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钢铁水泥业发力“反内卷”

发布时间:2025-07-08 15:03:18

本文作者:小古

图片来源:互联网

市场供求关系,是引导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主旋律。近年来,伴随下游需求回落,钢铁、水泥等商品价格震荡下行,行业利润也随之跌至谷底。“反内卷”政策引导下,减产限产“保利润”正成为不少行业企业的共识。

证券时报记者近日采访获悉,7月1日,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山东、四川两水泥大省汛期错峰生产正在落地。在钢铁生产重镇唐山,企业正推进硬减排措施,对多种装置减产、停产。

行业发力“反内卷”

“当前‘反内卷’的自律意识逐步提升并落地,公司总体对下半年行业发展趋势抱有信心。”7月1日,上峰水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回复相关问题时称。

7月1日,中国水泥协会发布的《意见》提出,所有会员企业要“深刻认识产能置换政策对于促进水泥行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水泥大省山东、四川的汛期错峰生产计划则明确,7月份将分别停窑20天、15天。

水泥行业积极推进“反内卷”,是在行业形势整体低迷的背景下。

“2025年上半年,水泥行业与去年同期相比总体呈现出‘需求降幅收窄,价格前高后低,效益边际改善’的特征。”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陈柏林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今年一季度,基建领域专项债等发力推动投资,水泥需求下滑幅度较去年有所收窄,迎来行业扭亏为盈的良好开局。但进入二季度后,行业传统旺季需求不及预期,下游工程项目和搅拌站开工不足。同时,受部分企业错峰执行不到位,未落实按批复产能生产等影响,多地水泥价格大幅回落,且降至低位,企业经营压力逐渐增大。

图片来源:互联网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 图虫创意/供图

卓创资讯水泥分析师王琦谈及水泥行业“反内卷”举措的背景时也称,2016年至2022年,水泥行业处于景气周期,企业盈利情况较好,市场实际产能增长,这种情况至去年出现扭转。受地产投资下降影响,水泥市场需求近年持续下行,带动水泥价格进入当前的低谷期,市场剧烈竞争下,行业盈利缩减。企业资金状况和市场前景无法支持投资目标,水泥行业产能也开始进入净减少阶段。2025年,这个趋势明显加快。

错峰生产方面,伴随行业景气度走低,执行范围也从最初仅限于北方地区,到2024年、2025年已扩展至全国大部分省市区。

同样受累于需求下行,钢铁市场价格也处于历史低位。

上海钢联建筑钢材分析师甘遐勇介绍,在2021年见顶后,钢材价格整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25年普钢综合价格指数均价约为3506元/吨,较去年均价下跌331.6元/吨,为近五年来最低水平。

图片来源:互联网

资料来源:兰格钢铁 图虫创意/供图

卓创资讯钢铁分析师毕红兵也给出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热轧板卷上海市场价格收于4020元/吨,较年初下跌了6.51%,较去年同期降幅达16.25%,处于相对低位水平。

“反内卷”呼声渐起的当下,钢铁行业陆续传出小范围的限产、停产的消息。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介绍,唐山市钢铁企业将在7月4日至15日期间执行硬减排措施。在保证安全和煤气平衡的前提下,原则上从控转炉(小转炉40分钟/大转炉60分钟,全天)开始,高炉采取对应的减产措施(高炉休风停产),烧结机、球团、白灰、发电、轧钢等装备采取停产措施(不少于30%,以装备计)。同时要避免高炉、焦炉煤气放散。短期内将收缩铁水产能约5万吨/日。

“保利润”迫在眉睫

市场价格的波动下行,导致行业盈利走弱。

近年来水泥市场价格持续下行。2023年均值为419元/吨,2024年达386元/吨,而2025年上半年水泥价格指数为381元/吨。上海钢联百年建筑网水泥首席分析师江元林表示,受此影响,当前大部分水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行业利润已从2022年的680亿元,逐步缩减至2023年的320亿元、2024年的120亿元,若“内卷式”竞争持续,2025年水泥行业利润或将进一步缩减。

王琦也提及,当前水泥行业企业生存压力普遍存在,个别区域性龙头甚至连续多年亏损。“水泥行业下游主要是搅拌站企业。今年部分市场搅拌站停产,部分省份停产退出比例可达到20%至30%。很多处于运营状态的搅拌站也出现生产不连贯的现象。”他说。

与水泥行业相类似,钢铁企业的盈利水平近年也大幅缩减。

王国清介绍,2021年由于钢材价格高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年利润达4240.9亿元,创历史新高。但伴随需求收缩、钢价下移,钢铁行业利润也逐步下移。在2022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缩减至365.5亿元后,2023年、2024年,这一利润分别为564.8亿元、291.9亿元。

“2025年,尽管钢材价格出现下跌,但由于能源成本大幅下降,钢铁生产企业利润出现回升。以目前行业利润分布来看,上游煤炭、矿石由于成本偏低仍有利润,中游钢铁生产企业毛利在100元/吨以上,下游贸易环节由于价格持续下行,整体持续处于亏损状态。”甘遐勇分析,目前国内钢铁行业整体呈现供大于求局面,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产品结构过剩与供给不足的共存局面。目前,海外市场对中国钢铁需求量连年增加,使得中国钢铁出口持续上升。同时,国内建筑行业用钢虽然供过于求,但制造业用钢需求量攀升,个别品种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对于大宗商品而言,由于需求不足,市场价格已经连续下跌了两三年。整治‘内卷式’竞争,对于上游的煤炭、钢铁,新能源材料的工业硅、碳酸锂等,有利于限制产能无序扩张,保障企业利润。”广州金控期货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程小勇认为,本轮整治“内卷式”竞争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与2015年至2016年供给侧改革有类似的政策效果,但此次面临的宏观环境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且采取的措施注重“多管齐下”,并非简单的去产能。当前整治“内卷式”竞争已经迫在眉睫,有很强的必要性,已经影响到了经济增长动能切换、企业生存和创新等。

需建立长效机制

“水泥行业的‘反内卷’行动是应对当前供过于求、恶性竞争,避免全行业系统性崩溃的关键。供给侧错峰生产与产能置换刚性执行,才能在需求下行期,达到供需动态平衡,实现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陈柏林强调。

接受采访的分析人士大多认为,当前水泥下游需求仍然趋弱,若供给侧调整不到位,后市或难有乐观表现。

“控制水泥企业超批复产能生产,补充产能指标的工作,具有长期效果,但对于市场的提振作用,更多取决于供给收缩是否能追上需求下降的趋势。”王琦表示,行业现状能否改变,依然取决于供需关系,产能规模压缩和产能集中度提升仍是关键,而且减产速度要超过需求下降的速度。他预计今年水泥价格总体仍会低于去年同期,下半年行情会在8月中下旬出现回暖,但季节性上涨的空间可能小于去年。

对于钢铁市场的表现,甘遐勇分析,目前行业进入传统消费淡季,从产业基本面角度看,价格反弹的阻力相对较大。虽然目前钢价处于相对低位水平,但距离价格底部仍还有一定空间。

王国清预计,2025年下半年国内钢市将呈现窄幅震荡行情。她认为,目前钢价处于年内低点,下半年在供需关系动态变化下,钢材价格在旺季来临时或有望呈现阶段性反弹趋势。但整体来看,预计下半年钢市将延续承压态势,钢材均价或低于上半年水平,全年均价与2024年相比可能会有回落。

王国清认为,“反内卷”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需要法治化进行落后产能的出清,实现产能的减量发展;另一方面需要企业逐步规避同质化竞争,向高端化迈进,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空间。

程小勇称,“内卷式”竞争导致经济呈现“两低两高”特征,即同质化的低价竞争导致低利润,低利润又进一步引发低质量竞争,而恶性竞争在产业内与产业间具有高传导性。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不仅是淘汰落后和低效产能,还包括通过技术升级、创新引导与制度供给,推动制造业从“低价同质竞争”向“高端差异化竞争”转型,促进产业链整体跃升。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盈利,实现产能优化布局,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

“反内卷”政策推助下,大宗商品市场反弹的高度和持续性,仍需取决于经济增长动能增强和需求复苏的力度。整治“内卷式”竞争对于汽车、光伏的下游企业短期可能引发原材料需求的收缩,长期有利于这些行业健康发展,使大宗商品尤其是工业原材料的下游需求更加稳定。因此,程小勇认为,大宗商品价格底部可能已经出现,不宜过度悲观,但反弹高度、持续性可能受到外需冲击和内需不足的制约。

图片来源:互联网

责编:梁秋燕

校对 :赵燕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