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谈:与孩子平等对话

发布时间:2025-07-03 15:02:46

本文作者:小古

图片来源:互联网

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可以说是一直在追求,又极其不易时时做到。平等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平等的基础,是相互了解。平等的达成,需相互包容。当然,平等不是没规矩,更不是没原则。

今天,就试着通过自己和孩子交流、跟家长互动、与同事聊天的三个场景,分享我对平等对话的理解。

在信息科技课上,总有那么一两个孩子,会“自动屏蔽”老师发出的任何指令,沉迷于自己的“小天地”。我知道,在孩子专心于“某一事”时,老师的话术再怎么高明,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但,你若只会“怒从口出”和“恨铁不成钢”,那么师生对立就会成为大概率事件。

于是,我想利用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跟孩子们彻彻底底地聊一聊“游戏”,既然是避无可避,那就勇敢直面(相关信息通过问卷星收集):

首先,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学科”,信息科技的“榜一”地位毫无争议。然后,至于“为什么喜欢信息科技课”,游戏的“老大”地位不可撼动。当然,我还给自己挖了个深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玩过游戏?”上课时在机房毫无争议荣登“榜首”。

和孩子们一起分析这些数据,还邀请几个喜欢游戏的小朋友上台介绍最喜欢的一个游戏,还统计了孩子们平时的习惯是先做作业后玩游戏,还是先玩会游戏再做作业。就这么没有任何拘束地自由表达,一直到下课。

下课时,我跟孩子们说,如果想要了解一个人或一件事,可以像今天这样设计一个问卷做调查,也可以直接与他们对话。

我在四年级的家长会上分享了我和孩子们在课上关于游戏讨论的课堂故事,并把孩子们为什么喜欢游戏概括为下面一段话:喜欢是因为游戏里有故事、有情节还有角色,有逻辑、有推理也有挑战,有失败的沮丧也有获胜的成就感。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成长需要经历和体验的一部分。同时,玩游戏时需要思考和规划,需要互助和协作,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学会遵守规则。因为,没有人愿意和不守规则的人成为朋友,更没有人愿意和不守规则的人成为对手。游戏是需要自控力的,学会控制时间,学会控制情绪,学会让对手学会控制。

我和家长的互动围绕以下问题进一步深入:你禁止孩子玩的游戏你玩过吗?你相信孩子要去超市体验数字购物、旅游时参与规划导航路线是我布置的课外作业吗?并且,我真心希望每一位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能真正做到平等对话、有效沟通。

和同事的对话,发生在“北京机器人马拉松”赛后。这是一次不看年龄也不论资历的闲聊,虽各抒己见,又会相互认同。

举其中一例:我在看到视频里机器人“吧唧”摔掉了脑袋时,确实是找不到任何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于是,我念了五柳先生两句诗:“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被黄帝砍了脑袋的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双手执盾舞戈,战斗不止,直至力竭!我想,假如赛场上摔掉脑袋的机器人踉跄几步后又抓起脑袋自己往脖子上按,又或者没了脑袋依然坚持继续往前跑直至力竭,世上又有谁还会讥它讽它嘲它辱它笑它唾它?!

类人机器连滚带爬迈出的第一步,或许就是未来世界的新起点。未来到底是啥样?我们生逢其时,应该不难想象。

本文作者:

张勤坚

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

文章刊登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5年第12期

引用请注明参考文献:

张勤坚.教育漫谈:与孩子平等对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5(12):12.

欢迎订阅

识别上方二维码即可订阅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