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工智能生态圈蓬勃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05 10:02:54

本文作者:小古

图片来源:互联网

【导读】香港30亿港元“人工智能资助计划”已批出3亿港元,资助约10个项目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香港特区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AI)的发展,正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成功推动人工智能生态圈蓬勃发展。

7月4日,在香港数码港(以下简称数码港)举办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项目分享会上,香港人工智能资助计划委员会主席冼汉廸透露,截至今年6月底,香港特区政府拨款的30亿港元资助款项,已批出3亿港元,资助了约10个项目。据悉,其中一个受资助项目已成功入选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SAIL)30强。

图片来源:互联网

10个项目获3亿港元资助

数码港AI超算中心算力已用90%

2024年12月,香港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正式投入服务。为鼓励业界善用超算中心的算力资源,香港特区政府拨款30亿港元,通过香港数码港(以下简称数码港)推出为期三年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资助本地院校、研发机构及企业等运用超算中心,推动人工智能创新研发及应用,促进创科生态圈发展。

据冼汉廸介绍,“计划”自启动以来共收到约20宗申请,截至今年6月底,委员会已批出约10个项目,研究范围涵盖本地大语言模型、新材料、合成生物学、医学大模型等,总资助额约3亿港元。获批项目自今年1月起陆续使用超算中心服务,目前已投入服务的算力超过90%,充分反映出科研及业界对算力应用的热切需求。

数码港行政总裁郑松岩博士表示:“数码港作为香港人工智能加速器,以超算中心为引擎建设完善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助燃创新研发及应用,赋能不同产业的智能化升级。特区政府通过数码港推行‘计划’,提升科研效率及加快成果转化落地应用,推动数字经济及智能社会发展,更助力香港发展成为国际人工智能及创科中心。”

受资助科研团队入选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30强

分享会上,作为获“计划”资助的科研团队代表,香港理工大学计算器及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环球事务)及电子计算学系教授杨红霞,介绍了其团队研发的“增强边缘基础模型以实现高级推理”项目,以及“基于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肝细胞癌精准治疗”项目。其中,前者已入选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SAIL)30强。

杨红霞表示:“团队利用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算力,通过组合优质的小语言模型,高效训练大模型,减少对集中算力资源的依赖,模型生成的信息准确度亦提高了28%。”

另据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主任郭毅可教授介绍,中心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发了香港首个大模型HKGAIV1,其中的音频大模型善用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算力资源,将实验时间从6周缩短到3周,研发效率提高了超过50%,语音识别的相对错误率亦减低了20%。香港特区政府部门正在试用由大模型建立的“港会通”,将语音内容转换为文字记录,并提炼总结。

郭毅可认为,香港具备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应用“典范”的独特优势。一方面,在香港特区政府的推动下,香港是全球唯一真正拥有“主权”人工智能系统的地区,其人工智能系统拥有自己的数据、模型、应用及治理的主权,因为“一国两制”赋予了香港独特的社会环境、完善的法律体系以及鲜明的社会价值观。

另一方面,香港特区政府是人工智能的最大用户。他们率先行动、积极推动、亲身实践,并积极组织协调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

杨红霞则表示,之所以选择在香港做人工智能的研究,是因为香港拥有8所大学,其中5所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前100名,人才密度之高全球独一无二;而且香港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数码港一年新增AI企业超120家

据郑松岩介绍,数码港人工智能生态圈吸引海内外的领先企业落户,并与龙头企业促成合作,结合其在算力开发、大模型建设、算法、数据科学等的研发实力,发挥香港基础科研及国际化的优势。

目前,数码港汇聚超过400家人工智能领先企业和初创企业,过去一年增加超过120家,更引进多家人工智能重点企业落户,包括科大讯飞及讯飞医疗、壁仞科技、中影年年、浪潮云、百度智能驾驶、云迹科技、沐曦等。

数码港还与龙头企业百度、华为、思科、理光等促成合作,结合他们在算力开发、大模型建设、算法、数据科学等领域的研发能力,促进人工智能研发创新及应用。

校对:纪元

编辑:舰长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