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在北航学造飞机!北京启动青少年“脱颖”培养系列夏令营

发布时间:2025-07-13 00:03:01

本文作者:小古

7月12日,2025年北京青少年“脱颖”培养系列夏令营推进大会暨“空天逐梦·科创领航”主题营开课仪式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启幕。本次活动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下,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主办。

现场,与会院士、专家和领导们共同启动了五大主题夏令营。据悉,“脱颖”培养系列夏令营包括天文学、生命科学、航空航天、物理创新、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等五个主题营,分别于7月至8月开展,200多名青少年营员参加,其中还有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少年。活动还将通过线上方式同步带动京津冀更多师生参与。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讲座、报告与动手实践互为支撑,通过教与学、探与研相呼应的大中衔接联合培养,为具有创新潜质、成长需求迫切的学生创设助力其‘脱颖’的创新成长机会。本次系列夏令营启动仪式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北京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进入新阶段。”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院长冯洪荣表示,夏令营构建了融合科学素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立体培养体系,采用线上线下融合、长短课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专家讲座、实践探究、团队合作、科研体验等形式,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鼓励学生开启逐梦征程。

本次活动还举行了“空天逐梦·科创领航”主题营开课仪式,发布了“航空航天”主题夏令营的课程。据悉,该主题营由昌平区教委、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昌平分院、昌平一中承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协办。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制作一架固定翼滑翔飞机,通过遥控舵机引导飞机有序滑翔降落;构建一个外星探索场景,体验在外星复杂未知环境中如何自行设计地面巡游车……现场,北航航空航天学院潘翀院长带领导师团队发布了《航模制作与飞行操纵》《外星交通系统设计》等夏令营特色课程。据悉,夏令营集中培养课程学习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及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开展,实验实践体验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潘翀表示:“本次夏令营是落实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生动实践。我们组建了跨学院、跨领域的专家团队,利用北航的优秀教学和科研资源为营员们赋能。”

图片来源:互联网

活动现场,冯洪荣为夏令营开营授旗,全体营员庄严宣誓,彰显青少年探索科学的坚定决心。

“开营仪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对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兴趣以及责任感。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通过学习和努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掌握必要的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将中国航天人爱国奉献的伟大精神加以传承,并运用到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为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事业奉献青春力量。”来自北京市大兴区第一中学的呼延君乐告诉记者,他对航天领域非常感兴趣,因此对夏令营活动也十分期待。来自昌平区第二中学的徐萌泽在区级夏令营和本次市级夏令营上都进行了宣誓,他表示:“此次夏令营让我感受到青年一代在祖国航空事业中所承担的重大责任。我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认真学习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图片来源:互联网

本次活动还邀请院士、专家为营员们开展讲座。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晋滨作了“太空探索”主题报告。他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勉励青少年树立家国情怀,勇攀科学高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设计师刘晋带来了“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相关主题报告,鼓励学员们通过弘扬航天精神,逐梦星辰大海。

近年来,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大减法、小加法、多渠道、新载体”思路,积极推进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两院两节两营”的青少年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体系不断完善:在13所中学、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了市级培养基地;在16个区成立了青少年创新学院区域分院,建立了市-区级“两院”机制,形成了市-区-校三级培养体系;以中小学“数学节”“科学节”为抓手,立足常态厚植沃土,形成了市区联动培养新格局。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魏旭斌在讲话中表示,此次大会将为青少年创新成长注入新的动能。他指出,2024年以来连续举办的北京市青少年创新主题“冬令营”“夏令营”,跨界联动助力学生“脱颖”,探索出了大中衔接贯通培养新机制。“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为他们提供与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定期交流、拓宽视野的机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北京市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苗圃工程’的全新样态已经初步呈现出来。”

图片来源:互联网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文字:王小艾

摄影:吕天翔

编辑:苏珊

校对:杨旭

审核:张秋颖

终审:冉阳 李继君

图片来源:互联网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