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证券预测:人形机器人的“电动汽车时刻”要等到2030年之后

发布时间:2025-07-09 00:02:57

本文作者:小古

“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的‘电动汽车时刻’,不会在未来五年内到来。”瑞银证券中国机械行业分析师王斐丽向网易科技等媒体表示。

近期,瑞银证券发布Q-Series报告,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保有量将突破3亿台,潜在市场空间高达1.4万亿至1.7万亿美元。

图片来源:互联网

王斐丽认为,所谓“电动汽车时刻”是指电动汽车技术瓶颈得到解决,且销量在5年内从100万台增长至1000万台的时刻。

她将当下的人形机器人比作“电动汽车在2015年”:尚未跨越规模化拐点,技术瓶颈犹在,监管框架未明,真正的突破时刻或将在2030年之后才会到来。

图片来源:互联网

据介绍,其团队从“工业场景可用性”和“自动驾驶类比”两个角度展开了实地调研。他们发现,人形机器人当前最可行的任务是“最后10米”的物体搬运,例如在汽车工厂中为AGV上下料,“只要任务足够简单、对工厂效率影响不大,就有可能早期落地。”

在认知层级上,瑞银还引入了从L0到L5的“人形机器人智能等级”划分。“目前大多数仍处于L0-L1,即依赖人工操作或预设指令。”王斐丽判断,“2025年前后或可迈入L2阶段,即在标准场景中自主完成单任务。”

图片来源:互联网

尽管短期谨慎,她对长期趋势并不悲观:“我们判断2050年前后,机器人成本将下降70%以上,具备进入家庭的可能性。”未来人形机器人将不仅是生产工具,也可能成为“可选消费品”。

而在产业链机会方面,王斐丽指出:“中短期内,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上游零部件与稀土供应商;真正的主导权将在长期回归中游整机厂。”

“这不会是一个爆炸式的变革,但它将持续重塑制造业和劳动结构。”王斐丽认为。(袁宁)

图片来源:互联网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