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5年高考录取行程安排,7月19日到7月25日为普通本科批次录取时间,这个时间段内,学生将陆续查询到录取结果。
这里必须要指出诸多省份已经将国家专项和普通本科批合并在一起投档,所以这里面会存在一定信息差和时间差。按照正常流程会先录取国家专项。
目前各省都已经陆续公布2025年高校普通批次投档分数线,这意味着考试院已经将学生的档案信息投放给学校,但是学校接收和查阅需要一段时间。
因此,当各省公布投档线的前两天,学生和家长未必能查询到档案状态,这个阶段无需过度担忧。只要自己所填报的志愿里面,已经达到某所高校的投档线,只需静待结果即可。

从全国各省的录取情况来看,通常学生的高考志愿录取都会有三种状态,各位学生和家长可以依次进行参考。
一、高校提档,基本被录取
我国高考志愿模式分为专业组模式和院校专业组模式。专业组模式则是按单个专业划档,没有服从调剂选项。学生档案被高校提走后,基本都是100%被录取。
院校专业组模式则是将若干个专业合成专业组,学生的志愿档案被提走后,意味着学生的高考总成绩达到该专业组的最低投档分数线,里面的录取概率要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学生服从专业组内调剂,则意味着录取概率达到99%以上。因为目前高校的投档比都是100%。因此,被提档又服从调剂的学生,无论志愿状态是院校在阅,还是提档中,最终都会被录取。
第二种学生并没有勾选专业组内服从调剂。这种情况录取概率就会不同,如果学生成绩高于专业组投档分数线10分以上,录取概率则会达到80%以上。如果只比提档分数线高两三分,退档概率会高于30%。
因此,学生的承受风险能力要跟自己的高考成绩挂钩。同时大家必须要清楚,填报服从调剂未必就会全部调剂到冷门专业,有可能会调剂到优质专业。
比如一个专业组里面有12个专业,学生仅填报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和电气类专业,没有填报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
高校按照学科属性调剂,学生第一志愿是计算机没录取,也没有被电子信息类和电气类录取。按照学生专业选择顺序,学校会优先调剂到计算机大类相关专业,即软件工程或数字媒体技术。

二、协商无果,被高校退档
高校查阅学生档案过程当中,会仔细检查学生的个人身体情况和所报考的专业情况,总体来说,有以下的四种情况需要进行协商,如果没有结果的话,则会被退档。
①身体素质不达标。部分理工类专业和医学专业对学生色彩辨别度有强制要求,色盲或色弱的学生报考有这些专业。高校招生工作人员将要和学生协商到其它专业。如果学生无法接受,将会通报考试院后,进行退档。
②单科成绩没有达标。学生填报志愿时将有单科成绩要求的专业都报上,最终恰好被这个专业锁定。这个阶段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同样需要和学生协商,转移到其他专业。
③报考中外合办专业。中外合办类专业分为4+0、3+1和2+2等三种模式,只有4+0是四年本科都在国内就读,后面两种都需要出国。如果被调剂到后面两种,也需要进行电话协商。如果无法承担出国的费用,则可以申请退档。
④拒绝服从任何调剂。某些学生和家长只看重高校专业组的一个专业,又没有填报服从调剂。为了保住学生,高校同样会选择和学生沟通,先确定是否放弃,协商无果后将进行退档。
当然,如果学生和招生人员能协商好,最终也能避免被退档,得到一个大家都相对满意的结果。

三、学生没有被任何高校提档
如果普通批次高校投档分数线已经公布三天,学生到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志愿状态,却依然显示的“自由可投“”四个字,这样意味着80%的可能性是滑档。
学生验证是否滑档的方法只有两个。第一个是根据自身填报的志愿草表进行逐一对照,看看自己的高考总成绩是否达到某一所高校的提档线。如果一所都没有达到,则说明100%滑档。
第二个是直接打本省招生办的电话,向招生办的工作人员进行求证,再次确定档案状态。毕竟有些高校招生办周末状态属于休息期,或许有些高校录取会比较晚。
从实际情况来看,全国每年超过1000万的高考生里面,仅有1%左右的学生会出现滑档,而且都主要集中在本科刚过线二三十分的学生群体里面。
如果学生确定出现滑档情况,只能等待本科普通批次的征集志愿,预计会在7月23日到7月26日时间段进行,可以到本省教育考试院查看各所高校征集的专业名单,重新填写志愿。
另外,学生可以等待下个批次的录取,是高职高专批次录取。毕竟本科征集志愿基本都是以各种民办高校为主,学费方面较为昂贵,专业方面或许又比较差,整体性价比不高。

从历年高考数据来看,95%以上的学生都会被高校顺利提档,有超过93%的学生都会被顺利录取。因此,各位已经被高校提档的学生,基本确定能上岸。
希望各位学生及时查看自己的志愿状态,且保持手机的畅通。最后,祝各位学生都能被理想大学录取,实现自己的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