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里木湖
一、基本概况
位置境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西南部,北天山山脉中,处于天山西段、准噶尔盆地西南端,312国道沿傍湖岸而过。
水域面积:东西长约30千米,南北宽约27千米,总面积约453平方千米,总蓄水量可达210亿立方米,海拔高度达2073米,是新疆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微咸冷水湖。
气候特征:地处欧亚大陆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降雨量小、蒸发量大,但因地形原因形成局部丰富降水,成为西北干旱地区的“湿岛”。

二、地质地貌与水文
地质构造:大约形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是天山山区地壳剧烈褶皱和断裂后陷落形成的地堑湖。
地貌类型:景区地貌主要由山地、草原、荒漠草原、湖滨沼泽及水体组成。
水文特征:湖水主要依赖大气降水、地下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有32条入湖河流,无外流口。其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被称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


三、生物多样性
鱼类资源:原本无鱼,1998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养殖,2000年首次捕捞成品鱼,现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
浮游生物:浮游动物有19种属,浮游植物有7门65种。
其他生物:景区内有哺乳类4目10科34种,鸟类15目28科41种,还有天山云杉、雪莲花等400余种野生植物,雪豹、棕熊等30余种珍稀动物。


四、历史人文与景区建设
历史沿革:公元703年,武则天设立北庭大都护府,丝绸之路北道极盛,此地为必经之地。元代蒙古人在此留下点将台,清乾隆年间,察哈尔官兵在此驻防,1770年,土尔扈特部部分人被安置在这一带游牧。
景区发展:1989年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被审定公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21年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