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阳教育的热度,持续攀升!
从2024年高考“绽放”到今年的“跨越”,一旦2026年高考稳住战果,朝阳就有望跻身北京“教育强区”第一方阵!
在北京城六区中,朝阳独占“三最”: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国际化程度最高。
基础教育体量占全市1/6,还捧回“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的金字招牌,当得起“宜学朝阳”的美誉。
朝阳教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升级,有一所学校功不可没。
她是朝阳区的老校、大校、名校,也是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的“顶梁柱”。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在朝阳教育中占据“两最”。
一是建校最早。
学校始建于1921年,是朝阳唯一的百年公立校,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高中。
二是体量最大。
拥有16个独立法人、20个分校、46个校址,承载着3万多名师生的梦想,构建起贯通小学、初中、高中的十二年一贯制教育集团格局。
地位越重,责任越大。
校额到校招生数位居朝阳第一,圆了很多孩子进入优质高中的梦想;将多所薄弱校纳入教育集团,把优质资源和办学理念“输血”到教育“洼地”,为区域均衡拼尽了全力。
值得关注的是,学校以小初高一体化培养体系为依托,通过建设“学科微课堂——解决个性化问题”,搭建“学科交叉平台——横向关联应用”,建好“集中优势师资——学科组合力协助突破”等措施,科学规划课程体系,加大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占比,以卓越成绩领跑朝阳:
近四年有三年高考最高分进入北京市前100。2025年高考,高同学以704分进入朝阳前5,被北大录取;裸分达到清北录取线的学生树立起经纶教育新标杆,印证了学校教育质量在校训精神持续赋能下的强劲实力与非凡成果。
但话说回来,一所学校牛不牛,看的不仅仅是少数尖子。大多数人的好才是真的好,教育高位优质均衡才更有说服力!
陈经纶超强的加工能力已经连续保持了几十年,堪称“低进高出”的北京翘楚,也勾勒出朝阳教育从“大区”向“强区”跃升的时光轨迹。
这艘常年稳居朝阳第一梯队的“教育航母”,“加工力”从何而来?“优质均衡”如何落地?
答案就藏在这三个被反复验证的教育维度里——学校对学生的重视程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一生一策的资源支持力度。


对学生的重视程度有多高?
“老实”的陈经纶做了三件事
名气、成绩、硬件……这些对陈经纶来说只是教育的“皮”。真正的“筋骨”,是历经百年熬炼出来的“经纶精神”——老实做人,自强不息,勤奋做事,创新发展。
一所学校只有精神凝聚,核心竞争力才足够强!
偌大的京城名校不少,但把“老实”写进校训、放在首位的,着实不多见。
陈经纶就是要当好“老实人”,不追虚名,不耍花活,像老黄牛一般,勤勉、踏实、无华。

不仅如此,陈经纶的“老实”里,藏着雷霆万钧的执行力!
刘雪梅校长常说“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要做就一定得能够特别实在地做出来。”
本本分分做教育,这是第一点。
教育不能功利化,不管困难多大,都要坚持老实办学,坚持对全体学生负责。
要抓好全体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关键衡量点。
各类班型都肩负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就是为了做好教育增量,真正惠及学生、惠及家庭。
全体老师统一思想后,再用“慢功夫”炼出教学真本领,这是第二点。
学校打造了一支“硬核”师资队伍:凤凰人才1人、北京市卓越人才2名、正高级教师26人、特级教师27人、市级骨干教师29人、区级骨干教师484人,博士及以上高学历教师34人!
教师培训不是走过场,而是实施“三类四级”的梯级精准培养——学科类、班主任类、干部类,特级正高级、市级骨干、区级骨干、区优青,每级每类都有明确的成长路径。
更有博士工作坊、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助力,从“唤醒”到“觉醒”再到“发现”,一步一个脚印,激发每位老师的内驱力。
学校还在课程上着力下大功夫,这是第三点。
面向全体的学科筑基课程,确保孩子不掉队;聚焦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科深度拓展、强基、竞赛、营地课程对接高校招生的三条赛道,让好苗子飞得更高。
还有如雨后彩虹般绚烂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彩全人教育小、初、高一体化课程体系,今年由此迭代升级的1+X贯通课程入选首批北京市课创计划!
200多门课程涵盖小初高三个学段,注重校际联合与大中衔接,在数学、科技、艺术、体育四大领域搭建广阔平台。
与部分知名高校手拉手开发的先修课程更是重磅:和清华、北大、国防科大、北理工等合作数理、科创课程,和南开、中传合作人文社科课程,和北师大合作体育健康类课程,精准赋能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成长。
陈经纶的亮眼成绩,源于对每一个鲜活生命的重视!
正如刘雪梅校长所说:
老师们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关注到学习的每一环,关注到校园的每一个角,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陈经纶中学能够成为启智增能的学园,陶情养性的花园,彰显个性的乐园,幸福快乐的家园!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多深?
三个动作交出硬核答卷
先来看看陈经纶尖子生的育人成果有多硬核:
9年培养6位“北京市优秀学生”,近四年22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多名学生入选北京市英才计划。网传今年670以上人数近20人,选考学科满分20多人;与23、24届相比进步突出。
坚如磐石的高分阵营日益壮大,靠的不是把高分学生划到一个班的简单操作,而是用N套方案托举起每一个人。
一方面,学校引导“好苗子”找对赛道。
陈经纶的实验班设置,可谓独树一帜——瞄准大学招生方向精准发力、分类培养。
学生入学后根据个人意愿和特质,精准匹配实验班或特色班型。
比如,偏理的孩子有两种选择。爱做题、爱钻研的可以打竞赛,进“领军班”,未来走学术路线;喜欢做实验、玩建模、弄AI的可以进“冯如班”,往新工科方向发展。
还有以女排精神为引领的“郎平班”,该班今年平班均分超过666。
每个实验班目标清晰、志同道合,自然爆发出惊人能量!


另一方面,实施1人1个方案的“私人定制”,实打实做到了因材施教。
学校配备顶级师资,找来区里的教研员或者市区级名师,一对一、一对二、最多一对五地定向提升。

“吃不饱”的孩子只要提需求,学校立马组团支援。数学这章谁强,物理这块谁牛?师资打通、年级打破,高一老师可能直接给高三孩子讲课,主打一个全校统筹、谁强谁上。
还有学科微课堂,专门解决个性化问题,更有清北学子“学霸伴学”,在冲刺阶段不只传授方法,更给予心理支持。

除此之外,学校还与顶尖高校合作,助力创新人才深度培养。
学生通过英才计划、后备人才计划等途径进入高校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学校和北航联合开发《航空航天科技与实践》《仿真学》等课程,让学生早早触摸到前沿领域知识。
2024年,陈经纶中学与清华、北京、北航、中传等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其优质生源基地!这不仅是荣誉,更是对陈经纶创新人才培养深度与成效的高度认可!


一生一案的资源支持有多强?
“私人处方” 让每个孩子发光
进了陈经纶,就别担心孩子被埋没!
为了实现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学校用一套“组合拳”,把每个孩子的潜力激发到极致。
一是集团化办学结出硕果。
劲松分校从一所薄弱校蜕变为周边居民“家门口的好学校”,帝景分校连续5年中考勇夺朝阳第一,也成为本部高中“贯通培养”的主要生源基地。
教育集团体量朝阳第一,人才蓄水池足够大,未来集团直升名额相对更加充足。可以预见,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陈经纶本部将在各所分校和联盟校的众星拱月中后劲十足。
二是“一生一案”精准施教。
学校除了实现一生一课表,每个学生还拥有自己的发展档案。打开一看,老师密密麻麻的学情诊断如私人处方般精准:
作文和文言文,一直在平均分略下一点的位置。
相对比较差的是解析和导数解题思路和方法方面的问题,建议优先解决解析。
生物实验探究,在获取信息并转化成结论方面做的并不好。
人文地理主观题中的作用意义题不熟练,解释原因点答不全。
有时无法明白实验探究题中出题者设计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哪个是弱科?哪部分需要优先攻关?需要几次辅导?问题是否当天就要解决?
环环相扣的建议和策略,确保每个学生紧跟进度,班级也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 的氛围。
三是实施梯队式培养和双级育人模式。
学校依据选科与学情,将学生精准划分为五级梯队,每个梯队目标各异,发力点不同。
还有大数据赋能!
陈经纶作为北京市智慧校园试点校,利用大数据追踪分析学情,让课堂表现、日常作业、考试评价服务学生,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往前冲。
“行政班班主任制+导师制”则提供横向护航。
班主任主抓日常管理,导师重在人生规划,在培养目标、发展方向、学习方式等方面加强引领。
再加上金鹏科技团、金帆合唱团、金帆书画院这些陈经纶的金字招牌,孩子的兴趣、特长被喂得饱饱的,近年来在教育部和各级各类主管部门认可的比赛中,600多人次获得近300项全国、市、区比赛的奖项,更多的孩子得以在自己的赛道上闪闪发光。
而这,正是刘雪梅校长所憧憬的愿景:
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最有保障的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最有特色的教育。
文 | 京教君
素材 |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提供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京城教育圈」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为了更好的我们
欢迎 | 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走之前记得点个“心心”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