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成都市“5+2”区域中考第二批次录取结果公布,各公办普高(含综合高中)、民办普高、职普融通、中职学校共计录取了19982名考生。
在往年的中考录取中,600 分是一个大家普遍关注的分数节点。毕竟,成都中考历来出题还是相对稳定的,加上高中格局变化不大,所以,600分这个概念,确实是一个很直观的分水岭。
但今年有些不一样,成都增加了18所新高中,再加上去年投用的新高中,其实600分这个概念不再如往年一般具有代表性。
加上今年成都中考志愿填报采用了平行志愿,志愿个数也增加到了8个,因此,与其看分数,更建议家长看录取位次。
如果从位次的角度,录取位次在1万名以前的学校,其实基本就是历年考生和家长关注度较高的优质学校。
那么,从统招的录取位次来看,今年在“5+2”区域第二批次录取的学校表现如何?成都中考前的一万名,主要都去了哪些学校呢?

最头部的四七九三校七区,今年录取位次一如既往地稳,包揽了成都前2700位次的学生。
其中,树德中学的录取情况尤其值得一提。在今年光华校区、外国语校区均有扩招的情况下,树德中学三个校区的录取位次都有所上升。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二中,今年录取分数为626分,对应位次为4011位,与去年相比,上升了800余位,提升非常大。而且,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成都二中的录取分数也一直呈攀升态势,势头非常好。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来说,“二中不是走上坡路,而是在坐电梯,几乎是一年一个梯队地直线上升。”

说完市直属,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区属学校。
统招录取位次紧随“四七九”头部的,依旧是“老三位”:石室天府中学(3017位)、市教科院附中(3345位)、川师大附中(3502位)。
不过,虽然成员没变,但是名次却发生了较大变化。曾经把“四七九”咬得最紧的川师附中,已经连续被“高新双雄”超越。
接下来进入前5000位。这个梯队的学校有:树德淮州学校、成都二中、七中育才东湖校区、七中万达学校、成都英才学校。

前几年,这个位次段的阵容也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从去年开始,两所非常年轻的新起之秀——树德淮州学校和七中育才东湖校区,不但第一年收分就冲进了600分梯队,今年更是直接反超了七中万达学校和成都英才学校。
接着来看录取位次在5000-7000位的学校,共有11所,分别是:石室联合弘文学校、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民办)、七中八一学校、成都十二中(川大附中)、树德实验高中、墨池书院中学、石室锦官中学、成都东部新区七中、盐道街中学、北二外成都附中、列五中学。
这个位次段的阵容就很有意思了。民办1所,老牌5所,新学校5所,新老比例,基本接近1:1。
这是新学校进攻最猛烈的一个区间,也是老牌高中们的高分考生被稀释得最厉害的一个位次段。
而且,从分数来看,彼此都谈不上大幅度碾压,反而几乎快要成“一分一校”的格局了。所以,这也一定是未来竞争最激烈的一个区间。
最近一直也有不少家长都在问:新学校势头为啥这么猛?我们就顺便来简单盘一盘。
先看两个“三小联中”的高中部,可以说是“自带光环”——
一个是石室联合弘文学校,石室联中陕西街实力有多强,相信不用多说,成都的家长们也都有多耳闻,所以凭借着这份知名度和口碑,石室弘文自官宣起就收获了大量“铁粉”和家长的高度认可;另一个是树德实验高中,也是同理,树德实验东马棚在成都家长心里一样有着很高的地位,所以树德实验要办高中的消息一出,家长们也是十分期待。
再来看另外两所“新秀”,墨池书院中学与石室锦官中学的高中部都是今年开始招生,两个学校录取分数仅有一分之差,可以说是势均力敌。两者分别作为“四系”和“七系”的新生力量,也都是从初中部开办时,就备受关注。
所以,虽然这四所学校都是新高中,但身后都是极具底蕴的名校品牌和名校资源,能拿下如此亮眼的收分和位次,都不在“意料之外”,而在“情理之中”。
至于七中东部,除了远点,几乎没啥槽点,所以也是从开办之时,就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认可。而且,距离对于高中家庭来说,并不是问题,毕竟,都高中生了,大不了就住校,这也是一个大多数家庭都能接受的接方案。

最后,我们来说说录取位次从7000至10000位的学校。
由于今年不少学校的招生人数都有所增加,所以,整体录取位次也普遍下降了一些,也让这一梯队的学校增加到了14所,分别是:成都二十中、成都四十九中、盐道街中学(南区)、成都东部新区四中、成都铁中、电子科大实验中学、玉林中学(芳草校区)、菁才中学、石室成飞中学、青羊教科院附属实验校、田家炳中学、七中万达通锦校区、双流中学(紫东校区)、棠湖中学(双江路校区)。

在四七九领办的新高中里面,石室东部是唯一进入了这个梯队的。前面分别占据着二十中、四十九中、盐道街中学(南区)。
这三所锁住这个梯队的前三名,倒也不意外。
比如领头学校成都二十中,一直都是金牛区的“老牌扛把子”,凭借稳定的办学实力和良好口碑,近年来录取分数与位次双双持续攀升,逐步超越不少同等层次学校,竞争力稳步提升。
再说四十九中,可能部分家长感觉它很低调,但在成华初中家长心里,口碑一直稳定,而且,部分班型的平均出口也是非常能打。
另外就是盐道街中学(南区),原名为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今年在初中的基础上增办高中,正式成为盐道街中学的新校区。两校区建立了“管理同频、资源共享”的办学体系。盐道街中学本部校区的办学理念、成熟管理模式以及优质师资力量都全面引入南区,所以,南区一出道就收分603并不意外,毕竟它是盐道街。
再之后值得一提的两所高新的高中,一个是电子科大实验中学,一个是玉林中学芳草校区,收分只相差了3分,老牌学校,办学稳定,都属于中偏上学生的“性价比”优选。
菁才中学和石室成飞今年都以598收官。不一样的是,温江菁才中学其实是个新学校,但是是成都七中教育集团的重要成员,属于领办支持型学校,不仅延续了七中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还得到了七中的全方位资源支持。
另外就是两所双流区的学校,今年的录取分数和位次都进步非常大。双流中学(紫东校区)、棠湖中学(双江路校区)今年的录取位次都进入了1万名以内,与去年相比提升了3000多位。作为非“5+2”区域的学校,这个位次算得上相当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