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考海淀6000+到高考全市前1500!首届高三“黑马逆袭”!京城这所学校实力出圈

发布时间:2025-07-08 00:03:01

本文作者:小古

图片来源:互联网

距离高考成绩公布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北京各个学校的喜报还在陆续更新着。

在众多喜报中,京教君比较关注的是,今年北京首度走上高考“战场”的学校,会拿出怎样一张成绩单。

因为这张成绩单不仅是对学校办学理念、教学模式、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多方面的一次全面检验,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了解学校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窗口。

三年前,当一群怀揣梦想的少年来到一所还没有任何高考成绩的新建校——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以下简称“经开区建华”)时,一切都是未知的。尤其是对那些来自海淀,离开熟悉环境的孩子们来说,更需要勇气。

而向来低调的经开区建华也确实没有辜负家长的期待,今年学校首届高三毕业生亮相,就交出了一份硬核答卷——

图片来源:互联网

01

“普娃”逆袭!

从中考海淀6000+到高考全市前1500

据了解,今年经开区建华高考最高分考生的市排名进入前1500名,而这位同学在三年前入学时,中考排名对标海淀排位在6000+。

头部考生惊艳,整体成绩也是相当出色。

据经开区建华官方消息,学校今年600分考生占比8%,580分考生占比20%,平均分超北京一本线10+分。近乎实现全员本科,超六成学生达到一本线。600分以上高分率,以及平均分跻身经开区头部行列。

更引人关注的是,经开区建华的每名学生都取得了良好发展。据介绍,与中考时排名相比,经开区建华首届高三所有学生高考时人均排名进步数千名。与入学时排名相比,部分学生高考排名提升了数万名。

要知道经开区建华首届高三入口生源一般,能取得如此抢眼的成绩,可见学校的加工能力之强。

今年高考取得了600+好成绩的一位同学,谈及自己在经开区建华的学习经历时说:“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全力托举”。这位同学自称是一个“普娃”,但是经过在经开区建华三年的学习,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相比中考,自己高考排名提升了万余名。

02

“最长枝条”逐光生长

让每个孩子都被看见、被成就

“普娃”逆袭并非偶然,而是经开区建华精准教育的必然。

在经开区建华,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成长主角”。经开区建华校长任志瑜曾说过,“孩子就像一棵树,他们所能达到的人生境界取决于树干上最长的那根枝条。而教育者的重要责任就是要发现每位学生的‘最长枝条’,让那根枝条不断向天空努力生长”。

让每位学生的“最长枝条”逐光生长的教育理念,体现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在这里,没有 “标准化” 的培养模板,只有 “个性化” 的成长方案。

分层教学和行政班并行:学校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创新采用了行政班与分层教学走班制并行的方式。这样既让学生保持集体归属感,又能在优势学科中冲刺拔高,在薄弱环节中稳步提升。无论学业基础如何,每个孩子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赛道”。

30 +社团点燃兴趣火花:以学生的共同兴趣和爱好为基础,学校创办了30余个学生社团,运动类赛事、社团活动、音乐节、艺术季、戏剧节、阅读季、科技嘉年华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贯穿每学年的始末。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实验精品小班助推冲刺更高目标:据了解,2025年,学校还将继续开设实验精品小班,为有志于拔尖创新和强基计划的同学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让特长成为冲刺更高目标的 “助推器”。

当兴趣得到最适合的引导与发展,学生们迸发了前所未有的潜力。

在全国青少年环保创新活动中,有同学斩获北京市唯一一项全国特等奖;在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中,有同学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在墨尔本国际音乐节上,有同学获得一等奖;在中国中学生击剑联赛总决赛,有同学摘得第一名;在全国啦啦操联赛中,有同学拿下冠军……

这些闪光的成就背后,是一个个被点燃、被成就的鲜活个体。学校也先后获评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全国优秀STEM教育学校、共青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北京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经开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经开区中学化学学科教研基地、北京市高中人文特色发展研究协作体等荣誉称号。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03

“老师办公室深夜的灯光,

是照亮前路的星”

一张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经开区建华教师团队日复一日的 “托举”。

学校老师办公室的灯,经常亮到晚上十一点。这盏灯在高三毕业生小李同学心中,一直是一个温暖的坐标。

“说实话,刚来的时候,心里挺没底的。” 小李同学回忆道,“尤其是高三那年,压力真的很大。但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的老师们,特别是高三的几位老师,他们真的太负责了”。

小李同学还记得那些被习题“困住”的夜晚,每次去办公室找老师,老师们几乎都在,而且总是放下手头的事情,耐心地给他答疑,或者只是静静地听他倾诉,给他鼓励。“每天晚上的灯光,真的感觉像星星一样,特别温暖,也特别有力量。是他们的陪伴和付出,让我坚持了下来,也让我相信自己能行” ,小李同学说道。

和小李同学一样,小张同学刚来到经开区建华时,也担心会“水土不服”,觉得这里的教学节奏或者氛围可能跟海淀不太一样。

但很快,小张同学就发现,经开区建华的老师特别注重“因材施教”,会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育人策略,让不同兴趣、不同特点的学生慢慢成长和变化。特别是到了高三,老师们不仅抓学习,还尤其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亦师亦友的陪伴式教育,让自己有信心迎接每一天的挑战。

“记得有一次模拟考没考好,我挺沮丧的,班主任老师晚上特意给我打了电话,聊了很久,帮我分析问题,也给我打气。那种感觉,不是单纯的‘老师对学生’,更像是朋友间的关心。这种负责任的态度,真的让我觉得很安心,也愿意在这里拼尽全力” ,小张同学回忆道。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据介绍,经开区建华中学部师资队伍中,硕博+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占比达到了100%,均毕业于清华、北大、中科院、北师大等知名院校,90%以上有海淀任教或协同教研经验,多轮中高考打磨出的教学智慧,能精准破解学习难题。

在这样一群真正懂教育、有能力引领学生成长的教育专家身边学习,是种什么体验?用杨卢平康同学的话说就是,“他们让我知道‘我行’”。

“英语老师是省级重点高中学科组长,所带班级高考英语学科最高分144。帮我这个‘语法困难户’迅速找到了攻克的办法;语文老师是北师大硕士,原海淀建华资深的语文老师,第十八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我的语文成绩突飞猛进,考过两次年级第一;数学老师是清华大学本科+直博的高级教师,他讲课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有‘一语道破天机’的本领......”

一位海淀家长也向我们透露,一路走来真的是和学校、老师的双向奔赴,高中三年孩子收获了很多。

“数学老师特别喜欢我们问她题”“生物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延伸特别多”“我们历史老师讲课方式我特别喜欢,先从地图入手,讲述历史事件”......

“每次听到孩子这样说的时候,我都觉得来经开区建华算是来对了”,这位家长如是说道。

据介绍,2025 年,经开区建华继续面向经开区、海淀区招生,新高一师资由首届高三 “功勋团队” 坐镇,其中包含多位连续镇守高三、有着丰富高中教学及高考经验的优秀教师。

图片来源:互联网

经开区建华学校的宣传栏里写着这样一句话——“教育是点燃火焰,而非填满容器”。学校始终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有温度的陪伴教育,守护每一棵小树苗的成长节律,让每个梦想都能绽放独特光芒。

正如一位学生家长所言,“选择经开区建华,实则是选择了一条 ‘让每个孩子都被看见、被成就’ 的成长之路”。

编辑 | 京教君

内容来源 | 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京城教育圈」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为了更好的我们

欢迎 | 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走之前记得点个“心心”哟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