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7月3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面向社会需求相对不足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教育部正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着眼帮助其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精准匹配企业对复合性人才需求。

据统计,教育部推动全国范围内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遴选上线33个实用紧缺专业的138门一流课程和应用技能型“微专业”等1455门优质教学资源,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急需紧缺产业领域,推动各高校加快“微专业”建设,湖南、重庆、宁夏等14个省份开设“微专业”超过7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超过1600门,优先发动2025届毕业生参与并获得相应学习成果证明。目前,全国高校共设置2025届毕业生修读的“微专业”2654个,修读毕业生7.4万人。
此外,为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工作,教育部还开展了“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宏志助航计划”等品牌活动,挖掘百强县等县域内优质企业岗位资源,支持高校组织有参训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参加职业能力技能培训,促进人岗对接更适配。
“今年5月至8月,教育部将集中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指导各地各高校抢抓就业关键期,加力加快就业工作进程,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