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改到一篇作文,行云流水感情真挚,因开头一句话,果断判零分

发布时间:2025-06-28 20:02:31

本文作者:小古

老师期末阅卷看到了一篇作文,心中顿时五味杂陈,看了文章的开头、小作者的想法、结尾的一句话等等,老师心情特别复杂,最后果断“如其所愿”给了零分。

为什么说“如其所愿”呢?

因为文章开头就说,“这是一篇与题目毫无关联的作文,老师可以直接给0分”,因为“只是突然想写一下自己的想法”。

也就是说,这篇文章完全偏题,与作文题目无关,这样的作文老师确实不好给分,就算给分,也只能给个辛苦分,个位数,相当于零分作文。

图片来源:互联网

学生不是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到时候语文成绩肯定很低,总分肯定不高,排名一定会落后于平时,可能还被老师谈话,被同学投来异样的眼光。

那么,作者到底想借作文表达点什么呢?他宁愿不要分也要说出来的想法对他来说又有多重要呢?

原来他(看字迹猜测应该是男生)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图片来源:互联网

他考试时“不知不觉”睡着了,主要觉得没办法适应学校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一直觉得很累,睡不够,然后考试睡觉被年级主任发现并拍了下来,他想到接下里可能面临的局面,不禁想为自己说点什么,应该算是一种辩解吧。

还有,他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但没有答案,所以感觉整个人过得无所事事、浑浑噩噩。

文中还说,“或许我穷尽一生去寻找这个答案,就是我人生的意义吧”。这句话真的有哲学的气息了。

图片来源:互联网

文章的结尾很让人动容。他说,“如果你看到了这里,谢谢你愿意听完一个17岁小屁孩的牢骚,祝你工作顺利,天天开心”。

说实话,这篇作文,或者说这个学生,很让人心疼,他才十几岁呢,就想到了这么多,就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从作文本身来看,除了偏题,文章还是有很多优点的。

感情真挚,全文发自内心,不矫揉造作。本文完全是小作者的即兴创作,没有虚构的情节,没有故作高深的思想,他就在剖析真实的自己。这对于应试教育来说,很难得,非常难得。

表达能力也是不错的,行文清晰,语言流畅,文章甚至还提到了托尔斯泰,还讲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孩子认真做试卷,至少语文分不会低,应该是。

图片来源:互联网

希望他不要被通报,被批评,不要被当作“坏”的典型。事实上,我觉得所有类似的情况,年级主任也好,老师也好,都不要公开“通报”。

老师可以找他谈谈心,解答一下他的疑惑,他能这样剖析自己,内心深处也应该有人理解他吧。

有一些既定的规则,我们当然得遵守。考试睡觉是不对的,但不要因此否定整个自己,学习重要,成人更重要。相信他会变得更加积极阳光,用良好的心态迎接明天。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谢谢。)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