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提交≠结束!关键后续步骤,错过可能影响录取!

发布时间:2025-07-07 20:03:12

本文作者:小古

现在部分省市的本科批次填报工作陆续结束,很多考生家长以为只要高考志愿填报完了之后就能在家坐等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样的想法其实是不对的。事实上,每年都有考生因为忽视后续流程,错过被大学录取的机会。下面是优志愿整理的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的注意事项,建议考生家长们看完收藏!

录取动态追踪

1、关注录取时间表:各省市教育考试院会公布各批次的录取时间,建议考生家长收藏官方发布的录取日程,便于后续查询。

2、及时查询档案状态

考生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自己的高考档案,档案通常会显示以下几种状态:

已投档: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按照投档规则,考生的档案已被成功投出,正在等待招生院校审阅。

院校在阅:表示院校已经下载了考生的投档信息,正在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学校将根据招生章程公布的录取规则,确定“预录取”或“预退档”的考生名单。

图片来源:互联网

预录取:院校对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进行专业安排后,确定拟录取的考生名单及录取专业。需要注意的是,处于“预录取”状态并不表明被正式录取,还须经过省高考录取场录取检查组审核,审核通过后方为正式录取。

录取:当显示这个状态时,恭喜你,已经被高校正式录取,之后可以等待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了!

图片来源:互联网

预退档:表明院校按章程规定的录取规则录取时,对成绩偏低且不服从调剂,或者因为体检结果、单科成绩等原因不能录取的考生,做出“预退档”,即准备退档处理,并已向省高考录取场提交“预退档”考生档案,等待录检审核。

当考生查询到自己的档案正处于这个状态时,可以赶紧打电话给院校招生办,看是否有补救机会。或者关注所在地区的征集志愿开始时间,抓住下一次填报机会。

自由可投:情况一般分为三种:

(1)录取工作还未开始,考生的档案显示自由可投。

(2)院校录取工作即将结束,但考生的状态还是显示自由可投,那么就说明该考生目前未被任何学校录取,其档案也未被任何学校锁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考生的志愿梯度设置不合理,导致滑档)

比如上海市的本科普通批次院校录取时间为7月16-29日,但到了29号,小明的档案状态依旧为自由可投,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那就说明他没有被任何学校提档,出现了滑档的情况。

(3)考生的档案状态经历过“已投档”-“院校在阅”-“预退档”等情况后,最终被退档,也会显示“自由可投”。

如果出现滑档或者被退档的情况,这种时候考生应该立马把注意力投入到征集志愿或者下一批志愿的填报中。

3、准备征集志愿

每年一些院校因为招生计划未被录满,会公开剩余名额进行二次补录,这也是滑档和被退档考生进入本科院校的最后机会。

图片来源:互联网

征集志愿开始的时间和院校名单都会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上公布,因为其填报时间非常短,一般仅1-2天,部分省市甚至只有几个小时时间,因此建议考生家长一定要及时关注。

注意:

1、不是所有参加征集志愿的学校都会降分录取,有些时候有的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甚至会比常规志愿还要高。因此,虽然是征集志愿,也要谨慎选择。

2、考生需要考虑所报大学的剩余专业自己能否接受,毕竟一旦被录取就不能退档。

3、需要看清楚所报专业的报考要求,有些专业会对考生的体检结果、单科成绩设限,如果不符合就不要填报。

4、勾选服从调剂选项,增加被录取的概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