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大股东去年以来套现近3.76亿。
文/每日财报 张恒
近日,齐鲁银行发布股东股份减持计划公告,股东重庆华宇拟减持所持部分股份。根据公告内容,重庆华宇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两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6034.81万股,减持比例上限为公司总股本的1.10%。
截至公告发布日,重庆华宇持有齐鲁银行约1.9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55%,持股结构中约1.91亿股系该行IPO前取得,剩余334.14万股通过集中竞价交易获得。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重庆华宇拟减持股份全部来源于IPO前持有部分,减持动因表述为"企业自身经营发展需求"。
据齐鲁银行2025年一季报披露,重庆华宇当前位列该行第七大股东,但其持有的部分股份存在质押及冻结情形,其中有8766.3万股遭冻结,有17143.8142万股被质押,为齐鲁银行前十大股东中唯一一家股份遭质押冻结的机构。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1日,重庆华宇共持有齐鲁银行19443.8142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3.55%。也就是说,若本次减持按1.10%上限执行,那么重庆华宇的持股比例将由3.55%减至2.45%,其在齐鲁银行前十大股东中的排名可能下滑至末位。此次减持计划实施后,该股东的持股结构及市场影响力或将发生显著变化。
Wind数据显示,齐鲁银行股价今年以来涨幅超过20%,远超同期A股大盘4.73%涨幅水平。然而,在此次减持计划公告发布后的三个工作日里,该行股价持续下行,其中,7月15日跌幅3.26%,16日再跌2.25%,17日跌去0.49%报收6.06元/股。

齐鲁银行股价短时间内接连受挫,也从侧面凸显出投资者对此次重庆华宇的股份减持,用投下行票实际行动表达了担忧。

套现近3.76亿,
为何急于减持齐鲁银行?
事实上,这并非是重庆华宇首次减持齐鲁银行股份,去年8月-10月期间,重庆华宇就已减持该行股份,并退出持股比例在5%以上股东队列。
据重庆华宇于2024年10月23日披露的公告,截至该年10月22日,重庆华宇已累计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6369.8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32%,减持价格区间为4.59元/股—5.18元/股,减持总金额约3.01亿元。
彼时减持完成后,截至2024年末,重庆华宇从齐鲁银行第五大股东的位置滑落至如今的第七大股东。而如果这次最终的减持比例较高,那么重庆华宇在齐鲁银行股东序列上的排位则会进一步大幅滑落。
《每日财报》注意到,此次减持若参考齐鲁银行截至7月15日收盘价6.23元每股推算,预计此番重庆华宇将再套现近3.76亿元。
重庆华宇频频通过股份减持处置动作来套现,或与其自身经营状况欠佳及资金链紧张密切相关。
公开资料显示,重庆华宇作为重庆本土房地产开发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主营业务涵盖房地产开发及物业管理等领域。自1983年创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区域龙头房企之一,长期位列重庆五大本土开发商行列。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发布的2025年度行业榜单显示,该公司综合实力位居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第39位。重庆华宇实际控制人为蒋业华,其曾于2006年以显著身家登顶胡润百富榜重庆地区首富,即便后期经历行业周期波动,至2023年其仍以175亿元财富规模保持重庆富豪榜第三位。
财务数据显示,该集团2023年合并报表实现营业总收入172.07亿元,同比下降10.85%;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9.28%。更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末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呈现-15.25亿元的负值,显示当期资金净流出态势。
进入2024年,重庆华宇财务压力进一步显现。全年营收规模缩减至76.32亿元,同比下滑55.65%;归母净利润更是锐减至0.38亿元,同比降幅高达89.19%。同期现金及等价物净增加额虽较2023年有所收窄,但仍维持-9.33亿元的净流出状态。

经营状况压力倍增下,重庆华宇不仅通过减持齐鲁银行股份套现“回血”,而且也对重庆农商行股份进行全面清仓处置。根据重庆华宇2024年中期财务报告披露,该公司期初所持有重庆农商行账面价值为2.93亿元股权,但到了期末这一余额已归零,意味着重庆华宇已将其持有的重庆农商行的全部股份悉数售出。这一资本运作行为,也被市场视为重庆华宇缓解流动性压力的重要举措。
对此,有不少业内人士持有同样的观点,认为重庆华宇或是由于房企资金回流压力大而选择减持。从行业背景来看,近期多数房企甩卖资产自救,流动性较为吃紧。

股东减持背后:
齐鲁银行基本面喜忧参半
再回到第二个问题,那就是此次股东减持股份是否会对齐鲁银行经营基本面产生影响?
根据历史经验,银行股遭遇减持后,股价短期或许有所波动,但往往快速回归到由业绩驱动的合理区间,表明市场对银行股核心逻辑的肯定。换言之,单一股东的减持对齐鲁银行整体估值影响有限,因为决定银行股价值的核心始终是资产质量是否稳健、盈利能力是否可持续、数字化转型是否有效。
从该维度看,只要齐鲁银行资产质量稳健、盈利能力保持强劲,短期资本流动不会动摇其长期估值。那么,目前齐鲁银行经营质效如何呢?总体而言,可以用喜忧参半一词加以概括。
得益于良好的政府服务与治理水平、营商环境,山东省经济在北方市场具备很强的竞争力,直接受益于此的就是本地一众城商行,而齐鲁银行作为全国首批、山东省首家设立并引进境外战略投资的上市城商行,自然受益程度更大。
数据显示,2018年-2024年,齐鲁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4.02亿元、74.07亿元、79.36亿元、101.67亿元、110.64亿元、119.52亿元及124.96亿元,期间增速分别达18%、15.69%、7.14%、28.11%、8.82%、8.03%、4.55%。可见其总营收虽在逐年上涨,但自2022年后增速却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营收增速更是创下其2021年上市以来最低增速,也创下2018年来的新低。
另据统计数据,2024年,山东14家城商行营业总收入为789.50亿元,同比增长9.69%。对比而言,齐鲁银行2024年营收增速低于山东14家城商行平均水平。2025年一季报显示,齐鲁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1.65亿元,同比增长4.72%。
可喜的是,齐鲁银行盈利能力还是比较突出的。2024年该行实现归母净利润49.86亿元,同比增长17.77%。自2021年6月登陆沪市主板以来,齐鲁银行已连续四年净利润增速超过10%。2025年一季度再接再厉,实现归母净利13.7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6.47%。这也是该行自2021年二季度以来,连续16个季度净利润增速保持在10%以上。其盈利成长性和稳定性不仅好于不少优质银行股招行和平安银行,也高于同省优质城商行青岛银行。

近年来齐鲁银行增长依旧出色的重要因素是资产扩张依然较好。全国布局的银行,资产扩张方面大多乏力,毕竟全国来看,个人与企业金融需求普遍都有所下降。
而齐鲁银行持续深耕区域市场,资产扩张增速依旧保持在较好水平。2023年资产规模增速达19.53%,2024年增速14.01%,其中贷款增长了12.31%,这是个比较优秀的成绩。而到了今年一季度,齐鲁银行总资产首度站上7000亿规模,且以32.44亿的优势在资产规模上首次反超青岛银行。这也就意味着“山东第一城商行”的名号或将向齐鲁银行倾斜。
再深究一步,概因齐鲁银行作为本地市占率较高的城商行,在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区域重点行业发展项目上有明显优势,这是齐鲁银行的基本盘,也是齐鲁银行信贷能持续高速增长的关键原因。
细看齐鲁银行财报,会发现,虽然本地收入、消费水平较高,但齐鲁银行的信贷结构中在零售金融、消费贷上并不突出,零售贷款在总贷款中的比重较低,且逐年下降,2024年只占比25.63%,较上一年度的27.88%比重压降了2.25个百分点,增速也仅有3.23%。而到了今年一季度,其零售贷款增速却直接降为-3.29%。
齐鲁银行真正的优势在于对公贷款,2024年公司贷款余额为2402.8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51%,要远高于零售贷款增速,所占总贷款的比重也高达71.27%。到了今年一季度末,该行对公贷款持续继续增长,达到了2619.23亿元,增速达9%,与零售贷款“退步”形成鲜明对比。

而在对公业务中,齐鲁银行信贷结构高度集中于商务服务和产业建设等方面,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2024年合计占到对公信贷投放的41.96%。
因此,齐鲁银行其实更多是本地支持产业建设输出红利的直接受益者,走的还是多数城商行擅长的路子,与服务本地重点产业和建设项目强绑定,实现规模增长。而在零售贷款等这样新的增长点上,齐鲁银行还在努力摸索。
值得一提的是,齐鲁银行能有不错的信贷增长、资产扩张,除了资产获取上的保障,另一大保障是存款业务的蓄能支撑。2024年及今年一季度,齐鲁银行负债分别增长13.89%、4.2%,存款分别增长10.42%、5.22%,也非常强劲,这也是其信贷高速增长的基础之一,显示出不错的客群经营。

整体不良持续压降,
个贷及地产不良不降反升
资产与信贷继续扩张的同时,齐鲁银行的资产质量保持基本稳定。2024年不良贷款率为1.19%,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1.07%,较上年末下降0.31个百分点。到了今年一季度末,该行不良贷款率继续得到一定压降,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至1.17%;关注类贷款占比1.03%,较2024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方面,2024年末及今年一季度末,齐鲁银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22.38%、324.06%,分别提高了18.80个百分点、1.68 个百分点。就资产及拨备数据来看,齐鲁银行资产质量在向好,相对比较优质,增厚垫也在加强。
但是在零售贷款上,因为受到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叠加居民收入增长面临一定不确定性,部分个人客户还款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去年齐鲁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较上年末上升了0.82个百分点,增长至2.00%。
对此,该行在年报中表示,未来将通过持续跟踪调优个人客户评级、授信准入、贷后管理的模型和策略,强化精细化管理,提升个人贷款资产质量。
对公贷款上,因为高度集中在本地产业服务,这类贷款不良率很低,特别是占比最高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24年的不良率仅为0.06%,比较罕见。这也无形之间很好的拉低了齐鲁银行整个公司贷款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 0.40 个百分点至0.95%。
而为齐鲁银行带来较多不良的,主要是房地产贷款和制造业贷款。根据财报数据,2024年该行房地产业不良率高达7.21%,较上年末的1.37%暴涨了5.84个百分点,升为该行不良率最高的行业;制造业不良率为3.76%,同比压降了1.91个百分点。

事实上,这几年齐鲁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逐渐从高峰期的9.45%降到2024年的1.08%,但不良率还是升高——从2021年刚上市的1.45%上升到2024年的7.21%。目前齐鲁银行房地产贷款存量余额有36.4亿元,不良总额达2.62亿元,目前这一不良率还没有下降的趋势。
针对该情况,齐鲁银行在年报中重点解释称:“公司贷款不良率较高的行业为房地产业,主要是受个别客户下迁不良的影响,但房地产业贷款占比较低,不良贷款抵押物价值较高,因此行业不良率的波动对整体资产质量指标影响较小。未来,该行也将持续加强风险识别,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确保整体资产质量稳中有升。”

丨每财网&每日财报声明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表达的信息或者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内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电话:010-64607577
手机(微信):15650787695
投资者交流群:公号内留言微信号,由群主添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