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茗:营利增速放缓,产品安全与质量问题频发,公司治理亟待提升|ESG案例

发布时间:2025-07-14 20:03:29

本文作者:小古

图片来源:互联网

出品|网易财经ESG

作者|王晓丽

近期,外卖平台大战再次拉开帷幕。7月5日晚,多个外卖平台加大补贴力度,随着大额优惠券发放,各大茶饮品牌接连爆单。7月7日,在二级市场上,茶饮板块集体上扬,作为“新茶饮第三股”的古茗(01364.HK),收盘涨超6%。

今年2月,古茗在港交所敲钟上市,成为继奈雪的茶(2150.HK)、茶百道(2555.HK)之后的“新茶饮第三股”。随后,古茗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87.91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归母净利润14.79亿元,同比增长36.95%。尽管公司业绩仍保持双位数增长,但营收增速明显放缓,主要归因于行业竞争白热化、门店扩张减速及部分存量门店经营指标下滑。

随着年内古茗、蜜雪冰城(02097.HK)、霸王茶姬(CHA.O)、沪上阿姨(02589.HK)四家新茶饮企业上市,新茶饮板块备受投资者关注。值得注意的是,ESG报告是港股上市公司的“铁板”,所有港股公司需要遵循《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守则》每年披露ESG报告。

目前奈雪的茶、茶百道已连续多年发布独立ESG报告,与古茗同年上市的蜜雪冰城也已单独披露2024年度ESG报告,而古茗的ESG报告信息仍仅附于年报中,尚未发布独立的ESG报告。

碳排放量大幅增加,减塑措施待加强

在新茶饮企业的ESG披露中,“包装材料使用”是环境指标下的核心议题之一。据MSCI公布的软饮料和非酒精饮料行业的ESG评级标准,包装材料和废物被赋予了16.1%的比重。然而,古茗在环境维度的实际表现仍有待提升。

图片来源:互联网

来源:MSCI官网

根据《古茗2024年年度报告》中的ESG报告信息,在重要性评估中,古茗将废弃物管理与包装材料使用列为前两大环境议题,并将其设置为中度重要性议题,排序较后。这表明环境议题在古茗的企业战略层面仍然缺乏优先度。

图片来源:互联网

来源:《古茗2024年年度报告》

2024年4月,港交所发布《优化环境、社会及管治框架下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将气候信息披露责任提升至强制披露层级。经修订的《上市规则》于2025年1月1日生效,其附录的《ESG报告守则》中规定,港股上市公司需强制披露范围一、范围二温室气体排放,并逐步推进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的披露。古茗在其2024年年度报告的ESG报告中披露了2024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围一和范围二的排放量。

图片来源:互联网

来源:《古茗2024年年度报告》

根据古茗发布的招股书,古茗分别披露了2021年至2023年、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古茗还在招股书中披露了其减排目标——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吨/人民币1百万元收入)较2023年减排约5%。然而,2024年公司的碳排放量较2023年大幅增加,对此,古茗2025年的减排压力不小。

图片来源:互联网

来源:古茗招股书

塑料制品贯穿新茶饮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上游石化原料的提取与加工、包装制造、门店使用,到消费后的废弃处置,每个环节都在一定程度上对范围三碳排放产生影响。因此,减塑”措施能够成为企业实现快速减排的有效途径。

在包材减塑方面,古茗主要采用包装材料替代措施。自2020年起,杯子、吸管及产品贴纸逐渐采用环保材料。同时针对外卖订单,使用由低密度聚乙烯制成的包装袋,以及由纸和PLA材料制成的包装袋。向加盟商提供由环保材料制成的杯子、吸管、袋子、又子及汤匙。

然而,除了包材替代措施外,其他企业还采取了“包装减量”和“可持续包装”等措施。例如,蜜雪冰城通过调整封箱胶带等举措降低塑料使用量,持续推动包装“减塑”,并联合腾讯公益推出“不要打包袋”环保行动,顾客通过微信小程序下单时可以选择“不要打包袋”。奈雪的茶则长期坚持推动小绿袋计划(小绿袋是奈雪的茶推出的用于门店中可重复使用的环保保温袋),通过循环利用环保袋等,培养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产品安全与质量待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待加强

在社会维度,MSCI重点关注企业在营养与健康领域的机会、产品安全与质量以及健康与安全的表现。根据古茗的重要性评估,公司虽将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职业健康与安全列为前三大重要性议题,但营养与健康却排在较后位置。

在食品安全方面,古茗在其年报中表示,生产安全是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控制对确保产品质量、卫生及可靠性至关重要。公司配备了食品安全与质量合规工程师,负责监督及审核食品安全及质量合规。报告期间,公司声称未因安全或健康相关问题发出任何产品召回通知。

然而,2024年古茗却发生了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多次陷入舆论风波。在“315”期间,湖北经视曾报道,多家奶茶门店出现食品安全风险问题,其中点名古茗店员篡改即将过期食材的有效期并继续使用,且涉事门店店员还专挑监控盲区操作。

同年3月底,又有媒体报道古茗某门店内发现老鼠,尽管门店负责人回应称当天门店已进行消杀,老鼠可能是从隔壁小吃街跑进来的,但此番回应仍未能平息公众对其食品安全的质疑。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古茗商家共有2288条投诉,其中近30天内累计87条,平均每天近3条。消费者投诉多集中在食品安全(如吃出异物)、店员服务态度以及虚假宣传等问题。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来源:黑猫投诉

此外,古茗在营销方面也屡屡“翻车”。2024年6月,其手提袋上印的最新logo引发争议,被指有擦边之嫌;9月,古茗发布员工手戴纸手铐、纸牌罪名的视频,被批“侮辱打工人”,随后公司发文致歉并下架视频。

除了食安问题,此前古茗曾因税务问题被处罚。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显示,2022年古茗奶茶关联公司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因偷逃税超2322万元,被台州市税务局罚款逾1161万元。公司对此表示,该处罚涉及2019年及之前的税务问题,当年已主动补缴。

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古茗表示公司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公司已按照相关法规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及“制度彙编”,以确保客户数据安全、隐私包含及消费者权益保护。

然而,今年6月18日,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发布消息称,经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发现64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其中包括《古茗茶饮点单》(版本6.0.40,微信小程序)。

营利增速放缓,闭店率攀升、加盟商流失

在治理维度,MSCI对企业治理表现给予了超过30%的权重。然而,近年来古茗在治理维度的表现不佳,闭店率攀升、加盟商流失以及高负债压力正成为古茗当前所面临的重要困境。

业绩方面,古茗2021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为43.84亿元、55.59亿元和76.76亿元,2022年、2023年同比分别增长26.81%和38.07%;同期归母净利润为0.2亿元、3.67亿元和10.80亿元,2022年、2023年同比分别大幅增长1720.44%和194.48%。

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收87.91亿元,同比增长14.54%,归母净利润14.79亿元,同比增长36.95%。与前几年高速增长相比,2024年古茗营利增速明显放缓,增长乏力态势显现。

经营数据方面,受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2024年古茗单店GMV、同店GMV增长、单店日均GMV、单店售出杯数、单店日均售出杯数等指标均有所下降。

门店扩张也遭遇瓶颈,表现为开店放缓、闭店增多。2024年新开业门店1587家(上一年为2597家),关闭门店674家(上一年同期为265家)。古茗经营模式以加盟为主、直营为辅,公司绝大多数营收依赖加盟商。然而2021年至2024年,其加盟商流失率从6.2%攀升至16.5%。

由于单店效益萎缩和加盟商流失率飙升,古茗承担着巨大的负债与现金流压力。2021年至2024年,其负债总额分别为32.49亿元、38.48亿元、45.37亿元和47.63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59.01%、126.94%、88.06%、69.28%,远高于同行(2024年奈雪的茶、茶百道及蜜雪冰城分别为36.48%、28.4%、23.87%)。

值得关注的是,在高负债压力下,古茗于2025年1月向截至2024年底在册股东宣派了17.4亿元人民币股息,作为上市前对现有股东的一次大规模回报。招股书还显示,公司计划在2025年12月前向股东宣派及分派不少于20亿元人民币的特别股息。据业内人士分析,古茗的分红行为虽可能意在稳定股价,但其上市破发验证了该策略效果有限。

与此同时,尽管面临门店扩张放缓及内部资金压力,古茗正积极寻求新增长点。6月23日,公司官宣吴彦祖成为古茗咖啡品质合伙人,并同步启动“全场咖啡8.9元”限时活动。此前,古茗于去年12月因“在2000家门店布局咖啡机”引发行业关注。目前,其咖啡产品已覆盖超7600家门店,相当于半年内每月布局超1000店。这一速度反映出茶饮行业争夺“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升级。

古茗的咖啡布局得益于其2019年便在菜单中试水该品类,经多年沉淀,已构建起覆盖多元需求的现磨咖啡产品线。凭借先发优势,公司今年加速拓展咖啡品类版图,意图在竞争中开辟新增长曲线。

古茗在咖啡布局上延续其“要么不开店,要么密集开店”的扩店理念。虽然咖啡布局展现了战略主动性,但面对运营成本增加、单店营收下滑、门店增长放缓及高负债等多重挑战,其能否继续保持行业规模前二的地位,还有待时间验证。

参考资料:

[1] 《古茗12日H股上市,屡陷信任危机,裁员消息满天飞》;财观潮头

[2] 《奶茶第三股出世,上市并不能解决古茗所有烦恼》;氢消费

[3] 《加码与破发,单店营收减少的古茗,下沉市场考验在即?》;深潜atom

[4] 《古茗“慢下来”:拓店减速、单店GMV等多经营数据下降 多次被曝食品安全问题 | 新式茶饮年报》;新浪港股

图片来源:互联网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