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捡漏”的消息并不罕见,但是真的信了这些“低分捡漏”,并且相信自己也能“低分捡漏”,那你就彻底输了。
今年各地区低分捡漏的新闻不少,有444分的青海考生捡漏985名校山东大学的,但这个特例笔者一说出来,内行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地域政策”+“强基计划”,四五百分上985不难实现。
只是每年新闻都会单独宣传出来几个“强基计划”的“最低分”,再配上“低分捡漏”的标题,足以吸引不少家长的眼球,除此之外,还有376分“捡漏”清华的考生,只不过人家是靠着高水平运动员的方式被录取的。

男生551分上国防科大,家长在群聊内透露秘诀
笔者举这些例子,也是希望各位同学和家长们能看清现实,并非所有媒体宣传的“低分上名校”都是捡漏,无论是强基计划还是高水平运动员,其背后都有各自的逻辑和付出,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运气。
但要说没有人是靠运气捡漏名校的也过于绝对了,今年的确有一个,一位重庆历史类男生以551分的成绩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这个分数能上国防科大有多幸运呢?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这一分数比该校在重庆录取的物理类男生低87分,比物理类女生低91分,比历史类女生低76分,这样巨大的分差让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也让“低分捡漏”这一现象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这里笔者要补充一下,关于国防科技大学的一些“冷知识”:国防科技大学作为我国顶尖军事院校之一。在专业类别和考生性别之间存在着分数上的差距,以重庆为例,物理类男生638分,物理类女生642分,历史类女生627分,历史类男生551分。反映出的是国防科大招生计划与报考人数之间的供需关系。

而这名以551分考上国防科大的男同学,就分数来说他能上岸国防科大的确很幸运,也符合外界对“捡漏”的认知,但即便家长在群内透露了孩子低分上国防科大的秘诀,这招普通人也压根不敢学。
据男孩家长透露:孩子一直将国防科大视为梦想学校,于是抱着“搏一搏的”心态填报了志愿,不是纵横谋划,而是直接下了赌注,志愿只报考了这一所学校。

既不应完全排斥“捡漏”现象,也不要盲目期待
在得知被录取后,全家人都非常激动,男孩的父亲也在家长群发红包庆祝,面对其他家长的好奇,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把成功捡漏国防科大的真相给说出来了,但对于其他家长来说,即便知道也不敢用这招,毕竟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敢于用这么大的风险去赌那可能发生的运气,普通家庭的确不敢冒这个风险,这种赌注的代价是很大的,还是希望各位同学和家长们理性看待,不要把个例当整体。

这样犯糊涂的人可不少,一名安徽的女同学就做了这样的傻事,高考只有二本分数水平的她,却非要执意报考211,填了一堆自己根本够不上的学校,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若是兜底的学校不够保险,大概率就要滑档甚至是复读了。
志愿填报要敢于尝试不假,但也要在深入了解各校各专业招生细节的基础上,全面评估自身条件与专业要求的匹配度,再去权衡这个选择是否值得自己冒险,以及自己能否承担“捡漏失败”的风险。
对于高校录取的“捡漏”现象,既不应该完全排斥这种可能性,也不要盲目期待,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扬长避短,发挥个人特长。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