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高考生报志愿,都有个宏大的目标,比如专科想要专升本,本科想要考研,上985和211最好能够保送研究生。
考研,已然成为“第二次高考”。

有低分段的同学报志愿,先问:我报这个学校将来能不能专升本?
我笑了,说,任何一所普通高职高专学校,都可以专升本,不过专科毕业生只有一次专升本的机会,考上了,再上两年拿本科文凭,考不上,直接进入社会找工作。
今天且不说专升本,咱们重点说说如何从考研、保研的角度来填报高考志愿?
如今,想读研,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要参加考试,另一个是不考研直接保送研究生,当然,绝大部分同学想保研。
那么,如何瞄准考研、保研报志愿呢?
概括说来,有3个选择,还有2个捷径。
一,有哪三个选择?

1.选择目标院校。
我认为,高分段考生要选择好985或211大学。
因为大学层次越高,保研率越高,985比211大学保研率高,211比省重点本科院校保研率高。对于想读研的同学来说,要尽可能选择升学率和保研率高的大学。
还因为升学率越高,说明学校读书氛围越好,考研氛围也越好,考研成功率就会增加;保研率越高,只要成绩靠前,就有很大概率获得保研资格,从而避免了残酷的考研竞争。
我国2025年保研率前10名的大学分别是:

北京大学:保研率65.07%,位列榜首。
清华大学:虽然保研率有所下降至61.20%,但依旧保持在高位,跌至第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保研率近57%,体现其学术实力。
南京大学:保研率48%以上,保持在较高水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保研率47%以上,体现工科优势。
上海科技大学:尽管是双非院校,保研率45.7%,显示科研导向。
上海交通大学:保研率46%,传统名校保研实力。
复旦大学:保研率44%,综合类大学的高保研率。
中国人民大学:保研率39%,人文社科领域保研率较高。
西安交通大学:这几年的保研率一直在40%以上。

此外,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郑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云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研率也都很高。
总的来说,选择“985”“211”“双一流”等名校,先看清自己的最终目标是哪所高校,然后,根据高考分数、大学考研(保研)现状、最终目标院校等情况综合考虑志愿填报,并及早做好考研(保研)规划。
2.选择本科专业。
选专业也有讲究,是选择更有利于本科直接就业的应用型专业?还是选择能为读研夯实基础的基础性专业?或者选择冷门专业,通过跨专业读研转换赛道?
还要了解所选本科专业的考研方向是哪些硕士专业?它的基础学科是什么?哪些学科专业跟它接近?

热门考研有6大专业,分别是:
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比较容易考上研的十大专业分别是: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工程力学专业、农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社会工作、城市规划。
还要注意选择拥有硕士、博士点的专业,意味着可以在本校完成进一步学习深造,在考研复试和博士申请阶段也将拥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优势和心理优势。所以还应该关注所选本科专业的硕博点开设情况、升学率和保研率。
因此,在高考志愿填报前,应该要多了解本科专业,尽可能选到合适自己的专业。
3.选择城市。

选准跟最终目标院校密切相关的城市。
如果是要考研(保研)外校,则不是本校的学生在专业课上很可能吃亏。吃亏并不是因为不努力,主要是不熟悉其它院校课程重点,则可能在学校组织的面试中吃亏。
还有一些专业,在哪个城市读研,毕业后大概率留在哪个城市工作。特别是临床医学研究生,基本都留在了读研的城市就业。
二,有哪两个捷径?

考研还是有捷径的,主要是思路,思路决定于出路。
第一个捷径:选择本硕、本硕博连读专业。
本硕、本硕博连读是指在进入本科阶段,就明确只要达到某些基本条件即可在本科毕业后直接进入硕士生阶段学习的一种培养方式。
什么是本硕连读?
所谓本硕连读,就是允许学生在完成本科课程后直接进入硕士阶段,而无需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这种培养方式通常适用于特定专业,如医学,且需要满足一定的学术条件,如平均分要求和参与科研活动等。
本来本科四年,硕士三年,一共7年,如果本硕连读,会少一年,也就是六年,大四的时候是研一。可以不领取本科毕业证,硕士毕业直接领硕士毕业证。但如果怕硕士不能顺利毕业,最好参加本科毕业答辩,领本科毕业证。
什么是本硕博连读?

所谓本硕博连读,指学生在完成本科阶段后,直接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中间不设间隔,整体学习年限通常为8年或更长。这种模式常见于一些专业如医学、生物、化学等,以及部分高校的实验班或基地班。
本硕博连读的专业基本上都是医学类专业,此外也有部分前沿性的专业是本硕博连读的。这些专业的学制是八年,按照学校要求完成阶段考核之后,毕业直接授予博士学位。
第二个捷径:选择具有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的高校。

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简称“推免”或“推研”,是指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就读研究生的一种招生形式。
学生能够被“推免”的前提,是所读的高校必须具有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所以,一所学校是否有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也是部分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选择院校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一般来说,所有“双一流”高校基本均有“推免”资格,很多“双非”院校也有“推免”资格,建议考生要看学校的招生简章。
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