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南京全面推进小学小班化,全市小学整体参与

发布时间:2025-07-02 10:02:49

本文作者:小古

近日,南京市教育局提出全面开展新型优质小班制教学实验,全市小学整体参与,小班教学常态化、制度化,以实现“关注每一个”的目标,让大范围、高质量因材施教的理想落地。

近年来,南京市小班化教学实验着重为小班教师的课堂教学转型打破专业技术障碍,具体做法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依据“教学评一体化”,构建小班教学设计模型,按目标设计、结构设计、活动设计、细节设计的思路,依序设计教学过程。

二是强调“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参与”,重塑小班教学样态,实行“扶放有度”“有分有合”的教学组合。

三是研发多样教学策略,丰富教师的教学法系统。主要是贯穿教学全程,包括个别化课堂提问策略、操作化合作学习策略、即时性反馈评价策略等。

如今,全域推进小学小班化教学,核心举措是探索建构新型优质小班制,即以个性化关怀、差异化教学、充分性发展为优质教学的核心标准,系统性构建小学新型教学制度和机制。

推动新型优质小班制实验着重突出三点:

一是机制转型与过程治理。充分认识教学管理提档升级对新型优质小班制教学实验的关键作用,在“学、教、管、评”全过程中一体化推进制度体系、教学范式、治理方式等治理要素的变革,保障各项举措常态化、可持续发挥效能。

二是全市小学全体参与,同步进入。无论当前班额是多少,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的个性化品质是共同目标。推进新型优质小班制实验,原有的小班化教学实验学校应加快深度变革;暂时达不到小班额的学校,教师要把优秀的教学成果带入小班化教学研究,在差异化教学、个别化指导的理念、模式、方法上先行先试,做好专业准备。

三是已有成果的整合创新,避免“零起点”重复探索。在南京市本土大班、小班教学改革成果中提炼可复制的教学创新基因,整合有效的模式、方法、策略、工具,创造性再结合与常态性推广应用并重,发挥其服务于小班教学的效能。

“新型优质小班制”是南京市部分小学推行的一种精细化教学模式,核心特点是每班学生不超过30人。例如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作为示范校,通过小班化教学实现“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该模式旨在打破传统“流水线教学”,让每个孩子获得更多展示和成长机会。小班化教学改革是一个从“应然”到“实然”的教学文化更新过程,教学研究中所形成的方法、策略、模式,需要每一位教师常态化地“做出来”,这才是小班化的最高境界,需得内外力结合推进才可以实现。

作者:王磊(南京市教育局初教处处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关注南京择校矩阵媒体

与 1000000 家人共同成长

点喜欢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