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这么久港版家族剧、争产剧,这次终于轮到内地上演现实版了。
三字饮料董事长宗 馥莉,从父亲宗爸爸手上接下商业帝国一年,继高管更迭、经销商倒戈、亲叔另立门户等难题后,又遭到三位同父异母弟妹起诉,要求平等继 承权,涉及资金总额高达18亿美元。
看着都让人心力交瘁,但仔细盘下来,发现宗大小姐不仅没有被整得焦头烂额,反而干出了一种,一切都在她掌控之中的感觉。
这一出,并不是《家族荣耀》,而是《重生之我在豪门斗亲爸后妈》。

超级大小姐的生存智斗法则
对于看客来说,三个耀祖是横空出世的,而根据耀祖们的代表律师指出,宗爸爸晚年就曾在私人场合承认三名子女的“宗氏血脉”,并且口头承诺“不会亏待”。

来源:南方都市报
那推测至少在宗爸爸晚年,宗大小姐就知道三弟妹的存在,而且杜女士是其中一个后妈。
杜女士比宗爸爸小21岁,浙大毕业高材生,1991年入职三字饮料成为总经理助理,也是集团创始期高管之一。
199 6年,杜建英以“看护人”身份,陪14岁的宗大小姐赴美留学,期间就在洛杉矶产下一子,也就是“耀祖一号” 继昌。

等到宗大小姐上高三,她又多了一个妹妹;2017年,35岁的宗大小姐已经成为福布斯排行榜上的新秀,耀祖2号“继盛”也现世了(目前未知亲妈是谁)。

在宗大小姐接手商业帝国之前,大家对她的了解并不多。
一是知道她是宗老爷子的“独生女”,二是知道她是新一代掌门人,三是听说她未婚(这一点存疑),总之隔三岔五就能看到有光棍在网上对宗大小姐求爱。

至于宗大小姐到底能力如何,手腕如何的故事,很少很少。
宗老爷子生前也比较低调,一大家子都不是爱上热搜的体质,坊间流传的故事也都是讲宗老爷子一年花5w块,出门二等座、穿布鞋,有钱了也不忘小时候母亲40块钱养活5个孩子的苦日子这样的美谈。
因此宗爸也有“布鞋老总”之名。

以上剧情,总让我想起一部港剧《载得有情人》。
女主父亲表面看着公平公道,将整个集团都交给家族里能力最强的女儿打理,实际是想让能干的女儿当炮灰打头阵,等集团的障碍都清理完了,再把干干净净的企业交给家里的耀祖们……

剧里善良的女主,几乎最后一集才知晓父亲的算盘,而我们的江浙沪大小姐,很可能在接手商业帝国之前就清楚了。
知子莫若母,知父莫若女。
老爷子到底私生活怎么样,别人不知道,可大小姐肯定晓得,自家公司莫名其妙多了几个一个姓,还左一个继昌又一个继盛的耀祖名字,不可能不留几手防备。

一是作为宗爸和原配施女士的唯一女儿,宗大小姐一直不断借助舆论强化“大小姐是独生女”的印象,包括接受采访,以及放 出了 父亲生前拍摄的纪录片 《父亲的纯净水》等等。
纪录片里有一个镜头是,宗爸戴着老花镜在泛黄的笔记本上写道:
“1996年7月18日,今天给莉莉买了第一双红皮鞋,她笑得像个小公主......”
各种途径加深了大众对她江浙沪大公主的印象,所以在私生子事件爆发之前,多数人会认为她是真正的“继盛继昌”。

现在想来,大小姐也许是知道老爷子爱好立人设,不如再添一把火,让老爷子临了都不敢公开认美籍的几个孩子——你不是一直主打自己是纯情老企业家吗?
二是斩皇叔老臣。
在大小姐为数不多的公开战绩里,有一个是 以退为进拿回集团主权,并把叔叔等一干亲戚打发。
具体操作是,对一些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员工,大刀阔斧地进行调岗和辞退,可此前老父亲推崇的是人性化管理,极少辞退员工,这让宗大小姐看起来既不懂人情世故,也缺少人情味。
接着网上就流传出关于宗大小姐的举报信,说她排挤架空原有管理层,对重点部门负责人进行大规模调整,是为了侵占资产云云。

同时流传的,还有宗大小姐的“辞职信”以及亲叔叔在朋友圈阴阳怪气批评宗大小姐的小作文……
种种传闻,都让她看起来在这场改革大战中不占优势。

之后,亲叔叔和被她清退的老臣们合开新公司,产品明晃晃的“似是故人来”,摆明车马要和她争抢市场份额。

结果一个月后,宗大小姐就宣布全盘接手,出任集团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说明已经夺回大权。

紧接着还执行了一系列救市操作——其中就包括干脆利落地 关闭 18家亏损工厂。
那时财经媒体只将此举形容是大小姐的“壮士断臂”“及时止损”,或者从管理上把不是同一立场的亲戚党羽剪断,重组高层。
如今再看,这些被关停的工厂有一个共 同点:背后都有 杜女士和耀祖的身影。

总之,在左右夹击的情况下,宗大小姐逆风把集团业绩重新拉回到700亿,而且给一线员工加薪,2024年给一线发了24亿工资。

宗大小姐步步为营,杜女士和老爷子也不是吃素的。
从第一个孩子出生,到明年是30年了,中间存留过老爷子的血液样本,就是等决战这一天。

如此一来,到底谁在向着外人,不需要大小姐一个个揪,自己就都跳了出来。
至于双方各有什么后手,还得是看大房、二房、三房接下来要亮什么奇招。
至少目前会有两个结果,要么老爷子的身后名轰然倒塌;要么关于江浙沪独生女的传说,好像顿时不太吸引人了。

完美人生的谎言?
江浙沪独生女这个概念,一般伴随的是无忧无虑、父母疼爱、家境优越的超绝完美顺意人生。什么家里拆迁n套房,出生伴随房产证,成年礼的豪车……
比如前段时间的独生女10岁生日宴(地点未知),被很多网友调侃——怎么人家孩子的世界是一本巨大的番茄小说!

特别是对比粤语区长大了交家用、山东福建躲不开的重男轻女梗,江浙沪独生女这个tag,一直是互联网最受人羡慕的身份之一。

宗大小姐,也是曾经大家认为的“江浙沪独生女”。
随着宗大小姐被亲爹坑到要和“弟弟妹妹”打官司,很多网友意识到,江浙沪独生女这个概念,是不是本来就很难成立?
首先独生女概念,基本是计划生育之后、二胎放开之前的产物,也就是1982~2013这个阶段才会有大范围的独生女;
其次一般的江浙沪家庭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起步标准是唐嫣:

标配是“妈妈愿意哼哧哼哧赚钱供她去留学”的卢昱晓:

但实际上呢,13年以后的江浙沪女儿,一部分是某音、某书上的“爱给闺女,钱给耀祖”;80年代以前的江浙沪女儿,更多是《小巷人家》里筱婷的处境。
只要家里有个男孩,好事就不会落在她头上;孝庄要泄愤的时候扇筱婷的力气顶呱呱,面对爸妈轻视筱婷的时候嘻嘻哈哈。

哪怕最后筱婷确实找对了人,和林栋哲过得好,对于她妈妈黄玲来说,也是提心吊胆的选择。
就算是独生女,也得有自保的能力。
去年上海残疾独生女被丈夫胡某胁迫,把女方奶奶的房子卖掉,之后侵吞房款,跑回老家的新闻,尚有余温。
吃绝户,绝非一例。

即便不是江浙沪独生女,甚至不是什么富二代,也有能力自保,也架不住被凤凰男盯上。
比如《半熟男女》的知南,爸妈够给她付一个大城市房子首付的水平,被凤凰男误以为是白富美。

于是凤凰男立马甩开自己的女朋友,转头讨好知南,结果最后又被自己的误判搞得恼羞成怒……

江浙沪独生女的身份,实际上被缩得范围非常小。
爸妈不疼的不行、家庭没钱的不行、有爱和钱但是自己没眼力和能力的不行。可哪怕是强如宗大小姐,也有可能在某些事儿上,运气不行。
特别成功的江浙沪独生女不多见,想靠入赘杭州拆迁户走向人生巅峰的白日梦倒是很常见。
不难发现,即便是不考虑江浙沪、独生女,就只说那些条件不错、父母水平不太差、家里有且只有1女且是妹妹的家庭,又有几个,是真的在把女儿当人才培养,而不是养花瓶呢?
《玫瑰的故事》里,黄亦玫的父母都是高知。把哥哥黄振华培养成了高级建筑师,把黄亦玫送去学美术。
不是说学艺术没用,但为什么黄亦玫的爸妈不把哥哥也培养成风花雪月的路线呢?

振华对玫瑰,继盛继昌对馥莉婕莉。
江浙沪独生女,其实是非常容易遭遇糖衣炮弹陷阱的一群人。
江浙沪不是极乐净土,独生女并不是普遍幸福指数远超多胎家庭,甚至可以说“急需女婿接管家族企业”的高发地就是江浙沪,被老公连吃带拿最后被绿的高发地也是江浙沪。
甚至很多人因为当了太多年“江浙沪独生女”,被灌输了过多的“小公主就是要美美过每一天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思维,连离婚后像罗子君那样站起来都困难。
好处不见得有很多,坑是真没少挖。

E姐结语:
在大小姐和耀祖们的斗争之外,还有一件事。
宗老爷子走后不久,关于农夫山泉未来继承人可能是美籍的新闻就爆发了。舆论一边倒,饮用水这种影响国民日常的事儿,怎么能由外国人掌大部头?
不知道是有意的新闻,还是无意的阴差阳错,这件事奠定了宗家耀祖们,绝对不可能在舆论上打败大小姐的第一步。
美国私生子耀祖,已经是让人看了直翻白眼;耀祖竟然还有巨额流出到国外的信托,那不仅仅是要被翻白眼,怎么操作的,本身就是个大问题。
往大里讲,这件事里可探讨的有太多。
往小里讲,很多不关心商业、豪门、巨贾的人,也难免被江浙沪性别平等高地的坍塌而震动。
老妈有钱王诗龄,爸爸有钱陆依萍的调侃如果真在最近几年成为社会热点,这件事恐怕不再是宗家的家务事。
作为局外人,肯定不会说什么力挺任何一方的判断,但针对家庭关系这一点,我个人的意见是:
既然上杆子当外室,就永远住在林栖阁吧,大宅子就不必进来了。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怎么看这位江浙沪大小姐的手段?
来评论区说说吧~
大马歌姬勇闯华语乐坛:从梁静茹到戴佩妮,贵人运和实力一样好?
霍家争产、李嘉欣住院:现实版《家族荣耀》又上演?

-今天头条の主笔-
你的小仙女E姐,看剧的圆圆,看戏的菜籽
值日生:菜籽 美术:树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