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六六
前几天,我去朋友家做客。
朋友的儿子维维正趴在沙发上,入迷地刷着手里的短视频,丝毫没有发现我的到来。
就连吃晚饭时,维维也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我忍不住问朋友:“孩子天天沉迷手机,你也不管一管?”
朋友却不太在意地说:“哎呀孩子平常上学挺累的,好不容易放个假,让他玩玩又何妨?”
我看着那个对屏幕入迷的孩子,心里有些担心。
要知道,暑假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光,但同时也是“坏习惯”最容易滋生的时期。
如果家长不加以引导,这些坏习惯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新学期的学习状态。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暑假里孩子最容易染上的6个“坏习惯”。
希望每位家长能引以为诫,科学引导孩子,帮孩子度过一个充实、愉快、健康的假期。

晚睡晚起,作息混乱
暑假一到,很多孩子就开始“放飞自我”——
晚上熬夜打游戏、看动画,白天睡到中午才起床,三餐不规律,整个人昏昏沉沉。
偶尔熬个夜、睡个懒觉当然不是什么问题,可是如果每天都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很容易引起作息紊乱。
紊乱的作息生活不仅有损身体健康,使大脑功能紊乱,也不利于孩子习惯的形成。
更重要的是,孩子开学之后将很难适应学校的作息,注意力难以集中,萎靡不振,影响学习状态。
但改掉坏习惯,也不是一日之功。切记不要操之过急,一下子把孩子从“黑白颠倒”的状态拉回到“早睡早起”的状态,这样会让孩子难以适应。
如果孩子已经熬夜成瘾,可以每天提前15分钟睡觉,慢慢调整。
同时,也要注意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比如保持卧室安静、昏暗、凉爽,睡前避免剧烈运动或看刺激性的内容等。
作息规律、早睡早起的孩子,赢得的不仅是时间,更是健康和自律的人生。


沉迷手机,成为屏幕奴隶
一位妈妈曾这样吐槽:
之前的假期,因为两口子工作忙,就把孩子放到了乡下奶奶家。
老人对孩子也比较溺爱,孩子想玩手机就让他玩个够,结果孩子每天除了吃饭睡觉都在玩手机。
开学之后,孩子变得脸色苍白、眼神涣散,一离开手机就表现得坐立不安。
更不要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写不进去,短短开学几个礼拜,她就被找了好几次家长。
现在的孩子,一到假期就人手几个电子设备,手机、电脑、ipad……
但研究表明:
过度使用屏幕设备的孩子,会对大脑前额叶皮层产生负面影响,皮质层变薄,大脑过早老化。
后果就是,孩子记忆力越来越差,注意力涣散,影响大脑整合能力及读写能力。
父母千万别让孩子宝贵的假期,被电子屏幕绑架。
可以与孩子制定电子设备使用规则,每天最多使用1-2小时,并严格执行。
用现实中的兴趣替代电子屏幕,比如带孩子去户外运动、去郊游、阅读、做手工,转移注意力。
最后别忘了以身作则,父母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才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饮食不均,零食当饭吃
前几天,我去找姐姐办事,一进家门,姐姐不在家,却看见小外甥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吹着空调、吃着西瓜,好不惬意。
面前的茶几上堆着各种各样的零食:薯片、饼干、爆米花、辣条……
我打开冰箱一看,里面全是各种碳酸饮料,还有雪糕冰淇淋。
小外甥还自豪地说:“这次考试我考得不错,这些都是妈妈犒劳我的!”
等姐姐回家,实在忍不住提醒她:让孩子少吃点零食,关注一下孩子的身体健康!
很多孩子,放假在家无比放纵,随时打开冰箱找吃的,薯片、可乐、冰淇淋不离手;
还有一些孩子饮食极其不规律,早饭不吃,到了半夜狂吃夜宵,暴饮暴食,摄入太多油腻生冷食物。
要知道,零食中高糖、高盐的成分很容易引发孩子的健康风险,而且常吃零食,也会干扰孩子对正餐的兴趣,容易引起代谢异常。
《神经科学杂志》也研究发现:
长期高糖饮食,会损害大脑的“海马体”(负责学习和记忆的重要区域),让孩子的学习能力下降,注意力涣散。
家长一定要叮嘱孩子每天按时吃早饭,维持正常的身体运行节奏。
同时,还要给孩子合理安排饮食,以清淡为主,蔬果搭配,均衡营养。
健康的身体是孩子未来的资本,别让“垃圾食品”偷走他们的活力。


宅家不出门
暑假本该是孩子活跃的时候,但很多孩子却整天窝在家里,不是躺着玩手机,就是看电视。
想想过去的孩子,没有手机、电视和网络,但暑假却过得比谁都充实。
下河摸鱼、上树抓鸟,几个孩子在外面疯玩一天,别有一番乐趣。
这也是为什么过去的孩子一般很少有心理疾病,身体素质也更好的原因。
一位儿科医生,曾对孩子们的现状做过总结:
“又懒又不爱动、又不愿意出门、整天地睡、看手机、无所事事。
原本爱动爱闹的孩子,长期待在家里,只会一天天萎靡下去。
渐渐地,你会发现孩子变得磨蹭拖拉、没有时间观念;变得娇气敏感、玻璃心。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学习学不进去,出去玩没有思路,什么都懒得干。”
孩子需要多走出家门,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场、大街小巷,亦或是到大自然中走一走,这些崭新的环境,会不断地刺激孩子的大脑。
可以适当安排户外活动,比如骑车、打球、爬山等;如果室外活动太热,可以安排游泳、羽毛球等室内活动。
可以去菜市场、超市走一走,感受一下人间烟火。
趁着暑假,让孩子放下沉重的书包,走到外面,充分放松一下自己的身心吧。


只顾着玩,忘了规划学习
很多孩子一放假就跟脱缰的野马似的,忘乎所以。
至于暑假作业,更是抛之脑后,一直拖到假期最后几天才想起来疯狂补。
临近开学赶作业,容易让孩子产生压力甚至厌学情绪;长期拖延也会让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影响未来学习效率。
有句话说得好: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
双双考上清华大学的双胞胎学霸焦宇晨、焦宇晓曾在演讲中谈起自己的学习秘诀:
“我们的关键,就是在于充分利用寒暑假。
学习好比在 400 米跑道赛跑,春季和秋季的学期是直线跑道,寒暑假是弯道,弯道更有可能赶超,有人利用弯道超越了,有人在弯道上被人超越。”
暑假虽然是放松的时候,却也是孩子成绩“弯道超车”的关键时刻。
我的建议是,每天保持定量的学习,把作业分解成小任务,循序渐进完成。
也可以定一些阶段性目标,比如一周要读完一本书等;
父母也要定期检查进度,避免孩子完全放任自流。
帮助孩子充分地利用好暑假,做到松弛有度,不仅可以巩固课业,还能收获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假期。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一放暑假,许多孩子就仿佛四肢退化:
“妈妈,我的袜子呢?”
“爸爸,帮我倒杯水!”
他们一个个变身小王子、小公主,甚至连穿衣、整理书包这样的小事都不愿意自己做。
这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仅会让孩子缺乏自理能力,还会使孩子缺乏一定的责任心。
被北大录取的钟朋辰,父亲在外打工,妈妈在张家界风景区做保洁员。
从小到大,他都是自己洗衣做饭,还经常收拾家务,努力帮父母分担。
他还经常在家做好饭菜,给景区的妈妈送过去,让她吃上一口热饭。
要知道,养孩子的目的,是让他们长成独当一面的人,而不是让他们躲在父母的羽翼下面,坐享其成。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整理房间、洗碗、洗自己的衣物等。
也可以带着孩子做一次饭,让他从去市场买菜到洗菜、烹饪、洗碗全程参与一遍。
真正爱孩子,不是替他扛下所有风雨,而是教会他学会独立面对世界。


有句话说得好:
假期是弯道超车的好时机,也是滋生堕落的温床。
暑假是孩子放松的时候,但绝不是放纵的时候。
坏习惯一旦养成,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纠正。
作为家长,我们要在“放养”和“管教”之间找到平衡,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你要相信,你现在所有的心血和付出,都是在为孩子铺就未来的路。
与各位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