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成都市2025年招生工作日程安排,7月9日上午,各区(市)县组织了民办初中空余计划电脑随机录取,并于当天公布录取结果。在此之前,各民办学校也陆续发布了自己的补录计划。
但针对这场补录,部分网络自媒体账号不断用扯眼球的不实说法制造焦虑,比如“震惊!成都顶尖私立学校也需要补录!”“民办学校凉了”等。事实上,各种关于民办学校招生录取情况的传言,去年就已层出不穷,今年更为夸张。
其中,成都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成外”)在7月6日发布“2025年小升初空余计划公告”显示,学校有257个空余学位,全成都市符合条件的学生均可报名。就在该补录计划发布后不久,一篇主题为《天价学费吓退家长,补录 257人没人报,成都外国语学校跌落神坛》的文章在互联网出现,上百个网络账号在多个网络平台同时发布。对此,成外公开数据予以驳斥,数据显示,成外初中第一轮招生,共1893名学生报名,摇中率37%;257个补录计划,报名补录的学生829名,摇中率31%,比第一轮的摇中率还要低,不存在“没人报”的情况。
学校表示,网传文章多处不实,严重误导,已经报警,并保留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的权利。

以“成都外国语”为关键词在各网络平台进行搜索,在网易平台有64条结果,搜索出来的几乎都是同一文章。在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以“成都外国语”为关键词,搜索结果依然是上百条同名文章(以上搜索结果截至7月15日下午16点)。

我们注意到,文章主要内容都是如成外“学费涨到一年8万多”“招生范围被限死在金牛区”“家长李女士称‘去成外开放日算了笔账:学费 8 万 + 校服 3000 + 研学 2 万,一年至少 10 万 5’”“成外的补录名额从最初的 100 个,加到现在的 257 个,还是招不满”等。
但事实上,对于学费、招生范围、招生计划等,成外官方微信5月30日发布的小升初招生简章明确显示:学校面向大成都符合条件的学生,招生数量1250人,学费4.2万/年。与学校官方微信对照,网传文章差错不少,配图也并非全是成外的校园场景。



在第一时间关注到这篇帖子在互联网的传播后,成外校长龚智发表示,网传信息严重失实,已对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随后,学校第一时间向郫都区公安局报警。警方也联系上了较早发布这篇帖子的一个位于外省的账号拥有人,对方随即删除了帖子。
但是,接下来的几天,同样的帖子,持续在今日头条、网易、百度等媒体平台被大量复制发布,累计发布数百次,发布IP主要来自福建、广东、山东等地。

依据这篇网帖的内容,导致成外“跌下神坛”的,有两个原因,一是“天价”学费,二是200多个补录名额还没人报。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针对“天价学费8万元一年”的说法,成外校长龚智发澄清:“学校学费严格按照相关部门核定标准执行,每年4.2万元,绝非8万元或其他夸大数字。”
至于学校的补录,龚智发说,这里其实存在一个认知误区,也希望借此机会让家长们了解:为何大量民办学校都会出现补录的情况,哪怕是摇中率非常低的学校?
主要原因在于,实施公民同招以后,近年来,成都义务段升学的家长在为孩子报读民办学校时,其公办学位不受任何影响。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同时被公办、民办学校录取,家长是可以在公办和民办中二选一的。
这样的政策,相当于是把选择权给到了家长,因此就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家长一开始并未想好孩子是读公办还是民办,加之民办报名也没有特别的门槛,因此这部分家长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先报名,等到孩子幸运摇中民办以后,在确认学位环节,部分家长选择读公办,因此这部分民办学位就空了出来,进入民办补录计划。
第二种情况是,部分公办学校实施多校划片,家长在不确定孩子是否能够摇进心仪公办学校前,也会给孩子报一所民办学校,最终再根据学位情况来进行选择。对这部分家庭来说,一旦孩子摇中心仪公办学校,就会放弃民办。这也是为何很紧俏的热门民办学校,依然会出现补录情况的主要原因。
因此,民办学校出现补录与学校好不好、是否要关停、招生是否良好等,均无直接关系,大多数都是政策范围内,家长们正常做出选择而已。

大多数家长还有一个认知误区,就是只要看到补录,就认为学校招不满。对此,数据是最好的证据。
如系统数据显示,今年成外初中第一轮招生,面向大成都招生1250名,其中校内直升546名,实际对外招生只有704名。而第一轮报名成外的学生,一共有1893名,摇中率仅为37%。
如前文所说,家长可以在公办和民办学校之间二选一,有部分摇中了成外的家长,基于家庭实际情况,最终选择了公办学位。因此,成外就产生了257个补录计划,并吸引了829名学生报名参与补录,摇中率为31%,比第一轮的摇中率还要低,根本不存在招不够的情况。


校方表示,上述不实文章严重误导公众,损害学校形象,校方已向主管部门反馈情况,并且已经报警,同时也在收集证据,保留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的权利。学校同时呼吁家长和社会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信息,勿信谣传谣。
与此同时,龚智发坦言,关于补录,无论是义务段还是高中段,都是政策内的正常流程。从宏观而言,每年需要入学的学生总数是相对固定甚至有一定下降趋势的。
同时,近年来,政府在公办学校的投入也在持续加大,民办学校必须靠更高的办学质量、更好的教育服务吸引学生及家长。
从这些方面来说,民办学校办学确实存在挑战。龚智发认为,最好的做法,是拿办学实力和成效说话,给家长提供更多样化的教育选择。尤其随着民办小学和初中全面摇号时代的持续,各种层次的学生都会进入学校,“以入口来量出口的话,学校不仅要让优秀的学生变得更加优秀,更要把基础差一些的学生拉上来,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样成为优秀人才。”
龚智发说:“以2025年为例,学校无论是出国留学、外语类保送、学科类竞赛,还是高考成绩,都获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同。也希望家长勿信网络谣言,更多结合自己的家庭实际为孩子考察选择学校,我们也会持续努力用更扎实的办学成绩回应每个家庭的教育期待。”
注:图据网络及成外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