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39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5分钟
假期里
原本热闹的校园安静下来
但校长却没闲下来
暑期对于他们来说
只是进入另一种工作模式
他们有很多工作要做比
如年度考核、绩效工资发放
评优、支教、安排班主任工作等
而涉及个人领域
只有很小的比例
一位校长
曾将他的暑假安排写成日志
在他的日志中
涵盖会议、对外交流、培训
课程研究、讲学、考察、接待等
占了绝大多数时间
而家庭、亲人互动都排在最后
长达60天的暑假
这位校长休息的时间只有7天
老师的假期不能被“缺斤短两”
否则放假就成了放“假”
其实校长的假期
同样不能“缺斤短两”
否则就是假“假”
那么
日理万机的校长
暑假怎么安排
才能忙里偷闲、张弛有道
一起来学习吧
01
安全防守
学校放假,关注师生安全的责任不放假。
安全是校长在暑假最关注的内容,只要学生在校,管理这根弦总是绷得紧紧的,假期也如此。虽然学生放假进入家庭监护范围,但学校依然要以适当方式把监管触角延伸过去,学生假期中的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防溺水安全等,都是头等大事。

一位校长说,学校放假,关注学生安全的责任不放假。他通过建立班级“学生假期安全港湾”微信群保持与家长的联系,发布防交通事故、防火、防盗、防抢、防诈骗的安全知识,关注学生生活、学习状态,时刻提醒监护人看护好孩子,保证孩子的安全。
02
硬件提升
孩子的事不能马虎,质量必须过关。
暑假,很多校长会做校园建设,大到项目建设、设备购置,小到油漆粉刷、修修补补。这时候校长就是监理,紧盯工程进度,严把质量关卡。

石家庄市一所小学做校园改造,尽管设计图纸早早好了,施工队也联系好了,但校长还是亲盯进度。“孩子的事可不能马虎,质量必须过关,细节必须把控好。”一想到崭新的操场就要呈现在大家面前,孩子们在操场上运动锻炼、玩耍嬉戏,他就十分欣慰。
施工结束,校长又带头设计新校标。他说,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可以改变学校、改变课堂,让学习更有趣,让课堂有用的东西多一些。
03
课程改革
新学期又多了好多有趣的课程。
暑假期间,青海省西宁市南川东路第二小学校长高鸰,在思考课程问题:怎样争取更多教育资源、开发更丰富课程,让孩子在新学期成长得更好?由于他所在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家长们进城务工无暇关注孩子,孩子们知识面狭窄,高鸰率队开发《快乐小农场》《青唐小镇》等课程,还想筹划“亲子阅读沙龙”。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详情
另一位校长则做语文课改,集合骨干,对课程教学进行重组。“我们更注重对孩子学习过程的评价。”这位校长说。
04
培训
视野更开阔,理想被点燃,生命更充实。
暑假培训多而集中,并不轻松,现在都是参与式培训,要总结交流、写心得,还要做培训事务,有的还要赶场。
一位校长就组织英语教师跑到千里之外学习新的、科学的英语教学方法,他还要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全国的班级管理研讨会,学习国内先进教育理念和实践成果。“闭门造车可不行,老师必须走出去,去学习、去交流,让思想开出花儿来!”

校本培训也不轻松,校长必须亲自参与。而新入编教师的培训一般在8月中旬,校长会牵头青年教师及低年级任课教师开展培训。接下来是新生学前教育,包括新生家长会、新生学前培训、新生入学典礼。
部分学校还将培训延伸到了家长培训。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校长景小霞就针对干部、一线教师及家长进行过系列培训。
除了学校系统培训,一些校长也会抽时间给自己充电,如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当代科学技术新知识培训、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培训、养生保健培训等。

校长常年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工作生活,难免视野狭窄,走出去听一听专家报告,让思想受到专业引领;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了解科学技术新知识;欣赏榜样教师的叙事展示,观照工作不足;和陌生的朋友聊一聊……都是培训的妙处,让视野更开阔、让理想被点燃、让生命更充实。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详情
05
受邀讲学
锻炼不说废话,掌控全场的能力。
部分校长常受邀“讲学”。所谓讲学,就是“边讲边学”,对校长本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也是很大的提高:场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几场下来,就“形销骨立”“口若悬河”了。
一位校长因为经常受邀讲学,已经从过去的口拙和临场发挥不稳到今天的气定神闲,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06
文化考察
出去考察也不忘给孩子们“淘”石头。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杨富兴说,暑假抽出7天去了阳原、康宝、宣化,给学生“淘”回不少宝贝,开学后展览。

他的考察不仅是带石头给孩子,还关乎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形象气质:学校新建了陶艺教室和陶窑——这将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
07
多元走访
打破教育圈子的思维定势。
有校长会抽时间组织走访教师和家长,而且还要访群众、访名流、访专家,增进了解、拓宽眼界、提升品位。
访教师不是新鲜话题,但内容很讲究。一些校长针对年轻教师重点“访学习”,针对骨干教师重点“访师表”。

访群众也很有必要。学校教育联系千家万户,社会关注度极高。假期中,校长有机会接触学生家长、基层群众,可真诚沟通、交流,听取建议、回应质疑、消除误解,进而增进群众支持。
有的校长甚至外出访名士。抽出一定时间,带着工作困惑访名家、名流,求得良策,结交良师,形成良方,破解学校教育发展中的难题。
08
活动交流
“孩子们喜欢就报名,兴趣最重要。”
在暑期,有的校长还要带队参加各种比赛。

石家庄市保利启新小学的王校长就带着一年级孩子参加软式垒球比赛。“孩子们提早接触集体生活,在学校住上下铺,自己吃饭、睡觉,锻炼独立生活能力,比赛场上和其他学校二年级的孩子比赛也不服输。”他说,“队员没有选拔,孩子们喜欢就报名,兴趣最重要。”
09
深度思考
怕工作做得不好,得不到各界认同。
行成于思,对于领路人校长来说,尤其如此。
一位校长说,暑期常常处在平日没有的焦虑中,提心吊胆,怕工作做得不好,得不到师生、家长和领导的满意。由于时间和能力的掣肘,常常徒生“英雄迟暮”之感。这种焦灼会让自己陷入阴影。

另一位校长认为,正面思考更重要,思考和设计不好“行”的问题,一旦开学,校园很像驴拉磨,来不及重新开始,因此要集中精力静心反思,思考学校的新目标、新思路、新举措。
10
阅读写作
阅读不易,写作更难!
一些校长虽繁忙,但并没有停止写作,暑假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沉淀的机会。一些校长基本在十二点后睡觉,有时会熬到两三点,只为写一点东西。
“建校十年,也想总结一下,编一本书。原以为简单,现在发觉编比写更难。想要的没有,有了又不符合要求,让别人去修改,总不如自己写利索,推动极慢。”一位校长谈暑期写作。
除了写作,读一读感兴趣的书未尝不是一种享受,比如,读一些非教育类的书籍、文章,从中获取哲学、文学、历史、艺术、金融、科技等方面的修养也是可行的。

读书也是需要耐性的。一位校长说,他读了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买了一套《菩提十书》,几个月了一本也没读完。暑假来了,他要心定气闲。
其实,在家里读书,大可不必正襟危坐。在沙发上,在床上,或躺或趴,会心处,笑出声来或大声朗诵,教育局领导才不会冲你家来管你。如果在午后,在黄昏,带上摇椅带上书,在树荫下,听着蝉鸣翻着书,何尝不是一种逍遥境界!

更适合校长的图书一键购买
11
亲情
“我竟然没看清儿子现在的样子!”
一位校长感慨道:“放假一个月了还没回家,母亲打电话说,放假了,怎么不给她打电话。平时还会打打电话,暑假竟忙得忘了。这些年,只有在母亲身体或心情不好才去看望安慰,而无暇在节假日和纪念日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儿子从国外每两年回来一次,这次深夜到家,第二天,我就去外地参加培训。回来后我们各忙各的,几乎见不着面。乃至机场送他,竟没看清他现在是什么样子!”
看起来,另一位校长的儿子似乎幸福许多。“儿子正在大学读心理学,趁着暑假难得的相聚,我要向他请教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再辩论一番人生、理想、足球或者股市。”一位校长爸爸说。

纵观校长的暑假生活,无外乎学校事务、对外交流和家庭生活三大块。只有将三块合理规划,才会避免“放假60天,休息只7日”的悲催。校长该如何合理规划呢?
01
妥善安排,张弛有道。
敬业负责的校长由于工作忙,放假还是闲不下来。校长假期全脱产固然不客观,但总淹没在“忙不完的事”中,便值得深思。校长应该在妥善安排假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挤出时间陪陪家人、会会亲朋、逛逛名胜、捡拾雅趣,让自己释放压力、舒展身心。
02
忘记身份,“放过”老师。
囿于学校对教师假期生活的干预,教师安排自己的活动时束手束脚。假期中,校长对教师适度放手,不仅是校长人文管理、落实人文关怀的需要,更是教师释放工作压力、调适情绪的需要,教师置身宽松的假期环境,享受的是假期的舒心与愉悦。
03
搭建桥梁,沟通家长。
“安民告示”很重要。学校放假后,家长依然期待学校对孩子有所关注。除了安全,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假期作业也十分操心,为此,他们不得不把孩子送进社会培训机构,原本该自由玩耍的孩子,假期被蚕食掉。因此,校长应该提前精心谋划一些家校互动方案,让家长安心,让自己宽心。
04
注重养生,强身健体。
校长应该抽时间强身健体。就像《如何阅读一本书》提到的,人的身体会衰老,心智也会衰老。校长要重视保持年轻的身体状态,分配时间参加锻炼,即使一开始并不轻松,但坚持下来也会成了习惯。
同时,一些应酬尽量婉拒。暑期是各种病症高发期,注意清淡饮食。
05
甄别培训,强化学校。
如今,花式培训种类繁多,看上去很厉害,其实可能没有一毛钱用处,甄别不了就会陷入培训的汪洋大海中。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如果要充电,不一定做集体培训,也别拉着全校老师“跳坑”。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来源丨河南校长
编辑丨智库君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