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2025全国高考已落下帷幕,接下来等成绩公布后,就是志愿填报、录取和入学环节,但一些不法分子已经蠢蠢欲动、趁机出动,布下各类网络陷阱。在这里,我们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擦亮眼睛,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这几日,还在考试期间时,就有部分高考考生反馈,他们收到了所谓“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的短信,称在考试中被AI监考发现其有作弊行为,成绩记为0分。

教育主管部门和招考机构郑重提醒:这是典型的短信诈骗!相关部门绝不会向考生发送此类信息。请各位考生及家长注意保管好个人信息。
除了这个,还有哪些典型骗局需要提防呢?

诈骗分子伪造“教育部红头文件”,声称有所谓的“内部录取名额”,要求支付“保证金”,诈骗钱财。
去年8月,云南警方就曾发布案例:普洱两名考生偶然结识了网友“唐”,其声称有渠道可以让考生轻松进入某高校“就读”。两名考生缴纳了2万多元的“报名费”后却一直没收到“录取通知书”,欲询问进展却发现已被拉黑。公安机关接考生报警后,最终成功将主犯毅某抓获。

真相:高考招生严格执行公开政策,不存在“内部指标”!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自称为教育局或高校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成绩优异的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奖学金,以“再不领就过期”的名义要求受害人先行支付手续费,实则是骗取资金。

真相:奖学金由学校官方渠道发放,不会索要手续费!

针对考生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诈骗分子和不法商业机构宣称有内部大数据,打着“精准填报志愿、一分不浪费”、“百分百保上”等虚假广告,向家长收取高额咨询费、指导费,享受所谓一对一的“精准”指导。

真相:切勿警惕高价“保过”服务!所有的高考政策及信息一定要以官方公布为准。
让我们一起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转发提醒身边人,别让骗子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