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季的每一个环节,都深深牵动着紧挨着们的心弦,从查分到志愿填报,每一步都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命运发展和人生走向,分数的数字只能决定学生可选择的院校范围,而接下来的志愿填报环节才是真正体现个人智慧的重要环节。
志愿填报考验的是一个家庭真正的智慧,很多家长想当然的认为,孩子只要高考分数高就足够了,殊不知如果志愿填报环节没做好,即便是高分也有可能错报,最终白白浪费了多年来的努力。
真正明智的家长,会选择从分数、排名、目标院校、专业的分数变化趋势、以及专业的发展前景等多重因素,去做出最终的志愿选择,当然为了避免被退档,多数家长都会要求孩子勾选“服从调剂”。

学生分数达到投档线且服从调剂,却还是被退档,家长无法接受
为了保证志愿填报的万无一失,多数家长都是从两个方向来把控的,第一个方向就是根据学生的高考分数来确定目标院校,最理想的状态是学生的分数比目标院校高出一定区间,这样能很大程度减少被退档的可能。
第二个方向就是勾选服从调剂,勾选服从调剂就意味着,只要考生的分数满足投档线,即便目标专业因为分数上涨没有被录取,也可以被调剂到这所学校的其他专业,可是令家长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孩子不仅分数到达投档线,而且也勾选了服从调剂,最终还是被退档了。

江苏省的一个家庭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由于女儿一直很喜欢当地的扬州大学,家长在志愿填报期间也是认真比对了分数和专业,最终在填上了女儿喜欢的几个专业后,家长劝说女儿,为了妥善起见,勾选“服从调剂”。
女孩也听从了家长的安排,虽然她也知道,如果被调剂到冷门专业,今后要面临更大的挑战,但联想到被退档后的“无处可去”,女孩最终还是选择了服从调剂,毕竟当务之急最重要的不是专业,而是先被录取。

即使被调剂到了不喜欢的专业,起码自己还能靠着努力学习来争取到转专业的机会,可若是因为自己没有填写服从调剂被退档,那就连扬州大学的门槛都迈不进去了。
可没想到,这样看似“万无一失”的填报竟然也有翻车的可能,当收到志愿退档的信息后,女孩当场愣住了,就连家长也难以接受:自己女儿分数达到投档线,而且也服从调剂了,凭啥还要被退档?

面对高考志愿填报中的“小插曲”,积极找寻解决对策才是关键
当看到退档原因后,家长也无能为力了:“不达所报考专业录取最低分,且其他专业已招满,无法调剂”,学生分数达到投档线且服从调剂,却被退档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他专业已经招满了,想调剂也没办法,再加上目标专业的最低分数线也没达到,这才导致了被退档的结果。
这样的结果虽然全家人一时间无法接受,但还是从负面情绪中振作了起来,毕竟比起感慨自己的“不走运”,当务之急还是抓紧时间调整报考策略,提前批失利还有本科一批,哪怕是本科一批被退档,也有机会参与征集志愿。

重要的不是自怨自艾,而是积极收集信息、了解情况,尽快做出下一步的打算,高考志愿是决定人生命运的重大决策,这更需要家长和同学们保持良好的心态,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变故和插曲,积极找寻解决办法,永远比抱怨更加有意义。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