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决定人生命运的重要考试,为何中考的热度始终不如高考热度那么高呢?实际上很多家长也已经意识到了,自从中考分流政策出现以来,中考的重要程度也越发突出了。
但一些家长都默认高考是智力的比拼,而中考是努力的天下,这或许是二者在热度上差异巨大的原因之一,但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状元的出现总是能让人刮目相看的。
只是没想到在辽宁省中考成绩公布后不久,一位中考状元——郑同学接受采访的视频,却让他遭受了数不清网络暴力,有人质疑他的分数注水,也有人嘲讽他是“高分低能的典型”。

省中考状元接受采访,被网友狂喷:分数注水,高分低能
郑同学作为省中考状元接受媒体采访,他还毫不吝啬的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好错题本、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
这本应是一个值得称赞的时刻,而他的这些学习方法虽然很常规,但也的确是有助于提高初中成绩的最好方法,可没想到恰恰是因此,郑同学不仅遭遇了网友的狂喷,还导致这一视频最终被下架。

评论区的网友评论刻薄而尖锐:有人指责郑同学“藏私”,认为他分享的学习方法都是大家熟知的常识,等于什么都没说;有人攻击他的外表,嘲笑他没有刮胡子显得邋遢。
更有甚者质疑他的真实水平,声称从他“歪歪扭扭”的字迹判断,不可能在语文科目中获得117.5分的高分,认为他这是典型的“高分低能,分数注水”。
这些刻薄的言论,对于一个刚刚初中毕业的少年来说太过尖锐,也令人心酸,什么时候网络环境变成了这个样子?

作为一个正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这个阶段男生出现胡须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我们用成人的审美标准去苛责一个青少年,却忽略了他本身的优秀和内涵。
至于字迹问题,笔者也接触过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之中固然有字迹娟秀的,也有不少字迹不够漂亮的,可哪怕是学霸们歪歪扭扭的字体,也称不上潦草。
更何况阅卷标准本就是由教育部门统一制定的,而非由网友的主观判断决定,如果所有考生都在同一标准下评分,郑同学能够成为中考省状元,就足以说明他的字迹并不影响老师的阅卷工作,又何谈“分数注水”一说呢?这显然是恶意的揣测,并没有切实的依据。

学习的本质不在于掌握神奇的技巧,而在于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至于质疑郑同学“藏私”的那些网友,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郑同学分享的学习方法看似平淡无奇,但恰恰体现了学习的本质——坚持基本功。
他提到的错题本不是敷衍了事,而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誊抄和整理”;他强调的预习复习也不是走过场,而是每天持之以恒的习惯。

郑同学分享的学习方法,恰恰证明了学习的本质不在于掌握多么神奇的技巧,而在于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而中考考验的也不是学生的小聪明,而在于学生能否将一个个基础的知识点扎实的掌握,并且不厌其烦的去复习和巩固。
我们对中高考状元的关注,原本该是分享经验、激励他人,可评论区部分网友的扭曲形态,非但让中高考状元采访失去了意义,也给这些学生们平添了许多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在网络时代,优秀者可能面临更多非议和挑战。当人们看到别人取得成功而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却无法企及时,心理落差会催生出各种负面情绪。攻击状元的外表、质疑其能力,都是试图通过贬低对方来抬高自己、减轻心理不平衡的表现。
那些发表恶评的网友,不妨自我反思一下:为什么要把负面情绪发泄在一个未成年人身上?如果真的关心教育问题,建设性的批评和讨论,远比恶意的嘲讽更有价值。
最后,希望郑同学能够坚定信心,不被网络上的极端言论影响自己的成长道路。你的成功是实打实的,无需向恶评者证明什么。继续保持谦虚学习的态度,相信未来会有更广阔的舞台等待你的表现。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