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收到南京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那个夜晚,寂静的房间里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氛围。我和她妈在床上辗转反侧,整宿都没能合眼。窗外的月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在地板上,就像我们此刻纷乱的思绪。

去年,女儿顺利进入南方电网工作,那时候全家都松了一口气,心里踏实得如同脚下踩上了坚实的土地。南方电网,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认知里,那可是妥妥的金饭碗,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进去。女儿能得到这样的机会,我们觉得她未来的生活有了可靠的保障。
然而,谁也没想到,她竟然瞒着我们偷偷备考研究生。当那份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摆在我们面前时,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中炸开了。这个“惊喜”来得太突然,让我们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
女儿现在在电网每个月能有八千多的月薪,工作也算轻松。但要是离职去读研,按照合同规定,得赔五万的违约金。这五万块钱,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未来的路充满了不确定性,谁也不知道她读完研之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她的导师私下跟我透露,南大电气硕士平均起薪确实比较高,从数据和行业趋势来看,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但他也提到,去年进电网的硕士生人数只有本科生的一半。这组数据让我心里犯起了嘀咕,研究生毕业后进入电网的机会变少了,那女儿读完研出来会不会面临就业的难题呢?
想起同事表弟的经历,更是让我忧心忡忡。前年,他辞了烟草局的工作去读研,那时候大家都觉得他有魄力,追求更高的学历和更好的发展。可谁能想到,到现在他还在考编的考场里打转,工作一直没有着落。看着他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四处奔波,我真担心女儿也会走上这样的路。

为了女儿的事情,我和她爸跑遍了她所在的单位,询问关于离职读研的政策。每到一个部门,我们都小心翼翼地询问,希望能得到一些好的消息。领导听了我们的来意,只是直叹气,说这三年来,单位里读研离职的年轻人数量涨了四倍,但回原单位的至今就只有两个。这组数据就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我们心里仅存的一丝希望。
就在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人事科的姑娘悄悄提醒我们,要是能跟南京那边的学校签定向培养协议,说不定能保住女儿在电网的岗位。这个消息就像黑暗中突然出现的一丝曙光,让我们看到了一线生机。

这两天,我看着闺女眼睛里闪烁着的光芒,心里既心疼又无奈。我们这辈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一辈子平平安安的。在我们眼里,电网就是那个能让她衣食无忧的金饭碗。可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他们整天在手机里刷着各种关于“35岁被优化”的帖子,对未来充满了危机感。女儿书桌上贴的那张便签,上面写着:“考上是新起点,不是退路”。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也让我开始反思我们的观念是不是真的过时了。
其实,这哪里是简单的工作和学历二选一的问题啊,分明是新老两代人的饭碗观念在较劲。我们害怕她丢了现成的热饭,过不上安稳的日子;而她却担心将来没有锅做饭,想要去追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经过一番思考,我和她妈终于想通了。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我们不能用我们的观念去束缚她。昨儿,我给她转了一笔钱,当作违约金的预备金。那封录取通知书,现在还端端正正地摆在供桌上,供桌被我擦得比饭碗还亮堂。

我想,这不仅是对她努力的一种尊重,也是对她未来的一种期许。希望她能在新的起点上,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