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胖东来招聘,只是一个厨房岗位,研究生3000多个(来应聘竞争)!”
这是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的感慨。
研究生本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财富,应该是承担推动国家和社会更美好、更幸福、更有品质的责任,这些培养出来本该创造美好的人,如今却要为生存“上下求索”,于东来在讲话中很心痛,提出呼吁“我们的教育应该反思”!
3000研究生争抢胖东来一个厨房岗位,看似难以理解,但却也是面对现实不得不的无奈。
再看一个类似的主动选择案例。
她,26岁,北京大学健康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有容颜,有学历。
但是,她却在研究生毕业时,没有去互联网名企大厂,也没有去考公考编,而是留校在在北大食堂成了一个打饭盛菜的阿姨,被学生亲切称呼“黄妈”。
虽然一个月工资只有五六千,没有北大编制,也不能落户北京,但她却说:“真的,这是我这辈子最最快乐的工作!”
“没有内耗,也没有反刍,就是特别开心地跟阿姨们把手中的活干好……下班就是真的下班了!”这是曾在互联网大厂实习过的“黄妈”,对食堂阿姨这份工作的深刻领悟。
“下班就是真的下班了”,这是多少“职场牛马”遥不可及的梦想。
我想,这位北大硕士在食堂的工作体验,不正是3000研究生争抢胖东来一个厨房岗位的原因之一吧。
当然,胖东来之于这3000研究生来说,意义远不止于此。
当毕业遭遇失业,还有中年失业基本被“退休”,何处又能给读书人一方天地?
丁远昭,本科清华,硕士北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生物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多样性硕士,毕业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38岁时,他在新加坡的工作合同到期后,未获续约,为了过渡,就跑起了外卖。
但在新加坡(小国岗位少,且本土优先)工作不好找,丁远昭不得不回到国内,一边跑外卖,一边继续找工作。
目前为止,已经是丁远昭跑外卖的第2年了。
78年的梁先生,大厂汽车研发,在北京失业近一年。
梁先生当年某军工院校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某国企,但年轻人总想出来闯一闯,于是在04年从国企离职,先后就职于多家知名车企。
只是没想到,20年后的2024年,梁先生离职准备换一份工作,以前换工作不超过3个月,但现在就是找不到,四面五面都经历过,结果最后还是没消息,就这样将近一年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做驾驶陪练过渡。
“我也不是不想去努力,但现实就是摆到这了!”梁先生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看到了他眼镜后面的泪光。
还有,
湖南某地方电视台主持人,如今穿街走巷成了一名外卖骑手;
某41岁知名男演员每天骑行200公里送外卖还房贷;
曾经的“天之骄子”大学生,不论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只要没进体制内,在今天的环境里,最后或许一起跑外卖、开网约车,都成了灵活用工的普通人。
人生短短三万天,二十年读书,三十年还贷,剩下几十年和医院打交道,这是很多普通人的人生三部曲。
所以,无论是3000研究生争抢胖东来一个厨房岗位,还是26岁的北大硕士当食堂阿姨,又或是39岁的海归博士送外卖,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点赞!
毕竟,在生存面前,折腰才是正确姿势。
进不了体制但又不想被“996”和“3540现象”蹂躏的读书人,胖东来的厨房,无疑是他们最后的避风港。
更何况,还是挣了钱95%要分给员工的胖东来!
让我们来看看胖东来是如何对员工的,你就明白了。
第一,胖东来肯给钱:
于东来有一句话,企业想干好,工资先翻倍!
在胖东来,普通后勤员工平均工资每月5千多,每月还有分红2000多,不含社保能到手7千多;胖东来门店管理,店长月薪5万,店助+、店助、处长+、处长的工资从2.5万到4万不等。
在胖东来,保洁员和播音、美陈能拿一样的薪资,一个月的工资可以拿到7000多块,卫生间保洁还有额外1000元的补贴。
第二,胖东来希望你幸福:
只有工资高,显然还是不够的。
于东来说,当员工工资很高,需要的就是休假了。
所以,
胖东来有了周二闭店,有了春节5天闭店;
胖东来所有入职满一年员工均可享受30天带薪年假,包括保洁员;
胖东来的女员工有98天再加3个月的产假;
胖东来中层每年可以出省旅游20天;
胖东来的员工,在不忙的时候,可以看看手机听听音乐;
胖东来的店员,一天上班不能超过7个小时;
胖东来给员工又增加了10天的不开心假,并且管理层不得不批!
在这样的胖东来上班,怎么不开心自由,健康幸福?
于东来说:
“员工上班7个小时就该滚蛋回家,因为挣再多钱也换不来健康!”
“说一千道一万,就想让大家过得幸福一点!”
这样的胖东来,怎能不让3000研究生去争抢呢?
真希望胖东来能开遍祖国的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