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fall的申请快要截止了,还有几个月就轮到26fall的学生重新进入轮回了。
当下的留学行情是,英国和澳洲都松散,美国的话难度其实也下滑,但人家属于劝退模式,你去是可以去,但政策会朝令夕改,你没什么安全感。加拿大这边你不准备移居的话,性价比也不高,关键给分还低又冷,很多学生后面都往英美跑了。
今年国内这边留学生行情最火爆的是香港留学,其次是新加坡留学,尤其是港三新二,卷到飞起。一个专业,来挤的人多了,性价比自然就低了。这也是劝退的原因。

No.1 全是卷王,都扎堆往里面挤
现在的港新留学,不是说港三卷,而是港四港五都水涨船高。就同样的分数,同样的学校,你去年好申,今年就把你拒了。
尤其是本科,今年国内这边国际高中体系的学生默契的都在联合申请,以前主要目标可能是英国或美国的,大家都觉得不那么稳,非要加个港新联合申请。
申请完后,发现英国,美国或澳洲的学校都给offer了,反而港新被拒了。尤其是家长,很多是不了解里面行情的,反而觉得香港学校门槛这么高的吗?特别是和孩子班里其他学生一对比,都是英国这边offer拿的多,香港这边拒的多。那种该死的得配感又犯了,觉得门槛越高学校就越好吧,于是申香港的又更多了。拿到的港校offer觉得更有价值和含金量了。

硕士这边也是,国内一堆卷王在往里面挤,有些保研的和考研的也在往里面冲,还有些学生是本身就学霸体制的,主打一个拿奖学金去的,还有走csc的,都在往里面卷。
留学本身来说就是追求一个名校的信息差和时间差,如果所有人信息源都同频的时候,你自然收益率是最低的,这个东西就像知识一样,大家都知道的,是最没价值的。
而26fall的港新行情只会更加卷,申请的人会更加的多,不止是陆本的学生涌入的多,就连英本,澳本,美本的学生都在往香港跑。按目前趋势来说明年是刹不住车的。尤其是原本计划去美国的学生,很多都被港校给捞了。港校最起码还要卷个1-2年后才有冷静期的可能性。

No.2 留学本身就是信息差的游戏,你只能降梯队去更靠后的学校
留学追求的其实不是所谓的知识本身,说实话,学专业知识这个东西很虚,而且修行在个人。你如果真往死了卷自己,出不出都能把自己技能打磨好。留学的本质其实是利用信息差,给你错开人群,错开峰值,得到更多可能性,得到更先手的优势。
我觉得对大多数家长来说,需要给孩子规划好的就是了解到这些信息差,了解不同国家的招生策略,了解不同分段上名校的途径。可以都申下,然后最终挑一个自己觉得最满意的学校入读。
这个过程里面,最忌讳的就是无脑跟风,大家都往一个地方冲。被别人的意见左右,而不是基于自身条件和未来规划去做决策。

往往这么干的人,最终申请结果都不太理想,因为你规划不到位,等于努力错了方向。结果就是你想去的学校,你可能申不到,需要滑档。你想去的专业,可能人数太多,学校都挑花眼,可能招生官只能投骰子做决定。真有这种可能的,选不出来啊。只能交给玄学了。
红海市场是没活路的,就业也是,留学也是。就像张雪峰给的意见,看似给底层理清了一些认知方面的东西,看似给出了一些就业途径上的策略。但最终都是没卵用的,名气太大了,越是偏中底层会越当真,觉得真好,有人为他们考虑。一旦你这么想,说明你基本上不去了,你没自己的思辨体系,你就是被人家摆弄的木偶。你也没有更多信息源去分辨,这个事到底对不对。在我看来,张雪峰不被打压掉,被毁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当然,这里没有喷张雪峰的意思,他的确在某种程度上给很多中下层次的家庭一些认知上的降维打击。你觉得受用是很正常。但说实话,稍微有认知点的中产往上家庭,会觉得这哥们当反向指标会更好点。

No.3 现在政策利好香港,大量人群在往香港涌,等你知道的消息面,就已经火爆过渡了,汤都不剩
说实话,香港这边的就业行情,经济环境在转好,是很明显的转化趋势。这跟国家队的扶持估计是有关系的,尤其是在股市,金融等等方向,现在香港有焕发第二春的希望。
毕竟现在全球关系都比较混乱,香港依旧是那个试点,是那个窗口期的平台。个人觉得香港未来几年经济行情都要比大陆好很多。也比欧洲这边要好很多。现在的eu说实话,都不建议你留,就业环境也恶劣。尤其是英国。
所以从就业,以及未来几年对香港经济回暖的预期来说,香港是值得留的。事实上这也是现在大批量留学生往港校挤的原因。别说港前5了,就连名不见经传岭南大学都申请超涨了。

但话又说回来,人越多,限制就越多。往往政策好的时候先利好给那些名校的学生,基本可能锁死在港大和港科大这种学校了,可能港中文都很难跟着吃汤。外加香港和清北互通,基本有学生交流。这种就业好行情,往往被这边名校的学生占领的。
如果你去的学校越靠后,你拿什么去竞争?况且你还没有身份,你连高才的通道可能都进不了,想拿工签都没机会啊。
再有就是,你我都知道的信息面的时候,行情就已经是峰值的时候。这个时候进场,是不是就是那棵高位套住的韭菜啊。

总了个结:先声明下,我是做英国留学的,所以利益是相关的,劝退你们去港新,对我来说是好处的。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讨论的是这个,那我觉得你不适合看我的文章,可以划走了。一年就收几十个学生,对我来说,你爱去哪去哪的,都不影响我收学生的,大几十万的留学生了。
其实在英国热度高的时候我也劝退,喊大家没必要来,的确是你一个985的87分,申个kcl都被拒,有那个必要吗?但现在行情轮转了。当然,大家可以听也可以不听,根据自己整体需求来,我希望看我文章的人多少具备点独立思考能力。你看问题要去看对你来说利益最大化的事情。选学校就是这样,拿名校增加你筛选机会是你的核心目的。其他方面的虚荣心可以少点,先解决自己首要问题。在谈其他。
而且,说实话,很多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是不一样的,你经济条件好的,就有更有实力的签证中心帮你划分档次了。你拉长时间轴在回首,在看看学校是不是也是一个大的圈子。如果港校你混不进前三,香港行情在好和你又有多大关系了?英国这边qs前50也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