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2025年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英语)联动送教暨罗永华名教师工作室第二次集中研修活动在阳江举行

发布时间:2025-07-03 20:02:47

本文作者:小古

“衔接赋能、深度阅读、数智创新、协同发展”

6月17日至20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阳江市教师发展中心、阳江高级中学、阳春市第二中学协办的2025年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英语)联动送教暨罗永华名教师工作室第二次集中研修活动在阳江市举办。本次活动以“衔接赋能、深度阅读、数智创新、协同发展”为主题,通过说课磨课、专家讲座、同课异构、案例展示、主题研讨、送教下乡等多元形式,为阳江地区英语教师提供了高质量的学习交流平台。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高中英语教研员、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罗永华,阳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林瑶林,阳江市英语教研员罗厚健,广东省罗永华、葛红霞、陈晓君、赖曼珍、冯晓颖、麦剑平、岳趁引等7个英语名教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成员和学员及来自阳江市各县(市、区)教研员和英语教师300余人参加现场活动。

图片来源:互联网

01

一、筹备与调研:精准聚焦英语教育教学痛点

活动前期,阳江市教师发展中心做了全市范围的调研,结果显示,当地教师对“生源差异大”“技术赋能不足”“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需求迫切,为活动设计提供针对性方向。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针对区域需求,要求各工作室要高度重视区域学情,精准定位阳江市英语教学薄弱环节。各工作室组织专家团队与授课教师围绕“初高衔接”“教学评一体化”“深度学习”“数智赋能”等议题多次开展线上研讨,优化专题讲座、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和案例展示。

02

二、磨课与研讨:共研英语教育教学创新路径

(1)高一英语“衔接赋能”专场磨课研讨

6月18日,高一和高二分两个会场进行说课磨课研讨活动。高一分会场由阳江市高中英语兼职教研员、阳西县第一中学英语科组长赖文玲老师主持。阳江高级中学崔祥丽老师与广州中学张雅丽老师分别展示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Unit 1的读思课与听说课,通过“说课磨课-专家点评-二次优化”闭环,凸显“学情衔接”与“考教结合”理念。岳趁引、葛红霞等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提出“输入-内化-输出”任务链设计建议,助力课堂提质。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磨课结束后,阳江市第三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岳趁引,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党总支副书记、高中英语研训员葛红霞老师分别以主题为“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力培养策略的思考”和“衔接视角下高中英语听说教学实践与探索”进行专题讲座,深入探讨高中英语阅读和听说教学中的困境和破解之法。岳趁引针对生源弱、学生基础差、学习动力与毅力不足的学情,结合高考话题广、阅读量大、词汇要求高且体裁多变的趋势,提出教师应从学习动力、能力、毅力三方面着手,优化教学方法,借鉴优秀学生经验,助力学生提升阅读能力。葛红霞认为目前听说教学层面存在目标偏离、碎片化、过度依赖平台等问题;学生层面则在准确性、基本句型、信息抓取、篇章逻辑等方面表现薄弱。她建议从课标、高考等角度分析和研究听说教学的整体思路,并以故事复述为例,改编教材适合的阅读材料,匹配高考听说题型,运用拉波夫叙事法和AI辅助,提升学生故事复述能力。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2)高二英语“深度阅读”专场磨课研讨

高二英语说课磨课研讨分会场由阳江市教师发展中心英语教研员罗厚健主持。嘉兴一中邵露菲与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聂婷以选择性必修四Unit 5展开同课异构。邵露菲以职业测试游戏激活课堂,介绍了课时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以读前预测、激活思维进入课时教学,以讨论反思、迁移运用结束课时教学,指向学生深度思考和高阶思维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聂婷则以深度学习问题链组织课堂活动链,根据生情详细分析文本组织结构,挖掘文本的育人价值和意义,着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展现“活动体验”与“严谨思辨”的双重范式。罗厚健组织现场教师开展了热烈的磨课研讨和互动交流活动。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在磨课活动结束后,浙江省嘉兴教育学院高中英语教研员徐雁光对两位教师的说课进行了专业点评。他首先充分肯定了教学设计中的创新亮点,继而从实践层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徐雁光基于授课文本展开深度解析,通过微讲座形式,系统性地从what-why-how三个维度,引导教师将文本内涵迁移至真实英语生活场景。他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解读文本图表信息的能力,并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构建职业规划认知体系,聚焦全球化视野下的职业核心素养、思维品质与价值取向,最终实现文本的多维育人目标。随后,罗永华作专题报告《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深度阅读课堂教学策略》。讲座深入剖析了深度学习的理论本质与实践特征,结合新课标要求系统阐释了英语课堂深度学习的实施路径。罗永华详细解读了高中英语深度学习课堂教学内涵与模型架构,并创新性提出深度学习课堂教学应把握的四个"度"。整场讲座理论深厚、内容详实,为参训教师提供了极具前瞻性的教学指导,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教学思考。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03

三、展示与评析:同课异构展教育智慧

(1)同课异构课堂:多维呈现深度阅读课堂教学智慧

6月19日上午,嘉兴一中邵露菲与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聂婷就选择性必修四Unit5开展同课异构。邵老师以职业测试游戏导入,通过图表分析和角色扮演,打造沉浸式课堂;聂婷则以问题链驱动深度阅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两种风格殊途同归,为300余名教师呈现了"情境体验"与"思维训练"的深度阅读课堂教学典范。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2)隆重开幕:凝聚教育发展合力

在随后举行的开幕式上,现场汇聚各地教研员、骨干教师。

林瑶林表示,本次活动通过广东省7个英语名教师工作室联动,搭建了跨区域教研平台,是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协同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省名教师工作室的联动,搭建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交流平台,促进不同地区教学经验的共享与创新,为阳江英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阳江高级中学副校长黎清敏致欢迎辞,特别提出阳江高级中学作为一所年轻的市直属学校亟需专家指导。罗永华表示活动对推动广东省基础英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期待广大工作室主持人、学员和阳江市英语教师全程、积极、深入参与和交流反馈。

(3)生态视角:启迪深度阅读教学创新思维

开幕式后,徐雁光就教学展示课进行专题讲座《“生态”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徐雁光结合课例提出生态阅读教学理论,强调学生、教材、环境的动态平衡。结合课例,他建议教师设计分层活动,关联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整体性"与"个性化"并重的实施路径。研讨环节聚焦"真实阅读发生机制"等议题,徐老师现场答疑,提出"问题链设计""认知支架搭建"等策略。教师们表示,这种"示范-研讨-改进"的闭环模式,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可操作的行动指南。

图片来源:互联网

04

四、引领与赋能:深化省名教师工作室品牌建设

(1)专家引领:解读工作室建设前沿理念

6月18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陈燕博士带来主旨报告《数智时代名教师工作室品牌建设的几点思考》。她表示AI等技术发展既带来挑战也蕴含机遇。她重新定义名教师工作室为技术赋能、学思行结合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强调教师需从PCK转向TPACK知识结构,AI可作为学伴、助理等角色。工作室应定位为教师"适切成长"的孵化器,通过挖掘内涵、明确技术定位、设计品牌行动、加强宣传等路径,实现"人课合一",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报告为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在数智时代的转型发展和深入推进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图片来源:互联网

(2)技术融合:AI助推教学评一体

各位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开展工作室建设主题研究成果展示。来自湛江第一中学的陈晓君以《AI赋能名教师工作室建设的新路径探索》为题,分享其工作室利用AI工具评阅读书心得、开发课程资源的创新实践;来自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的赖曼珍老师以《系统讲解产出导向法(POA)与教学评一体化的融合策略,提供单元整体教学实操案例。两位主持人分别从技术应用和理论实践维度,呈现工作室建设新路径。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3)案例示范:展现数智创新行动

各省名教师工作室成员结合工作室主题研究开展实践案例展示,四个精彩案例生动呈现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工作室深入建设的多元路径。广东省罗永华名教师工作室学员李小娟基于深度学习"四维框架",通过优化问题链和融入评价环节,阐述了工作室团队如何通过多次集体备课、磨课设计与实施一节突破浅表化教学的深度阅读示范课,并分享对深度阅读教学实施具体策略的理解;陈晓君名教师工作室学员何思慧创新采用"3221"结构化模式,将读后续写教学与动作描写策略相结合,实现了阅读输入与写作输出的有机衔接;赖曼珍名教师工作室学员陈春香通过"健康生活方式调查"项目,将产出导向法自然融入教学评一体化实践,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技能解决真实问题;麦剑平名教师工作室成员宋冰玉系统介绍江门一中构建AI资源库、应用智能评估平台等数字化转型经验,为区域英语教学创新和校本教研优化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4)沙龙研讨:共商工作室建设协同发展

随后的研讨沙龙由赖曼珍主持,把本次研讨活动推向高潮。专家和工作室主持人围绕省名教师工作室建设目标、任务和发展瓶颈等方面展开深度对话。陈燕结合我省名教师工作建设定位、目标、理念与要求,强调工作室建设要强化成果产出和传播;罗永华提出要构建有主题研讨、重学习共同体建设,促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的工作室建设思路;葛红霞剖析主持人引领力与学员差异化需求等现实挑战;岳趁引分享政策执行与时间协调等实操困境的破解之道;冯晓颖倡导整合多方资源打造"英语教师协同发展矩阵",来自江门市第一中学景贤学校的麦剑平则从教师、校长和主持人三重身份出发分享时间管理与团队协作的平衡智慧;陈晓君以"示范、引领、辐射"为核心理念,分享其通过公众号平台建设为师生提供展示舞台,着力打造教研品牌的典型经验。研讨沙龙凝聚出"提高站位、精准定位、数智创新、资源整合、角色平衡"的发展共识。

图片来源:互联网

05

五、送教与示范:促进薄弱学校初高衔接教学

(1)课堂展示:呈现衔接教学范式

6月20日上午,阳春二中青年英语教师梁宁宁与广东省冯晓颖名教师工作室学员曾瑾老师分别执教Unit1听说课与阅读课。梁宁宁以清晰的目标为导向,巧妙地将多元化任务融入听前、听中、听后环节,最终实现听后说与写的有效输出,实现听前-听中-听后活动设计一体化,重视学生结构化语言知识构建,扎实培养学生听、说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曾瑾的阅读课以屠呦呦科研精神探究为主线,通过时间轴梳理、流程图解析等创新设计,将SMART目标贯穿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层次活动,生动诠释"教学评一体化"的课标理念。课堂通过小组合作、关键句分析等环节,着力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2)专题讲座:破解薄弱学校英语教学难题

珠海市金湾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科研管理部主任、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冯晓颖作专题讲座《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实践研究》,深入剖析学段差异问题。针对词汇、语法、阅读等关键领域,提出"词块记忆+APP辅助""情境化语法教学"等实操策略,强调要通过角色扮演、精听泛读等活动实现从"知识衔接"到"能力提升"的转变,为薄弱学校提供了系统的教学改进方案。

图片来源:互联网

(3)专家把脉:深度解析英语教育教学实践

最后,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吕琳琼教授带来专题讲座《不止于此:语篇分析再探析》。吕琳琼对课例进行点评,并结合阅读视角、新高考视角、学生学习表现、语篇分析要素等理论,综合分析展示课例的文本特点,授课过程的亮点,为现场教师带来精彩的理论与课例相结合的精彩指导。

罗永华结合两个课例教学中学生的表现与现场访谈,进一步强调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深度学习课堂教学基本思路,提出深度学习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学情出发,深入研究学生学习过程、表现、策略与需求,着力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信心和能力,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促进英语学习方式变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06

六、协同发展:推动区域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深化

此次活动是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动回应区域教育教学教研实践需求,协调区域教研工作开展、省名教师工作室建设,统筹推动我省基础外语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实践。通过名教师工作室联动送教,为区域英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问题调研-精准诊断-示范引领-持续跟进”的工作室联动送教范式。

参会教师普遍反映收获颇丰,有教师表示"通过典型案例学习,对深度学习和教学评一体化有了更清晰的操作思路",还有教师强调"跨区域的专业交流有效打破了固有的教学思维定式,为课堂创新提供了多元视角"。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修模式,切实提升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编辑:广东君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