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10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2分钟

自信,看不见,摸不着,很难去把它具象化,也很难跟孩子去解释。当你询问孩子:你有自信吗?他大概率回答:有!但是他知道自信是什么吗?还真不一定。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该怎么样培养出一个自信、阳光、乐观的孩子呢?
Vol.1
来自别人的肯定
心理学效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在自信心的培养过程当中,得到肯定至关重要,特别是家长的肯定。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再说自己的孩子是如何如何的不好,如何如何的调皮,你怎么那么不认真,你怎么那么粗心,你怎么那么磨蹭,等等。这样只会让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一点点自信的小火苗瞬间被浇灭。
Vol.2
来自刻苦
并不是有了自信心就一定能成功。自信的同时,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更多的练习才能取得成功。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松提出“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对柏林音乐学院同一年龄段小提琴手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这批小提琴手里面,练习时间不足4000小时的,最终成了普通的音乐老师;练习时间超过8000小时的,成了专业的音乐人;而那些练习时间超过10000个小时的,最终成了出类拔萃的大家名师。 他又调查了钢琴专业的学生,结论如出一辙。所以,自信而不盲目,用心付出,努力去练习,这样才能让自信心更真实、更稳固。
Vol.3
来自成功的快乐,对成功的感知
以及生活的美好
千万不要让孩子们将“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理解成任何人练习10000小时以上都能成功。不是的,他们必须在练习中感到快乐。要让他们知道通过努力去达到一些成就、完成一些目标、应对一些挫折后,就能真正体会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这样他们在遇到挫折、难题的时候,才能用自己的方法去努力解决问题,并憧憬着解决这个问题以后收获的快乐和美好,而不是遇到问题以后只会说:怎么办呀,我解决不了……
自信就是这样,保持良好的自信心,就能离成功更近,就能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以及生活的美好。但是自信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陪伴和鼓励下进行更多的努力和练习,让孩子体会成功的快乐与收获之后得来的,这样得到的自信,不仅仅是简单的相信自己,而是掌握了面对挫折、难题、未知领域的力量。
本文节选自
《家庭教育的力量与魅力》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编辑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