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的蝉鸣与墨香交织,艺术的星光在回龙观文化艺术中心晓剧场大厅璀璨绽放。7月2日下午,昌平区回龙观第二小学"做自己的光"第二届全员书画展如约启幕,回龙观街道、区教委、市基教研中心、区少年宫及学区的领导嘉宾与全校师生、家长代表齐聚一堂,在笔墨丹青与童趣巧思中,共赴一场以"光"为名的成长之约。

以艺术为源,点亮"自己的光"
"艺术是心底的光源,每一位创作者都是独一无二的发光体。"开幕式上,主持人以"做自己的光"破题,阐释展览的深层意义——每一幅作品都是孩子成长轨迹的生动注脚,是童真与热爱凝成的光点。

孙元伟校长在致辞中动情道:"孩子们以画笔、石子为媒,将校园的美好与未来的遐想凝于作品。那些对生活纯粹的热爱,如同星星之火,点亮了童年的成长之路。'做自己的光'不仅是展览的主题,更成为师生逐梦的动力引擎,驱动我们以热爱为帆,在成长之海破浪前行。"

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小学美术教研员耿鑫老师对展览给予高度评价:"孩子们的作品如春日暖风,携着满溢的惊喜而来。在聚焦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背景下,他们用稚嫩的笔触、善于发现的眼睛,将'光'的内涵具象化——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明亮与希望的传递。而学校搭建的展示平台,更如聚光成炬,照亮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路径,值得为每一位在'做自己的光'征程中奋力前行的师生、家长与学校送上掌声。"
以爱为笔,共绘教育画卷

展览的顺利举办,离不开家长志愿者的全力支持。一5班桑瑞田妈妈、周鑫妍妈妈、甯夏妈妈,二4班董珂含妈妈,三3班熊芊语妈妈、李佳桐妈妈,四3班孙卓晗爸爸、董芳妍爸爸等8位家长,全程参与策划、布展,用行动诠释家校共育的力量。开幕式上,孙校长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感谢他们以爱心为艺术教育添砖加瓦。家长们笑着说:"能和孩子们一起完成这场'光的约定',是我们最珍贵的回忆。"
九大板块,解锁多元艺术宇宙
本次展览以"做自己的光"为主题,精心打造九大主题展区,融合传统与创意、童真与文化,为观众带来沉浸式艺术体验:
1. 我眼中的太阳

墨韵与童真在此交融。孩子们以光为笔,在宣纸上追逐太阳,每一抹色彩、每一道线条都是成长发光的模样。漫步其中,仿佛能触摸到童心跃动的温度。
2. 墨韵京味童画

糖葫芦的甜、烤鸭的香、炸酱面的热乎气儿……孩子们用画笔把老北京的烟火气搬上纸面,京味文化与童真视角碰撞,勾勒出最鲜活的生活图景。
3. 我眼中的世界

小画家们化身"造梦师",用五彩画笔将心里的自然风景、童话动物"搬"到纸上。天马行空的想象里,藏着他们对世界最纯粹的热爱。
4. 石间跃动童画

小石子变身"故事家"!孩子们以石为纸,创作出充满奇思妙想的贴画作品。指尖触碰石纹的瞬间,快乐与创意悄然传递。
5. 千秋墨韵之雅
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在同学们笔下焕发新生。古朴的甲骨文与创意图案交织,带观众穿越时空,探寻汉字源头的魅力,做一次"文化小使者"。
6. 文墨风华之韵
硬笔书写《千字文》,端庄中见功底;软笔泼墨经典诗词,飘逸里藏温度。一笔一划间,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传承,墨香中邂逅诗意人生。
7. 彩墨丹青乐园

油纸伞里藏着山河诗意,花鸟画中尽显自然生机。作为民族瑰宝的国画,在孩子们的笔下绽放新彩,邀你共赏这份独特的东方美学。
8. 布间童趣生辉
碎布拼出二十四节气,拼出奇幻世界。老手艺与童心碰撞,在布纹光影里,遇见传统与创意交织的温暖星光。
9. 扇绮丹青雅韵
昌平区教师手绘团扇,山水朦胧、花鸟鲜活,诗词墨香萦绕扇面。小小的扇子,藏着教育者对传统的热爱与传承,尽显东方雅趣。

展览将持续向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开放,九大主题板块与互动体验区静候每一位"追光者"。无论是稚嫩笔触下的奇思妙想,还是笔墨传承中的文化坚守,都在诉说同一个信念——每个人都能在热爱中成为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