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7月21)日,北京各区区级“1+3”培养实验校发布公告,7月22日-23日开始报名。
今年北京全市共有113所“1+3”区级培养实验校,其中海淀共有30所,比去年增加了8所。除了数量上的增加,今年个别学校在培养方向上也有了新变化。
据了解,今年北京市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将依托学校雄厚的美育底蕴新增美术“1+3”培养实验项目。
去年,八一玉泉开设了科技“1+3”培养实验项目,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学生不仅快速适应高中学习节奏,创新能力也显著提高。其中潘星宇同学为海淀食堂设计的logo从清华美院、北京服装学院及八一学校、人大附小等多所大中小院校的115件设计作品中脱颖而出,并成功落地。
今年新增美术“1+3”,这也意味着,八一玉泉在海淀教育人文、科技、数理、艺体、语言培养领域“五指成峰”的新样态背景下,将手握“科技”和“艺术”两张“王牌”。

01
覆盖五大专业方向!特级教师加盟!
美术“1+3”火力全开
八一玉泉美术“1+3”贯通项目班不是简单的美术特长班,而是一项着眼于学生全面、个性、贯通发展的系统工程。
学校在确保艺术素养与文化基础并重,人格塑造与专业能力共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基础上,尊重每位学生的艺术禀赋与兴趣方向,提供多元发展路径和精准指导。同时注重打破学段壁垒,实现初高中四年美术学习的无缝衔接与贯通培养,聚焦专业成长。





据了解,八一玉泉美术“1+3”贯通项目秉持“上承文脉,善成大美”的课程理念,综合考量在新时代艺术人才培养中关于人文与美育、文化与专业的紧密关系,以“三山”为“骨架”,绘就一幅国家课程为基、人文素养为魂、艺术特色为径的课程育人“山河图”。
课程体系以“国家基础课程、人文拓展课程、创艺强化课程”三大系列构建“育人三山”,隐喻“筑基—蓄势—登峰”的成长阶梯,亦呼应地域文化中的“三山”意象。同时构建“文化浸润-专业精进-责任践行”的育人链条,形成兼具素养宽度、人文厚度与艺术高度的育人模式。

八一玉泉美术“1+3”在师资配置上堪称豪华阵容。
2023年,美术特级、正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艺术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张尊高老师强力加盟八一玉泉,在美育课程开发、资源整合、课题研究及教师培养等领域给予学校大力支持,为学校美术教师团队的成长和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八一玉泉美术“1+3”师资将由张尊高老师牵头,覆盖“正高级—高级—一级—二级”全职称序列,全力为“1+3”班的学生护航。

·孙立群老师是区级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曾获“海淀区优秀教师”“校十佳教师”等称号,美术摄影作品曾获国家及市区一等奖,指导学生屡获艺术比赛大奖。
·郅立成老师是区级学科带头人、一级教师,在校开发“三山五园”古建彩画课程,开设多级公开课,多次参与教育部高中美术课例录制,参与区级课题研究及两部著作编写。
·张婷老师是校级学科带头人、二级教师,曾获北京市第七届“启航杯”教学竞赛市级一等奖,课题《中小学美育实施路径》获国家级证书,辅导学生参加世界文化遗产国际青少年绘画邀请展,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值得一提的是,八一玉泉“1+3”贯通项目班专业全覆盖中国画、水彩、设计、美术理论、新媒体艺术五大方向,聚焦传统与现代艺术教学需求,为有艺术天赋的孩子打造“免中考直升+专业深造”的黄金通道。
02
探究式学习成效突出、完成多项科创项目、金课不断......
科技“1+3”首秀即惊艳
今年9月底以来,多家“海淀食堂”先后开业,越来越多的海淀居民在家门口吃上了营养均衡、价格实惠的“暖心饭”。
而它的logo也是同样温馨又醒目——标识左侧的图案部分像一碗热腾腾的饭菜,散发着阵阵香气;又像是即将煮进锅里的面条和饺子,一家人即将团聚开餐,所有通过标识能联想到的总给人带来暖暖的家的感觉。

这个logo设计正是出自八一玉泉科技“1+3”班学生潘星宇同学之手。

据了解,八一玉泉科技“1+3”面向海淀区具有科技兴趣和发展潜质的初二学生,致力于培养科学素养扎实、创新能力突出、实践能力过硬的科技后备人才,为其未来进入顶尖学科领域铺就道路,为国家科技创新注入持续动力。
自去年科技“1+3” 培养实验项目实施以来,八一玉泉学子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依托“1+3”特色课程链,强化数学、物理、化学等核心学科,引入项目式学习,实现初高中知识无缝衔接。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学习节奏,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探究式学习成效突出。
历经一年的课程打磨与积淀,科技“1+3”培养实验项目打造了很多的“金课”。
如国防科技教育课程通过院士微课、科学家故事访谈等特色活动,开展科学家精神系列讲座及主题教育活动,深化“空天报国”理想信念教育。

开源硬件创新课程指导学生完成“掌控小车”“噪音检测器”等12个科创项目,系统掌握编程与硬件结合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跨学科创新思维。

同时学校还带领学生走进北航科学家实验室和某国家级警校高校,沉浸式体验航空航天前沿技术,全面提升学生科技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
03
美术+科技,两张“王牌”齐发力
八一玉泉美术和科技“1+3”培养实验项目的开设,得益于学校多年来积淀的美育底蕴和科技硬实力。
美术方面,八一玉泉坚持“以美立校、以美施教、以美育人”的办学宗旨,充分发挥“上善文化”优势,建立了“上善尚艺、美动心灵”三级艺术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涵盖国家必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美育知识;拓展课程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机会;特色课程则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各学科深入挖掘本学科蕴含的美育价值与功能,多方位、多层次实施美育。





八一玉泉还开设了“美育大讲堂”,面向全校师生开展美学教育,举办各类讲座,内容包括中外名画鉴赏、实用摄影、雕塑艺术、器乐等。还有“校园艺术节”等特色活动,通过美术作品展、音乐、舞蹈、戏剧展演等形式展示美育成果。
为提升校园美育环境并给予学生展示平台,八一玉泉自2020年以来,在艺术教研组长孙立群老师的引领下,每年举办高质量学生个展、主题展,形成校园美育特色品牌。在八一玉泉的校园里,也可以随处看到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2024年由融媒体中心张婷老师负责的学校园文创项目组正式成立,结合八一玉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三山五园”的文化特色,设计出了独具校园特色的文创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八一玉泉校园美育馆正式揭牌成立,成为学校开展跨学科美育课程实践的重要阵地,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生动的艺术教育体验,同时也为各学科探索趣味十足的教学模式,推动不同学科深入交流、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年来,学校多名毕业生凭借艺术成绩与文化课双优表现,成功考入985、211高校。
今年高考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的王诗雯同学,还记得初到八一玉泉时,自己曾因文化课成绩而陷入自卑当中。一次素描课,老师注意到了她随意涂鸦的草稿本,指着那些看似凌乱的线条中跃动的生命力,对她说:“明天来画室吧,这里缺的,正是像你这样一双敢打翻调色盘的勇敢之手。”
这句话犹如一束光,驱散了王同学心底的阴霾,让她最终凭借美术特长圆梦理想学府。

科技方面,八一玉泉贯彻八一学校教育集团“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科技高中”的教育愿景,围绕国家科技战略需求,探索具有航天科技特色的现代育人模式,培养能进入一流学科继续深造的科技后备人才。
学校成立了5个科技社团,近三年,科技社团累计获得近30项国家级奖项,近20项市级奖项。
2018年,八一玉泉开始尝试在初中开设航空国防选修课,之后又相继成立全国首个初中航空国防班、全国首个高中航空国防实验班,帮助众多学子“一飞冲天”,考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等高校,圆了他们的“飞行梦”。

2023年,航空国防实验班的杨景森同学被海军航空大学录取,成为当年北京地区唯一录取的海军飞行学员。回忆在校学习经历时,杨同学表示,航空国防班的特色训练对自己的影响是终身的,“航空国防班不仅教会了我知识,更给了我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我始终以航空国防班精神要求着自己,为祖国蓝天的美丽与安全保驾护航”。
今年4月,在由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发起的“双百计划”的助力下,八一玉泉又将引进北航团队航天课程资源,同“顶流”科研院所军事科学院共建育人模式,与国内头部人工智能高新企业智谱华章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按下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加速键。

编辑 | 京教君
内容来源 | 北京市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京城教育圈」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为了更好的我们
欢迎 | 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走之前记得点个“心心”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