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扎堆「回春」,内娱又一个惊天骗局?

发布时间:2025-07-08 05:02:50

本文作者:小古

近来,内娱明星扎堆减肥。

贾冰、杨天真、沙溢、李雪琴、金靖……

各种晒身材、秀颜值,分享瘦身经验。

图片来源:互联网

然而,网上对此并不是一片叫好。

评论区可见,很多人都在吐槽:

明星减肥真容易,普通人哪有时间、精力和财力。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而且,身材好了又能出来赚一波话题热度,明星何乐而不为?

所以,在大众视野中,减肥、健身越来越像有钱人的游戏。

巧的是,鱼叔最近刚看了一部奇特的纪录片。

片中的主人公,更加夸张。

他不仅通过减肥、健身,颜值回春。

还有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终极目标——长生不死。

而他之所以敢这么尝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的钱太多啦——

《长生不死:硅谷富豪的逆龄人生》

Don't Die: The Man Who Wants to Live Forever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主人公布莱恩·约翰逊,是一个美国硅谷的亿万富翁。

他的身体管理就一个字,豪。

一年耗费,大概200万美元。

首先,不计成本控制饮食。

每天吃上百种营养补剂。

一日三餐,精准依循卡路里和营养成分,不碰一口加工食品。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其次,全方位的医疗辅助。

他有专业的医生、营养师和运动团队,每天帮他监测数百项身体指标。

再按照指标反馈,严格锻炼身体。

还借助各种电磁疗法,调整身体机能。

每个器官都有对应的辅助器械。

图片来源:互联网

日常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也都被量化、标准化。

睡觉都要戴上各种监测设备,确保进入深度睡眠时间充足。

图片来源:互联网

此外,他还大胆动用各种前沿「黑科技」。

甚至是没有得到医疗广泛认可的抗衰疗法。

包括,换血。

提取20岁儿子的血浆,输回自己的身体,以期恢复更年轻的器官状态。

他也给自己70岁的父亲输血,一家子「青春共享」。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也包括,基因干预疗法。

通过打破原有基因结构,克服随着年龄增长产生的肌肉流失、骨质疏松等身体自然老化的问题。

之前,这项技术只在动物身上做过实验。

他却冒险要用在自己身上,不顾其巨大风险。

图片来源:互联网

听起来,让人联想到美国队长接受的基因改造。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不同于明星为形象或是健康管理减肥。

他节食、健身、规律生活,彻头彻尾围绕着一个目标:

延缓衰老,抵抗死亡。

图片来源:互联网

他管这一整套生活方式叫「蓝图计划」。

这是一个被写进代码和可视化图标,配有年终报表的「延命」大项目。

图片来源:互联网

听着离奇,但效果是真显著。

蓝图计划两年后,单看外表,他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蜕变:

皮肤紧致,腹肌分明,和几年前判若两人。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根据专业的医疗监测,他的生理年龄逆生长了5.1岁。

多个器官的生理指标「回春」。

肌肉含量、心率、血压、皮肤弹性,甚至听力和视力都出现明显改善。

远超同龄人的身体状态。

简而言之,他真的逆转了衰老。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布莱恩·约翰逊的逆龄生长,确实让人震惊。

但在今天,很多人并不羡慕于此,甚至还对类似的新闻报道日益反感。

他的「蓝图计划」在网上曝光后,就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一方面,网友们吐槽他的生活太「反人性」。

不能享受美味的食物,不能体会和朋友喝酒畅聊的快乐,每天孤零零对着健身器材和沙拉,过着呆板无聊的生活。

他完全成了一个被精密程序驱动的生命机器。

这样的生活,即使长生不老,又有什么乐趣呢?

图片来源:互联网

另一方面,像内娱明星的争议一样,他也被嘲讽「有钱人能折腾」。

很多人认为这不过是精英式的减肥秀,怀疑他在自我炒作。

目的可能是通过打造个人品牌,实现商业营销。

因为他的个人平台已经开始出售同款保健品和健康食物。

图片来源:互联网

现实中,我们对公众人物大肆宣扬的减肥、自律生活愈来愈抵触。

是因为我们已经太熟悉它背后的套路了——

所谓「健康的生活方式」,早已被资本营销洗得闪闪发光。

不仅如此,这样的「健康生活」,还附带着一种「自律、有毅力」的道德炫耀,对忙忙碌碌的普通人在无形中的双重打击。

他们忽视了一个根本的问题:我们没有健康的生活,并不因为我们不够自律不够努力,而是因为我们没钱、没时间。

图片来源:互联网

布莱恩·约翰逊为了实现「蓝图计划」,以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亿)卖掉了自己之前的公司。

投入200多万美元,召集30多位专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医疗养生团队。

而他自己每天也在这个项目上,花了大量时间。

虽然他解释,200多万包含了大量前期的方案开发与仪器配备上,如果一般人通过相似的饮食和锻炼,一个月的花销完全可以控制在1500美元以内。

但即便如此,这个数字也不是大多数普通可以轻松承担的费用。

图片来源:互联网

布莱恩·约翰逊与儿子合照

近来减肥扎堆的内娱明星,也一样受到各种争议。

就像贾冰这次减肥,并没有获得大众的好感。

他在节目里说自己45天瘦了45斤,而且只是依靠节食和锻炼,并且没有请健身教练。

速度之快,引起很多人怀疑用了司美格鲁肽。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前段时间,杨天真说自己一年瘦了25斤,也冲上热搜。

但很多人质疑她瘦了不止那么多。

更怀疑她使用「科技手段」的猜测,如用了司美格鲁肽,抽脂,甚至切胃。

图片来源:互联网

虽然,这些明星都没有承认技术手段,而是强调用自己的自律和毅力实现减肥。

但仍然无法平息大众的情绪。

在很多人看来,减肥瘦身已经不再能成为励志的典范。

因为有钱人可能只是几针司美格鲁肽加几个月的营养餐,就能快速减重。

而健康生活,也越来越变成一种有钱有闲人群的身份象征。

对于普通上班族来说,所面临的更多是久坐、不运动、熬夜多、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从而导致「过劳肥」。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话又说回来。

所谓的瘦身、健康生活,就一定是更好的选择吗?

如果每天连想吃的都不能吃,竭尽全力控制自己的欲望。

这样活着,有意思吗?不累吗?

图片来源:互联网

坦白讲,鱼叔起初是抱着猎奇心看这部电影的。

看完后却发现,虽然它记录了一个富豪的自律疯魔故事,还将我们所有人都拉进了一个共同的现实命题:

我们对身体的控制,到底是谁的意志?

图片来源:互联网

片中,约翰逊提出了一个理论:听器官的声音,而不是大脑的声音。

因为大脑会受到环境干扰,会驱使身体做出自毁行为。

器官是真正基于健康考虑。

图片来源:互联网

而这部纪录片的讽刺之处在于:

一边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纪录片中的男主用巨大的财力和技术手段,实现了人类机能的逆生长。

一边又让人忍不住怀疑,是否又是以「减肥」「健康」「抗衰老」为名的新宗教。

图片来源:互联网

社会中的我们,看似在追求身体自由,追求健康生活,实际上更像是在接受外界对我们的外貌与身份规训。

看似「悦己」,背后仍是「悦目」:别人的目光,社会的标准,镜头里的自己。

尤其对本就疲惫不堪的普通人来说,反而让我们一再看清贫富差距,加剧焦虑。

那倒不如索性活在当下,享受更自得的生活。

图片来源:互联网

而且,很多人在追求的健康饮食,某种程度上可能也是一种商家的营销话术。

就像这两年,人们一窝蜂地打卡0糖0脂低卡轻食。

看似是在追求健康,实际上或许只是在追赶新的流行趋势,享受全新的消费对象。

图片来源:互联网

当然,或许有人会觉得,以健康为基准的消费,即使是跟风也没有什么坏处吧?

但殊不知,当所谓的健康一旦内嵌进「优质生活」的叙事,就变成了资本规训的延伸。

当健康被标准化后,它就成了新的道德工具,隐蔽着阶层化问题,也会脱离了身体本身。

《黑镜》第三季中有一集,讲未来人们为维持社交平台上的人设而不断压抑自我的故事。

女主做了没有人真的想吃、爱吃的健康食物,只为拍照发在网上时看起来更高级、精致。

她的世界里,每一个选择都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为了「被看见」。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就像现实中,很多人因为体形较胖,就被打上「不自律」「堕落」「懒惰」的标签。

忽视了背后个人先天的身体差异,以及生活状况的不同。

图片来源:互联网

像《风味人间》等很多美食纪录片,都侧面揭示了阶层式饮食逻辑。

在很多偏远落后地区,人们凌晨就出门讨生活,在高温中持续体力劳动。

他们需要大量高油高热量的食物补充体力。

现代都市人眼中不健康的食物,是他们生存的基本保障。

图片来源:互联网

从这一角度看,这部呈现疯魔富豪的纪录片不仅讲述了一个极端实验。

它更是一面镜子。

让我们重新思考自由、健康、身材焦虑等老生常谈的话题。

让我们更深切地意识到,健康不该是阶层的标志,更不该是道德的筹码。

而应当是一种与身体达成和解的自由状态。

图片来源:互联网

我们很难简单评判纪录片中男主的做法是否正确,是否有意义。

所谓的长生不死,是否是博人眼球的商业策略?

单从片中可见,他显得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有明确的目标、动机和愿望,并且换来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图片来源:互联网

但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

在信息过载、生活失控的当下,在健康都成为一种被定价、被标签、被表演的生活方式时——

我们该争取的,就不只是更长的生命,还该有更清醒的选择。

图片来源:互联网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推荐」吧。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