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清晨,参加2025年京藏疆青蒙“融铸式”教育协作系列活动的1500余名师生来到天安门广场,共同观看庄重的升国旗仪式。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雷阵雨转多云
清晨,我站在天安门观礼台上,清晰地看到广场上聚集了数百名同样等待升旗的人,当看到国旗护卫队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从金水桥走来,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仪式,而是一个民族每日更新的记忆契约。穿过天安门城楼,我步入故宫博物院。脚下斑驳的石砖记录着六百年的足迹,朱红的宫墙在秋阳下显得格外沉静,故宫给予了我更为私密的、与历史对话的空间。
——旦增德斯(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雷阵雨转多云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凌晨的天安门广场,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胸腔翻涌的热流让我突然明白:爱国是国歌响起时挺直的脊梁,是红旗招展时湿润的眼眶。在毛主席纪念堂,我的指尖触碰冰凉的汉白玉,仿佛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故宫斑驳的朱墙诉说着匠心,褪色的彩画藏着文明密码。摸着被岁月打磨光滑的铜缸,我突然明白:文化自信,就是当祖先的智慧触手可及时,那种发自心底的震撼与骄傲。
——孙墨峻(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第二中学)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雷阵雨转多云
凌晨,我便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天安门广场。随着激昂的国歌声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光中缓缓升起,全场观众一同高唱国歌,我深刻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也更加明白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到毛主席纪念堂,我不禁想起了长辈们常讲的的毛主席的故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毛主席的伟大。
——古丽则巴.麦麦提艾力【新疆和田地区教育学院(师范学校)】
记者随团直击
京藏疆青蒙“融铸式”教育协作系列活动于7月10日正式启动。来自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四地的学生来到首都北京,与北京的学生一起开启艺术周、科技夏令营、足球赛等活动。五地学生在“同学、共研、同赛、共演、结对”的多元实践中,共同感受“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厚情谊。此次观看升旗仪式就是系列活动中的一项,以此引导学生们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打造一堂行走的爱国主义思政课。

今天的升旗仪式于4时58分开始。等待中,来自青海省玉树州民族中学的久美文江已经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看到广场上的人们起了个大早来看升国旗,太让人感动了。”他觉得,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挡中华儿女热爱祖国的心。
“看升国旗仪式,早已期待已久,心情一直很激动。”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的学生德庆边宗告诉记者,“昨天晚上一直没睡好,每隔一个小时就要看看时间,生怕没听到闹钟声。”她说,自己凌晨1点多就起床了,但是此刻一点儿都不困,整个行程最期待的就是观看升国旗仪式。

天光渐亮,观看升国旗仪式的人群从广场四面八方聚拢。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在场师生自发齐唱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歌声嘹亮,热血沸腾。来自内蒙古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的杨馨然同学感慨道:“以前在家乡,我们只能在电视或网络上看天安门升旗,今天来到现场,心跳得特别快!”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随着国歌的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五星红旗分秒不差地升至旗杆顶端。此时,德庆边宗同学内心激动,眼眶湿润:“虽然西藏与北京远隔千里,但看到国旗升起那一刻,我们的心紧紧相连。”
“这次观看升旗仪式,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的梦想。”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第九中学的麦日排提·阿卜力孜同学表示:“前两天参观怀柔科技城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科技发展的强大,未来我要成为一名为国家贡献力量的科技工作者。今天观看升国旗仪式,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她的结对伙伴、来自北京市清河中学的张果同学说:“我们约定保持联系,将来还要在新疆见面,一起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这是最生动的民族团结教科书,也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来自青海的带队老师龙青才仁站在人群外,眼眶微微发红的说:“这些孩子,有的来自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有的来自沙漠边缘。当他们列队仰望国旗的那一刻,我感受到‘融铸式’教育的意义,就是让不同民族的孩子在共情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尽管天下起了蒙蒙细雨,但观旗队伍中师生们的身姿却格外挺拔。
观看升国旗仪式后,学生们还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和故宫博物院。来到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五地学子手持鲜花向毛泽东同志汉白玉坐像鞠躬致敬,表达对伟人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随后,他们步入瞻仰厅,瞻仰毛主席遗容,感怀革命历史,铭记伟人的丰功伟绩。

在故宫博物院,五地学生直观感受古代皇家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故宫中的各种文物、古代政务处理流程。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学生们探索古建筑里蕴藏着的艺术巧思与科学原理,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探索之旅。
系列活动举办期间,北京市还组织五地学生前往怀柔科学城、中国科学院、锦绣航天科普教育基地、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地,近距离领略科技的魅力与科技强国的力量;学生们在清华北大感受浓厚的学术氛围,在鸟巢、水立方、国家速滑馆等场馆,领略北京双奥之城的魅力。
近年来,北京市系统总结教育援助的成效与经验,以“交融式”集团化访学、“同心融铸”主题研学、“见字如面”书信交流等系列活动为切入点,探索实践“融铸式”教育协作新路径。北京市还升级打造了“首都教育支援合作智慧平台”,为首都教育援助工作提供数字化赋能,形成线上、线下“同心融铸”的新格局,打造教育数字化新质生产力。
“小石榴”们
北京欢迎你!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文字:韩冲 智雨荷
编辑:姜思瑶
校对:韩冲
审核:张秋颖
终审:冉阳 李继君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