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7月15日讯 周二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沪指报3519.81点,深成指涨0.15%报10700.37点,创业板指涨0.65%报2211.4点,科创50指数跌0.17%报990.73点;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141.82亿元,CPO、钛白粉、智元机器人等板块指数涨幅居前;金浦钛业今日复牌,开盘一字涨停。CPO概念股集体走强,其中新易盛涨超10%再创历史新高,生益科技、天孚通信、中际旭创、剑桥科技、生益电子、仕佳光子、长芯博创、联特科技等跟涨。
市场焦点股森林包装(8天7板)低开0.68%,创新药概念股联环药业(6天5板)低开2.91%、康辰药业(3天2板)高开3.52%,机器人概念股上纬新材(科创板4板)竞价涨停、中大力德(2板)高开3.58%,光伏板块国晟科技(4板)低开2.19%、晨光新材(3板)低开0.24%,稀土板块京运通(3板)高开4.96%、华宏科技(2板)竞价涨停,智能电网概念股科陆电子(4天3板)高开2.89%、欣灵电气(创业板6天3板)低开3.56%。
公司新闻
国泰海通: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人民币152.83亿元到人民币159.57亿元,同比增加205%到218%。预计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人民币69.12亿元到人民币73.96亿元,同比增加52%到62%。
中信建投: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30亿元-45.73亿元,同比增长55%-60%。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营业务、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加较多。
天齐锂业: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万元–15500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52.06亿元。报告期,公司锂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但锂矿定价周期缩短,生产成本逐步贴近最新采购价格;同时,联营公司SQM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带动投资收益上升;此外,澳元走强带来汇兑收益增加。
隆基绿能: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4亿元到2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实现减亏24.43亿元到28.43亿元。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32亿元到3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实现减亏16.77亿元到20.77亿元。
通威股份: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49亿元至-52亿元左右。上年同期净利润为-31.29亿元。报告期内,尽管光伏装机规模增长,但行业供需失衡导致产品价格低迷,公司经营出现亏损。
中国稀土: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36亿元—1.76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44亿元。报告期内稀土市场行情整体上涨,公司强化市场研判,有效把握稀土产品价格回升契机,调整营销策略,实现销售同比增长。
新易盛: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7亿元—42亿元,同比增长327.68%—385.47%。报告期内公司受益于人工智能相关算力投资持续增长,产品结构优化,高速率产品需求持续增加,公司预计销售收入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恒生电子: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51亿元,同比增加约740.95%。本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同比显著增长,相比去年增加约1.7亿。
高德红外:公司与客户签订了某型号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产品采购协议,协议金额为8.79亿元,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32.84%,根据协议约定需本年度实现交付,将对公司今年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机构观点
华西证券:看好稳定币发行、交易、跨境支付等方面发展前景
华西证券表示,看好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之后,稳定币发行、交易、跨境支付等方面的发展前景,中国香港有望成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在这一过程中,内资券商在中国香港的子公司通过升级牌照,有望实现业务扩容,迎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中泰证券:看好短剧行业投资价值,两个方向值得关注
中泰证券表示,短剧出海前景广阔,海外短剧发展晚于国内,目前仍处于红利期,且海外用户的付费习惯较好。当下,短剧出海的平台普遍采用两手抓的策略,译制剧稳定出海基本盘,本土剧更受用户喜爱。AI正在深刻改变短剧行业的创作生态和发展格局,手握核心AI技术的公司能够更加迅速地切进应用层,并为技术研发持续造血。AI动漫短剧成为重要增长点和突破点。看好短剧行业投资价值,两个方向值得关注:短出海赛道发展趋势,建议关注具有大量内容储备的影视及网文资源相关公司;AI带来的短剧降本增效,建议关注有AI技术和应用的相关公司。
中信建投:现阶段应不拘泥于“人形”深度挖掘“AI+机器人”的投资机会
中信建投表示,国产机器人产业链发生着积极的变化,头部国产机器人本体厂商加快推进资本化进程,有望带来全行业资本开支增加,且为后续机器人公司的上市等形成示范效应,产业进展有望提速。与此同时,智元、宇树中标1.24亿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大单笔采购,说明人形机器人在终端商业场景的探索逐步进入落地阶段;随着软硬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预计机器人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宽。
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近日正式发布Grok 4,推理能力相较于前代提升了10倍。具身智能以及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在不断突破,现阶段应该不拘泥于“人形”深度挖掘“AI+机器人”的投资机会,比如传感器、灵巧手、机器狗、外骨骼机器人、垂类应用端,这几个方向一方面竞争格局较好,另一方面,都不以人形的放量为必然前提,且能够有持续的数据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