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东城竞赛牛校高考凭啥“爆发”?新高一顶配师资曝光

发布时间:2025-07-06 00:02:53

本文作者:小古

图片来源:互联网

燃起来了!

高考成绩揭晓,全民再次狂欢。

家长们如潮水般围观各校的盲盒和清北数,想着能让孩子升学沾上几分“仙气”。

但实话实说,盲盒是“限量款”,清北生是“稀有款”。如何能让更多家长手里的“普通款”,在高中三年蓄势待发,蜕变成为“隐藏款”?

比起盯着清北录取排行榜,高分段人数和平均分,可能才是家长报考高中时需要参考的关键维度。

而北京汇文中学(以下简称“汇文”),直接把“均衡发力”写进了成绩单——

高考成绩在延续2024年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头部更尖、中部更强、底部提升、单科突破”的全域提升,构建起覆盖全体学生的分层增值体系。

高分梯队增长态势强劲。网传2人达清北裸分线,670分以上近20人,650分以上近50人。

撑起这所东城头部学校的排面,汇文稳居东城第一的竞赛实力功不可没。

作为区域创新人才培养高地,汇文的竞赛实力将会强势赋能顶尖升学,头部学生的向上空间值得期待!

更令人欣喜的是,汇文今年600分以上近200人,年级均分突破600大关。

以上数据的含金量有多高?

经多方确认,这个平均分“不掺水”,涵盖了统招、校额到校、市级统筹、特长生等所有生源。

作为北京首批市重点以及老崇文的“扛把子”,汇文肩负着北京教育优质均衡的重任,生源结构在东城头部校里最为多元复杂——

统招面向东城和朝阳,校额到校面向东城、丰台,市级统筹面向城区以外区县,本届高三有大约1/3的学生入学时未达统招分数线。

然而,正是在入口成绩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学校创造出九成以上学生出入口位次进步的佳绩。

这就是优质均衡的力量——不抛弃任何一个,让进步发生在每个孩子身上!

踏入这所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中学,扑面而来的是沉静而蓬勃的气息。

这气息,既是校额到校生燕斐感受到的“百年老校沉淀的书香”,也是清北上线生逍遥体悟到的校训“智仁勇”所赋予的“心系家国的仁心和直面未来的勇毅”,更是汇文“以人为本,重在发展”办学理念的具象化体现。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竞赛领跑!

牛娃“鱼与熊掌兼得”

得知692分的子润手握化学奥赛银牌,汇文对于头部学生的加持力,再次让东城家长眼前一亮。

这个在汇文待了六年的少年笑道:“高中知识先修课程和学科竞赛入门课程,一下子就戳中了我的兴趣点。”

专业教练团队是学校竞赛实力的基石——数学、物理、化学由金牌教练带队,信息学、生物则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全程支持。

看着子润在化竞的海洋乘风破浪,各科老师自发组成了“后援团”。

“物理老师多次给我‘开小灶’。”他感慨道,“老师为了帮我补齐实验知识,耐心讲解到深夜十一点多。这种支持让我放心备战竞赛。”

左手竞赛奖牌,右手高考高分,谁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呢?

所以,想要竞赛冲奖或者强基上岸的牛娃,选择汇文大概率错不了。

汇文的竞赛成绩在东城“断层领先”,数理化三科全面领跑,形成多学科开花的竞赛强校格局:

据统计,本届高三学生获得化学奥赛银牌1人、省一4人、省二3人、省三4人;数学省二10人、省三11人;物理省二5人、省三11人。前不久的三科奥赛初赛中,高中部狂揽147枚奖牌(数学45枚、物理21枚、化学81枚),奖牌总数高居东城榜首。

除此之外,学校还依托金鹏科技团,通过科技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机器人社团、天文社团等活动,培育出10余名北京市市长奖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得主,形成“活动培育-项目孵化-竞赛获奖”的完整链条,助力强基计划等多元升学方式。

在这种浓郁的创新氛围里成长了六年,高考取得693分的逍遥亲历了头部学生群体的齐头并进。

他所在的学堂班A层均分高达 674.7分。

逍遥:“这里没有恶性竞争,团结协作的氛围给学习提供了绝佳环境。”

可以预见,汇文对牛娃的“虹吸效应”将愈发显著。

这所百年名校正以竞赛为梯,助力学子实现从“学科爱好者”到“竞赛选手”再到“科研预备军”的三级跨越。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校额到校学生机会均等!

把普通牌打出“王炸”

佳琪看着高考成绩单上619分的数字,想起三年前初入汇文的忐忑。

如今她笑着说道:“那些午后、晚间的逐题讲解和学情分析,慢慢拧紧了我的学习发条。”

蜕变的火花发生在高一下学期,选科走班把她精准匹配到适合的班级。

佳琪:“潜力被激发了!课堂氛围活起来,更结识了志趣相投的朋友。”

同样是校额到校考进来的婧瑶,用648分印证了汇文超强的加工能力。

早在高一就选修了线性代数等前沿课程的婧瑶,直言“重视思辨、尊重个性的培养,是汇文送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婧瑶特别强调:“老师精准诊断不同学生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指导,确保每位汇文学子都能获得充分关注和成长空间。”

婧瑶:“无论是学堂班的深度研讨,还是普通班的稳扎稳打,老师们的目光同样炽热。”

在高考612分的燕斐眼里,汇文的魔法不止在课堂。

“难忘课间争论题目的喧闹,午休冲向食堂的嬉笑,球场上一个眼神就懂的跑位,还有拔河时喊哑的嗓子,偷偷塞给同桌的暖宝宝,合唱排练笑场憋住的模样……”燕斐动情地说。

燕斐:“汇文时光,就在这些挤挤挨挨的热闹里闪着光。”

而在选修课的天地里,清河正用法语说着“Bonjour”,和旱地冰壶课的队友笑作一团。

清河:“我接触到了许多从前未知的事物,拓展了知识面,也激发了学习新事物的兴趣。”

高考606分的她见证了汇文的一视同仁:校额到校生一样有机会进入实验班,非竞赛生也能借助强基课程实现“高考+强基”双突破。

一切成长进步的根基,是学校面向全体学生搭建的书院制课程体系。数理/文史哲强基课与多学科选修课程,精准适配不同孩子的发展需求。

说到底,选科走班的因材施教,书院课程的创新培养,加上“基础学科厚植+优势学科强化”的架构,汇文手把手地带孩子,尽力帮她们把手里普普通通的一副牌,打出属于自己的“王炸”。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各科成绩优异!

新高一“硬核”师资团队亮相

子润查到692分后立即给老师报喜。

高考前一个月,数学老师为他量身传授数学应试技巧与策略,“就像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

汇文老师的教学“魔力”,让每个学生打心眼儿里愿意跟着老师走。

子润坦言:“课内学习没有上过辅导班,我只是一直遵从校内老师的安排和建议。”

婧瑶说的直指核心:“师生间的疑难探讨是常态,思维的碰撞带来火花。”

燕斐总盼望着上课,“老师总有办法让枯燥的知识点‘活’过来。你永远猜不到,知识会以什么方式流进大脑。”

老师要是拿出十二分的认真负责,学生想不进步都难。

“从高二起,老师就盯着每个人的强弱项,进行个性化的提优补弱。” 逍遥至今记得让他震惊和感动的细节,“听说老师们判卷到深夜,备课到凌晨。”

在婧瑶的记忆里,高三时老师们的身影无处不在。“班主任办公室集体搬到高三楼层,无论在中厅还是在办公室,老师们总是耐心解答我们的疑惑。”

“不论起点高低,老师都一样上心,基础薄弱的反而更受关照。”婧瑶笑着说,“办公室的门常为我们敞开,深夜发去的疑问也能及时得到详尽回复。”

燕斐对此感同身受。“无论多‘傻’的问题,抱着练习册冲进办公室,总能找到老师为你答疑解惑。那份耐心,让你觉得问问题一点儿也不丢人。”

老师的战力最终转化成战绩——

汇文今年高考单科成绩优异,新高考适配力突出。数学最高分149分,6选科共计45人次赋分后满分!

值得一提的是,“征服”了这届毕业生的师资队伍,将会执掌新高一。一起来看“全明星阵容”——

莫老师教了三十年语文,拥有多年学堂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

陈老师是正高级教师,带出北京高考前十,今年教出数学149分(北京市单科第一)。

付老师是区英语学科带头人,若干名学生在2025届高三区统练中获得区前10。

物理张老师是高级教师,紫禁杯优秀班主任。执教34年,带出过北京前20和奥赛银牌。

张老师是生物高级教师和东城区骨干,也是25届“学堂班”班主任,多次在市区级教学展示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历史段老师是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

刘老师是地理教研组长,东城区学科带头人。

刘老师是区政治学科带头人,拿过不少思政课全国一等奖,相关成果入选典型案例全国推广。

讲台之下,育人匠心更令人动容。

逍遥形容恩师“学习上是引路人,生活中是‘大家长’。”

即便高三鏖战,老师仍念叨着“人品比学品重要”,赋予他们“全面完整的成人教育”,教他们“成为于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

教育的温度在燕斐的记忆里具象成生活点滴。“玉兰花香漫进教室时的走神,被老师逮到办公室里答疑时心里那点小确幸。”她笃定地说:“‘智仁勇’的校训,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口号,它就藏在每天热腾腾、活生生的细节里。”

“从入学军训直至我在汇文的最后一课,‘智仁勇’被一次次提起,已然成为汇文人的精神旗帜。” 佳琪动情地说。

图片来源:互联网

汇文的老师,既用硬核的资历锻造实力,也用教育的匠心滋养精神——严而不厉,暖而不溺,这大概也是学校育人的动人之处吧。

文 | 京教君

素材 | 北京汇文中学官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京城教育圈」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为了更好的我们

欢迎 | 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走之前记得点个“心心”哟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