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关注“辅导员娘亲”
这是第678篇周记
又是一年一度的招生季,很多家长和同学来咨询该如何选专业。高考的结束,是一段旅程的尾声,更是新征程的起点。此刻,选专业成为人生十字路口的重要抉择。这个决定,将深刻影响着同学们未来的大学生活,更与职业发展、人生走向紧密相连。
我从2016年开始担任镇海中学的招生负责人,今年是我参与招生工作的第10年。每一年,我回学校与家长、同学交流的时候,都会说到专业方面的事情,建议大家提前考虑报考什么专业。但事实上,在高考前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学生和家长并不多,因为有高考的压力,大家首要是想着如何考取更高成绩。
这几天高考完,很多家长私信我,说想到高考出分,想到专业选择,就很焦虑,很迷茫。这个心情我完全理解,这个时候,该如何理性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呢?
十年的招生经历给我最大的感悟是:长久来看,其实专业并无热门与冷门之分,热门专业并非一直热门,冷门专业并不意味着没有光明前景。前几年我回去招生,分数线最高的基本是经济类专业,但近几年,分数线最高的无一例外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专业。
上面是我想讲的第一点,选专业绝不能盲目跟风当下热门专业。因为专业热度会变,市场需求也会不断调整。若仅依据当前热门选专业,大学毕甚至更久之后,该专业或许已因人才饱和而风光不再。所以,最关键的还是要从兴趣和能力出发,能在学习中保持热情,即使所选专业当下不热门,也可能凭借热爱和专长在未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机遇。
第二,多方收集信息,避免盲目决策。选专业不能仅凭主观想象,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多渠道收集专业信息。这里有个例子是强基专业,学的是基础知识,近年来比较火热,因为强基八年制毕业直接是博士,所以有些家长和学生觉得省时间,不会考虑是否真的适合,而直接填报,但基础学科的学习需要要有学科热情和兴趣,不然学到后面会很痛苦,所以报考专业一定需要慎重考虑,而不是拍脑袋决定,虽然很多学校有转专业的渠道,有容错机制,但转专业需要降级,而且会耗费一年的时间成本。
第三,一定要从官方、权威平台获取专业信息。各大高校的官方网站能让大家了解到具体院校的专业特色、师资力量等。此外,还可以咨询已经毕业的大学生、高校老师、行业从业者,听听他们的真实经验和建议。在了解专业的同时,也要关注院校情况,是优先选择综合实力强的院校,还是专业排名靠前的 院校,这需要根据学生的成绩和未来规划决定。
最后,家庭情况有时候也要纳入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资源也是选专业时不容忽视的现实因素。例如有些国际类院校,学费比较高昂,这个时候就需要全方位考虑。但需注意,家庭资源是辅助,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仍是选专业的核心,不能因资源而过度左右孩子的选择,否则可能导致孩子对专业缺乏热情,影响长远发展。
专业只是人生旅程的起点,真正决定未来高度的是不懈奋斗和持续成长!
最后,祝愿各位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找到最适合你的专业!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