高中的学习你会感觉压力很大,但不会觉得无从下手,因为就是一本教材、一套课程,学就完了。但考研不一样,它需要个人拥有更强的信息搜集能力,以及自学、自律能力。即使院校有提供参考书书目,但考试的时候仍然不会只局限在书本中,依旧需要我们在备考时整理、学习、理解、背诵远超于参考书的知识内容。此时就需要一套专题笔记,可以利用手头上的资源自己做,也可以直接使用我们。
已经拥有笔记的朋友们请仔细阅读以下的使用方法,这将使你最高效、最快捷地掌握传播学、新闻学、网络传播学学科知识。
♀️【1】知识点大纲
每个专题开始前都有相应的知识点大纲,开始阅读/听课学习前,请一定通览一遍自己将要在这个专题中学习到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阅读完/听完课后再回头来确定自己是否已经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可以在方框里打钩。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使十几页的专题变成一张纸上的知识点,能够帮助大脑快速定位知识点所在的位置,厘清知识内容(学完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传播学的知识就是24个专题,新闻学15个,网络传播学10个;把一个学科学成十几个专题,逐一攻破的感觉真的不能再爽了!!);二是能够获得及时的正反馈,告诉自己“我已经学了这么多了”“我很棒”!



♀️【2】重要考点
专题是考点知识的集合,无论是基础考点还是拉分考点,都需要在专题笔记中得到呈现。
在编写这套知识专题笔记的时候,我和花花着重参考了历年来新传考研试题中重要的考点内容。同时保证内容来源与参考文献清晰,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尽可能做到详实但精炼。购入了专题笔记配套专题课程的朋友可以按照课堂讲解标注的【重点内容】复盘,其他朋友可以根据自己院校的真题考点,再阅读专题笔记的过程中圈画出常考的、院校比较关注的内容。
例如深圳大学要着重关注“内容(文化)研究专题”和“文化研究学派”;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就要把“国际传播与对外传播专题”重点熟读、熟背。
这样就使专题笔记能够最大程度上与院校需求相匹配。这也是在背诵阶段的【第二梯队】背诵内容。



♀️【3】一句话背诵
第一梯队的背诵内容自然是我和花花已经帮大家整理好的「一句话轻量背诵」。
每个专题中最重要、最常考、最需要的知识点内容全都已经整理好了。背书就从这些内容开始,把握每个专题都重点知识概念,为接下来的答题思考、问题分析做好理论储备。
一句话背诵背好了,再回到专题笔记中去记忆重点知识内容,最后再通篇熟悉整个专题。做好第一、第二、第三梯队的学习井然有序,不花费太多额外的时间在不重要的考点上。
所有专题笔记中的一句话背诵都和名词解释里的内容保持一致,在通过名词解释来补充专题笔记内容的时候也不会出现多义的情况,确保大家的学习统一性。



♀️【4】课后习题复盘
学完了当然要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驱赶焦虑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持续不断的「正反馈」,告诉自己“我做到了”“我已经学了很多了”,才能有动力持续不断地学习下去!
专题笔记中每个专题后都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适合在「知识输入期」巩固记忆,同时不会增加学习负担,也不会像是简答题或是论述题那样,因为答不出来而焦虑(知识专题笔记最终的目的就是「输入知识」,此时的课后题也都是为了更好地记忆知识而设置的!!)。



☆ 名词解释的使用方法
2026版名词解释我们修订了许多25版名词解释中存在的问题,上下册大约修了70%左右的内容(有很多姐妹问有25版要不要购入26版,我确实建议可以更新一下!!但从26版到27版就不会有这么多变化了)。具体的变化可以看这里
同样,已经拥有名词解释的朋友们请仔细阅读以下的使用方法,包括背哪些、怎么背,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我们每晚22:30的名词解释直播带背。
♀️【1】把握词与词之间的联系
在编排所有的名词时,我和花花都考虑到了大家背诵时的「逻辑性」。例如【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手段-需要新闻记者的能力提升(新闻记者“四力”)-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同时【媒体融合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走向“深水区”,进入媒体深度融合阶段,这阶段有两个重要任务就是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和促进四级融合,而县级融媒体是四级融合的关键环节,县级融媒体又是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单位】,最后,【媒体融合还要求新型主流媒体要具备“四全媒体”特点,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
在学习、理解名词知识点时也要记得把相应的知识点串联逻辑融合进入(这些在我们直播带背时也会着重帮大家梳理讲解嗷)!


♀️【2】每个词都有清晰的逻辑和结构
上册「必背300词」的每个名词都整理好了相应的框架体系,记一个知识点等于记五个部分内容,记忆五句话。让每个词都是「被拆分」好的,更清晰、得分点更具体。
很多朋友在问「论述答题精简版」的作用,一是快速背诵和记忆,适合在查找词汇的时候通览;二是临时抱佛脚专用,在11月、12月份的时候,有些词来不及背诵,可以直接背这部分的内容,能记多少是多少。
精简版背诵我们特别给大家配了一本43页的「副册」,随身携带随时翻看,特别轻便。


♀️【3】10大热门考点答题思路
《新传考研名词解(26更新版)》这本书我们希望的定位是「一本新传考研工具书」,不仅能够查词、学习、背诵,还能够有答题应试的功能。所以在上册,还包括近年来非常热门的十大考点专题的答题思路,包括网络治理、政治传播(马新观)、新媒介技术、国际传播、媒体融合、社交媒体、文化传播、视频化社会、传媒经济与广告营销、社会热点议题。
经常说“你的学校很爱考前沿热点”,其实说的就是这里的考点和出题思路。10大热门考点答题思路可以作为热点学习的基础,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哪些属于”前沿热门考点“。


♀️【4】答题方法和技巧
最后,上册里还包含了论述词、论述句、论述开头结尾写作、名人名言语料、英语词汇等答题需要的技巧、内容、方法等。所以上册的副标题又叫《必背300词和答题应用方法》,它绝绝绝不是一本名词解释小册子那么简单呀!



♀️【5】下册学习小学科+偏难词
下册1000词包括传播学、新闻学(新闻实务)、网络传播学、研究方法、中外新闻史、广告营销学、广播电视学、文史哲八个学科。如果有要考查广告营销学这类小学科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下册1000词的内容。
另外,传播学、新闻学、网络传播学中不常考,比较偏的词,都可以在下册中查找、学习和背诵。
☆ 专题笔记+名词解释=合则无敌
这两类资料结合在一起真的无敌了朋友们。但一定要以「专题笔记」为核心,其他为辅助材料。
♀️案例一:在专题笔记里看到「本质真实」,立刻可以联想到名词解释里新闻真实的定义,由此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实现新闻真实要注意三个层次的问题”。


♀️案例二:如果最近这段时间有跟晚上网络传播名词解释的带背,那么看到“人与机器的关系转向人机协同、人机传播、人机共生”的时候,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因为这几个词全都全都在上册必背300词里乖乖地躺着。所以名词解释学好了,专题笔记理解和学习起来就更轻松,背得更香,睡得更书。


专题笔记+名词解释
我不管!按部就班就是伟大!!
慢慢来,比较快
对抗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动!!
◟✦✩‧₊˚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2026届54所院校全程企划」
减少考研投入成本 一站式学习
清晰化院校考查内容 轻量简单
「啊喽哈 你的实务保姆来了」
消息写作、评论写作齐齐搞定
省事、省力、还省心
「知识专题课|知识专题笔记」
传播学、新闻学、网络传播学
三门学科一套课程+笔记速速上岸
「2026版名词解释(正在售卖)」
结构化背诵+贴合教材+轻量记忆
必背300词+扫盲1000词
First thought Best thought
「去更大的世界 做更有趣的人 」
值日生酒醒时间:9:00-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