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真题:在技术的影响下,消费也变相成为劳动,请举例说明。

发布时间:2025-07-03 20:02:54

本文作者:小古

图片来源:互联网

@TuTouSuo™️

小红书账号 : 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秃头研究所Monsters

有求必应屋 : 新传考研共享平台可在后台回复「有求必应」,包含新传论文精选、热点押题、参考书笔记、公开课、名词解释播客音频。

考研答疑群 : 可在后台回复“2026考研”,秃头所打工人正在严阵以待(记得备注2026考研呀)!

消费成为劳动|热点押题

所有热点押题都可以在[有求必应屋]中找到

@TuTouSuo™️

热点押题:

在技术的影响下,消费也变相成为劳动,请举例说明。

1980年,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提出的“产消合一”的概念,预示在第三次浪潮中消费者被卷入传统生产部门,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界限日益模糊的趋势,最终成为产消者。如今,在平台资本主义与算法社会的双重作用下,消费行为越发被嵌入价值生产链条,形成意大利自治学派所言的“大众智能”剥削机制。消费者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其社交关系、空间、时间消费皆被技术中介转化为生产资料,最终服务于资本增值。

一、数字劳工:劳动异化与技术批判

数字劳工是指以资本主义模式进行的数字内容生产的行为,这是达拉斯·斯麦兹的受众商品论在数字时代的发展。它模糊了娱乐休闲与异化劳动的界限,具有一定的欺骗性,沉浸在互联网世界的大量网民表面上看似在消磨时间,实则沦为了互联网企业的免费内容生产者。无论是哪个社交媒体平台,用户的每一次浏览、转发、评论都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的用户数据,并反过来以此精准地兜售用户想要的任何“商品”,进而从中牟利。

二、膨胀与增殖:消费空间的再谋划

数字技术是一种对空间的再组织,是对空间的联结、流动与谋划。媒介技术的空间向度本身是一种权力,甚至有力地他律和型构着市场权力。大卫·哈维在其关于空间的思考中指出资本与空间的关系,其一是“资本的空间化”,资本围绕着空间不断自我复制;其二为“空间的资本化”,资本以空间为工具来全面控制整个社会。尤其是互联网出现后,技术激活了无限的数字空间并不断催生它与物理空间的多元互动,带来资本更快速地流动和增殖。例如在带货直播间中,数字空间丰富消费形式的同时,资本复制的效率也迎来质的飞跃。

三、延展与重合:消费时间的流动性

罗伯特·哈桑认为,在媒介的作用下,时间已经嵌入多重社会过程之中,人们从数字媒介中获得不同的时空经验。如今,钟表时间正在被弥散、加速、共在的网络时间体验所取代,在算法推荐的精心设计下,面对同时打开、同时发生的多个时间景观,人们往往拒绝停顿、拒绝专注、拒绝反思意义建构的需要。即使是时间管理app也存在着媒介消费的悖论:当沉溺于时间景观的个体试图进行媒介戒断时,所要依靠的还是媒介使用。人们正在逐渐步入乔纳森·克拉里所说的“睡眠的终结”,被无限延长使用媒介亦即数字劳动的时间,以至于其生命时间与媒介时间重合,从而无时无刻不处于剩余价值被剥削的状态之中。

斯麦兹在其受众商品论中提醒我们经由媒介平台的中介,劳动与娱乐、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边界已经相当模糊,其表征就是劳动和劳动时间的概念外延在进一步扩大,点赞、评论等更具互动性的媒介使用行为也成为了劳动的一部分,使用媒介本身就是在为资方创造剩余价值。对于个体而言,所有媒介使用行为均会被转化为无偿劳动,消费者早已成为一名被深度剥削却又十足狂热的消费劳工。这一境遇恰恰是资本通过参与感、满足感等糖衣包裹的统一制造,剥削于是显得既隐匿而又无可逃遁,最后成为现代人的终极归宿。

◟✦✩‧₊˚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近期小破所常驻广子」

图片来源:互联网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