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下手机,动起来!
正值暑假,相信有远见的家长们,一定会把运动纳入孩子的每日计划。
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孩子有没有运动的习惯,几年下来,体能差距还是蛮大的。

现代孩子普遍存在运动协调不达标问题。
受重认知轻运动、不敢放手、呵护过度、活动空间狭小、运动时间不够等因素影响,他们入学后会在空间定向、身体意象等方面出现困难。
比如,跑步姿势不够协调、易摔、不会跳绳、早操动作学不会……
我们知道,小学一年级就有体育达标项目,如果孩子在幼儿阶段就缺乏运动,上小学后就直接影响体育成绩。
不仅如此,个体运动协调能力不达标还会牵连个体的学习能力。
运动对大脑是有积极影响的。
《运动改造大脑》的作者曾提到:“强健肌肉和增强心肺功能只是运动最基本的作用,运动最关键的作用是强健或改善大脑。
运动给身体提供了某种独一无二的刺激,而这种刺激为大脑创建了一种环境,这种环境使大脑能够做好准备、愿意并且有能力去学习。”
最近很多地区正经历高温或极端高温天气,不适宜户外活动。可以考虑让孩子在室内进行一些运动协调的训练,锻炼孩子的粗大肌肉动作、前庭平衡等。
下文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有趣的运动协调类游戏,特别适合幼儿园和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
游戏操作非常简单,也不需要专业的道具,用随手可得的材料即可玩起来。
在家长的陪伴下,相信孩子们都愿意主动放下手机,动起来!

学各种动物的样子走。
如学大象走:弯腰、垂臂、左右摇摆大步走;学鸭子走:双手按膝,深度屈膝向前走或两手分别握住同侧脚腕处向前走;学大灰狼走:双手和双脚着地,快速而大步地向各个方向移动。

把跳绳打成结,然后在离孩子2米处放置一篮筐,鼓励孩子投绳进筐。
也可以将绳结换成家里现成的其他小物件,比如小球、积木等。

让孩子躺在被单的一端,通过翻滚用被单将自己裹起来,再通过翻滚打开被单。

家长布置好桌子、椅子、箱子等障碍物,让孩子按照事先规定好的路线,以跨、爬、钻、绕、跳等方法通过。

让孩子头顶沙包、毽子或其他合适的物品向前走,将物品送到指定位置。
一开始可以设定短一些的简单路线,熟练之后逐渐提高路线难度。家长还可以用竞赛的方式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训练孩子接物,练习接住他人扔过来的物品。开始时可以选择大一些的物品,随着孩子的进步,逐渐变小。
还可以把报纸卷成可用手握的圆锥形“蛋卷”,接住对方扔过来的“冰激凌球”(乒乓球等小球或小纸团)。

两人并排站立,用绳子将一人左腿与另一人右腿绑在一起,一起从起点往终点走。
如果家里人多,可以分组进行比赛。

2人分别站在2个区域(图中红蓝两个圈),轮流将小球踢到对方的区域。若是脚踩线或将小球踢到对方区域之外,就算输。
设置的区域可由大变小或由近变远,逐渐增加难度。
让孩子爱上运动,让运动的习惯伴随他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家长要有陪伴孩子运动的意识,舍得花时间带孩子动起来,运动的观念才能被孩子记在心里。
如果现在偷懒,等孩子上了初中、高中,你再催着他出去运动,就很难了。
漫长的暑假,可以将傍晚户外运动和白天室内游戏结合起来,孩子不仅身体得到锻炼,还能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这些运动协调小游戏你们带孩子玩过吗?感受如何?你家孩子喜欢哪些运动项目?你们会经常一起进行体育活动吗?
欢迎大家来留言区分享、讨论。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关注】&【星标】&【转发】
来源 | 钱志亮工作室
脚本 / 小漠 绘制 / 在在
编辑 | 白衣

(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