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动辄好几万,哪些家长在花钱请儿童陪伴师?

发布时间:2025-07-14 15:03:10

本文作者:小古

月薪动辄好几万、包吃包住、可以跟孩子一起玩,儿童陪伴师是干啥的?

《2023中国家庭教育现状报告》显示,中国双职工家庭占比已达82%,父母平均每天陪伴孩子时间不足1.5小时。但家长对于“高质量亲子陪伴的需求”只增不减。于是,社交平台上不断地涌现出大量关于“儿童陪伴师”招聘与求职信息。

陪伴师清一水儿的高学历,家长开出的薪资大多在7千元到4万元之间,甚至“上不封顶”。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面对这样一份新兴教育工作,也有不少人有疑问:“儿童成长陪伴师”和“家教”有什么区别?这个工作真的“活少钱多”?孩子交给陪伴师,父母啥也不做了?

图片来源:互联网

在请儿童陪伴师之前,@MEIMEI美美形容自己的状态是“超级超级超级忙”。

她有三个孩子,每天都像“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一天能有48个小时。忙工作,陪孩子,自己的睡眠也难以得到保证。

朋友见状直言:“你已经没有自我的时间了!”

于是,她请了两位陪伴师,一位是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的Nancy,23岁,英语八级,曾经是一名初中的语文教师,也在机构担任过英语老师。职业前景、自我优势以及能获得幸福感,是Nancy选择成为陪伴师的原因。

Nancy戳中@MEIMEI美美 的地方是,具备英语能力与儿童心理学学习经历,同时,阳光积极的性格,能让整个家庭保持很棒的氛围。

“和同龄人相比,她已经有了很丰富的社会经验。这些经历不只是对她的成长有所助益,对于孩子们来说也很至关重要的。”@MEIMEI美美 说道。

另一位是毕业于爱丁堡大学的英国人Willie,硕士学历,热爱中国文化,专业为中国历史方向,曾在英国的“体制内”工作,擅长钢琴、吉他、羽毛球、橄榄球、网球、足球、游泳等多个项目。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MEIMEI美美 的小孩都就读于公立学校,成长于不同教育体系和文化背景的Willie,会思考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并在日常生活帮助孩子们提升英语口语,了解世界另一端的故事。

两名陪伴师都是高材生,但传授给孩子的并不只是专业知识。

“我希望给孩子创造一个爱学习的家庭氛围,但学习不只是知识的习得,还包括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培养、运动能力的提升。”@MEIMEI美美 解释:“比如Willie,会和孩子们玩很多英语游戏,带着他们玩各种运动。两位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年轻人,一位来英语母语国家,一位英语专业八级,在家中就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全英语交流的环境。”

陪伴师让她生活放松了不少,也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

但她依旧反复强调,陪伴孩子这件事情是父母不能抛开的责任。

并不是请了这两位老师,自己就完全把孩子相关的事情交给他俩了。忙完工作后,她一定会参与到孩子和和老师的活动中。

图片来源:互联网

截至目前,儿童陪伴师尚未纳入国家职业目录,没有所谓的“国家统一考试认证”,对于从业者的学历与能力并无明确要求。

但在大量“儿童陪伴师”求职笔记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像Nancy和Willie这样,名校毕业,有语言优势,有个人特长,有相关经验。

如果还有心理咨询、计算机、营养学等各类等级证书,或是擅长一两门小语种,在社交平台上的咨询量则会更高。

某中介表示,陪伴师门槛主要是以学历为主,接触的客户大部分都比较重视英文,至少还是要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和一定的专业背景,而且最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

除此之外,他提到年轻的陪伴师会更受欢迎,但部分陪伴师大多没有生育的经历,对孩子的情绪是不够敏感的。孩子可能眉头一皱,当妈妈的人就知道他不高兴了,还能猜出来他为什么不高兴了,但很多年轻人可能缺乏这样的经验。

图片来源:互联网

和家教、保姆相比,儿童陪伴师的工作都有哪些不同,让雇主心甘情愿开出可观的月薪,吸引如此多的“高材生”加入呢?

陪伴师最早的时候是从住家老师类别里面延伸出来的,服务形式也从以前的单纯学科提升变成了沉浸式的陪伴。他们强调“观察-引导”的主动教育模式。

图片来源:互联网

陪伴师的具体工作不仅是陪孩子学习、运动、玩耍,还要在相处中观察孩子的行为习惯,根据孩子的个性制定成长计划、情绪疏导、组织运动与游戏活动、培养社交能力与专注力等。

“高薪”是绝大多数人决定做儿童陪伴师的原因。但有陪伴师提到,这份工作工资高但很不稳定——不一定什么时候有工作,也不一定什么时候工作就没了。

同时,和公司员工相比,没有五险一金,如果通过中介找到雇主,还要被收取一定比例的中介费。

所以,“钱多”有可能是真的,但“活少”一定不是。

为了契合了当下家庭的“高质量陪娃”需求,儿童陪伴师@Yao在闲下来的时间只能拼命学习提升,她的网课列表中,包含儿童发展心理学、急救认证等十余个在线课程。

在她看来,这个新兴职业正在重新定义“看孩子”的概念,它要求从业者同时具备教育者、心理咨询师和生活管家的能力。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两年前加入陪伴师这一队伍的@敷敷 也表示,高质量地陪伴孩子一点也不轻松。

在办公室上班的时候,工作时间摸摸鱼、和同事聊聊天是常有的事。但小孩子的精力很充沛,想要把这份工作做好,陪伴师必须时刻打起精神来。

另一方面,如果家长内心并不认可儿童陪伴师这一行业,只是抱着“跟风试试”的心态,双方很容易因为观念不一致而发生摩擦。

@敷敷曾遇到过这样的家长,最开始沟通得很好,需要做哪些事情列得非常清楚。

但工作正式开始后,家长却几次提到“难道你就只是陪孩子吗?”并希望她能承担一部分家务工作。

“我也纳闷儿,没错啊,我的工作不就是陪孩子吗?”@敷敷 很快结束了这次工作:“做家务收拾客厅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儿童陪伴却不是立刻能看到变化。这位家长或许没有完全认可儿童陪伴师这份职业,觉得钱花得不值。”

除了承担家务之外,也有儿童陪伴师被要求进行违规学科辅导,或是部分机构以“成长陪伴”的名义规避“双减”政策开展学科培训。

不仅仅是陪伴师对这份工作有顾虑,家长也一样。

尽管有需求,但有关孩子的事情都不是小事。

家长担心由于行业准入标准模糊、监管体系尚不完善,而导致的儿童陪伴师的品行和专业素质很可能参差不齐等问题。

图片来源:互联网

@乔恩曾遇到过“简历过度美化”的陪伴师。

那名陪伴师在幼儿园上过行政班,但简历中写自己有多年和儿童相处的经验。到家之后,对孩子的情绪与需求非常不敏感,反馈不积极,甚至感受不到她对孩子的好感。另一处美化则是,明明英语口语很一般,却在简历上标注着“CET6且可以进行日常沟通”。

两位陪伴师和@MEIMEI美美 一大家人相处融洽,但她也多次表示,想要找到一名合适的儿童陪伴师,运气占70%。

有需求的家长多是忙于事业,没有时间和精力管孩子。可找到合适陪伴师就像开盲盒,会消耗家长本就珍贵的时间。

家长寻找儿童陪伴师的初衷是,寻找专业的人才,在自己忙于工作的时候给孩子提供更好的陪伴。

自己则负责努力工作、努力赚钱,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更多的选择。

一些关于陪伴的数据:

·《996城市儿童报告(2021)》:52.4%的城市996儿童父母陪伴时长低于孩子预期。

·《中国儿童成长报告2023》:6-12岁儿童日均独处时间达3.5小时,其中38%通过智能设备消遣。

·《2025儿童消费趋势简报》:家长在工作日平均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长约为2.6小时,周末和节假日平均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长约为5.3小时。

诚然,专业的儿童陪伴师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家长解决部分难题,满足家庭对于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作用。

但家长还是要明确,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自己是第一责任主体。

图片来源:互联网

如果完全将父母的教育职责与爱“外包”给第三方来,会导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亲子陪伴和亲子交流,甚至有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赚钱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却让孩子过着缺少父母陪伴的不快乐生活,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