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季已经进入尾声了,有些学生已经被提前批锁定,而不少高分学子也在盼望着录取通知书的到来,本以为一切尘埃落定,没想到悲剧却接踵而至。
先是传出消息——陕西高考考生为了兼职补贴家用,不成想却被骗到了缅北,家人面对20万的赎金无能为力,孩子也在异国他乡生死不明,后又传出670分的学子因为一次兼职而进了看守所。
相信不少家长在高考结束后,都很乐意看到孩子们尝试做兼职,一方面这的确能减轻一部分家庭的负担,另一方面孩子做兼职,也是开始自食其力的体现,可倘若孩子们因为做兼职而毁了前途、甚至毁了人生,那才是真正的因小失大了。

“没等来浙大的录取通知书,却等来了进看守所”,前途尽毁
温州的黄律师分享了自己近期的一起案子,令不少家长都倍感唏嘘。这名男同学今年刚参加完高考,取得了670分的好成绩,还被名校浙江大学给录取了,前途本应一片光明。
然而在在录取通知书到来之前,他却因涉嫌“帮信罪”被警方带走,人生的命运就此转折。这名男同学在高考结束后,就开心的跟家长分享:自己已经开始做兼职,还承诺赚钱后带父母去三亚旅游。

可家长怎么也没想到,这么孝顺懂事的孩子,竟然被带进了看守所。而这份所谓的“兼职”实际上是电信诈骗团伙招募的“跑分车手”,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那就是“骗子的帮手”。
“帮信罪”是近年来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新增罪名,属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俗称。根据刑法规定,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些不法分子在实施诈骗后,需要将诈骗所得的资金转移、分散,为了逃避监管和追踪,就会以兼职的名义来雇佣一些人来帮助自己完成诈骗的后续流程,当警察上门时,这名准大学生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违法行为。

当会见黄律师时,男同学既痛苦又绝望,一遍又一遍地询问:“我这辈子是不是完了?”可想而知他内心的恐惧和懊悔,从准浙大学子到看守所囚犯,这180度的身份转变让人唏嘘不已。
评论区的不少网友都感到惋惜:670分的孩子,本该迈进浙大校门,却进了看守所,因为一份兼职毁了前途实在可惜,尤其是很多“准大学生”甚至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了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犯罪。

成绩优异不等于社会经验丰富,提高法律意识至关重要
可事实摆在面前,即便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了后续的流程,他们的行为也构成了犯罪,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宣判,都给男孩原本光明的人生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案底,且不说浙大是否会还录取他,即便他迈进了浙大的校门,有了这个人生的污点,他也没办法考公考编,甚至连找一份好工作都难了。

毕竟现在的很多央国企、甚至是互联网大企业,在录用员工之前都会对其进行基本的背调,严格程度也是仅次于政审,因此有了这个污点,今后的人生可谓是步履维艰。
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应试教育,虽然知识丰富但社会经验匮乏,他们无法识别某些高报酬工作背后的法律风险,特别是当这些工作承诺“轻松赚钱”"时,殊不知这种劳动与回报严重不匹配的情况本身就是一个危险信号。

黄律师将男同学的遭遇分享出来,也是为了提醒考生和家长们,不要被“高薪兼职”冲昏了头脑。一些犯罪分子正是捕捉到了高考生这一群体的心理和需求:高考刚结束的学生渴望展示独立能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减轻家庭负担或实现个人消费愿望。
这种心理使他们容易被高薪兼职所吸引,却缺乏对相关法律风险的认知,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自信心强,认为自己能够判断情况,结果反而更容易上当。

家长们需要意识到,成绩优异不等于社会经验丰富,尤其是在孩子即将步入社会时,更应当有针对性地向孩子传授基本的防骗知识和法律常识,帮助他们识别潜在的违法陷阱。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