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放榜日更刺激,也更煎熬的,是录取日。
今天是录取首日,上下午分别进行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的录取。其中第一批次包含特长生、自主招生、外语艺术类、港澳子弟班、中职三二分段和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以及今年新增的中本贯通。,第二批次则是名额分配计划。
所有四个录取批次里面,要说哪个最刺激,最多意外,那么名额分配当仁不让。今天早上我就在社交媒体上,也在公众号小号上发了这么一段:

之所以刺激,是因为波动程度大,分数更容易出乎意料。那就意味着,原本放榜考砸已经死了的心,其实还没死透,在今天下午的名额分配里还有复活的可能。

比如我们的这个学生。你看,人的情绪就是这么朴实无华。愤怒的时候爱说卧槽!惊喜的时候,还是卧槽!
还有人留意到我们的老演员,广州市第三中学,我翻了一下,好家伙,真就还能维持住。

三所省市属流标,华附和省实低于第一梯度,其中华附还是3志愿捡的漏。真的,我都被它圈粉了,小升初的各位,三中大舞台,有梦你就来。
名额分配因为是校内竞争,所以竞争者数量有限,名额数量也有限,偶然性就大,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求稳,比如学校洗脑等)稍微少两个人报,或者报了的同学考砸了,又或者报了的同学第一批已被录走,幸运就可能到了自己头上!
试想一下,这个705分被华附录取的的同学,放榜后根本不会对名额分配有任何期待。第三批1志愿大概率也是冲前六,低于一梯度必然失败,保底7、16、培正不会有戏,三中保底大概率也悬,育才也并非板上钉钉,甚至可能都做好了去省实越秀的准备,可能都哭了一轮了。
结果,duang,收到短信说被华附录取了,可能都要因为国家反诈中心app不起作用准备了。

嗯,我不认识他,上面的心路历程也是我脑补的,比较极端,但名额分配就是这么刺激。
名额分配的深度数据,容后再分析。
说说早上完成录取的第一批,先说今年新增的,关注度却不高的中本贯通。

没有出乎我的意料,合计区区40个名额,分数线都在第三梯度。第一年,我感觉宣传热度不高,这个成绩在我意料之中。这40个学生如何培养,明年会否扩大试点,我会继续关注。
然后是第一批最受关注的广州外国语学校。

连续数年把持所有批次当中最高分数线第一位交椅的广州外国语,今年733分的成绩单并不亮眼,明天大概率有超过它的学校。
其扩招后生源平均水准下降是定局,虽然会持续涌现优秀学生,但我认为它已经错过了赶上前四的最佳窗口期,后面发展上可能就是比前四略低一丢丢,和执信、广雅等大致相当的位置。
说明一下,广外是很好的学校,只是说我主观认为它上限明显不如省实华附二中广附的前提下,扩招会降低下限,所以有此预判。本身也不是奔着清华北大或者国赛保送去的话,广外绝对ok。
广州艺术中学越秀校区美术类和黄埔校区传媒类今年没有招满,学生文化科会比较参差。对于文化成绩一般般,未来打算走艺考的同学,这也是一条道路。

自主招生,今年的成绩公布较往年有所不同,取消了末位考生中考成绩这个数据,有一说一,我觉得没毛病。
往年,一些不明所以的人(或者知道但为了流量刻意突出末位高分)容易断章取义对家长造成误导。实际上自主招生是综合能力考核+中考成绩所组成,公布的也只是末位,所以只发布末位换算分数没问题。
问题在于,自主招生给人(至少是给我)的感觉是越来越是学校变着法子说了算,比较内个(哪个就不说了,不然又要删文,自己领会吧)。
特长生和三二分段,没太多可以展开的,引用官方描述:
101所招收特长生学校录取2459人,计划完成率70.08%,较去年提高6.43个百分点,首次超过七成。 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紧密对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报考人数明显增加,共录取15040人,其中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上考生5823人,录取人数和计划完成率大幅提升。
明天将会是统招批次的录取,祝大家好运!
预计,明早第三批次中大家比较关心的省市属和区属龙头分数线大多数会比较正常,像2022年的极端情况不会发生,像去年那般好几所热门学校降梯度的情况可能也会更少一些,整体趋于平稳——但,意外总会有的,究竟是哪一所学校明天会成为热话呢?我们师母已呆!
至于第四批民办,预计将大批量录在录不满,也就是一大堆会在普高线,估计挺惨淡——换言之,有报民办的,过普高线就有机会,不要慌。
每年惯例红包雨,期待明天轮到你!

最后,再次恭喜各位今天上岸的小伙伴。今天收到大家的感谢和红包,非常高兴!也欢迎在文章下方点赞、点心心,点赞赏以及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