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众多学子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高考志愿填报则是这个转折点上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不,我朋友家的女儿刚刚经历了高考,取得了478分的成绩。朋友深知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马虎,精心填报了20多个志愿后发给我,希望我帮忙把把关。

当我满怀认真地打开志愿表时,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别的先不说,单单看第三个志愿的填报情况,就足以让人揪心。在这个志愿里,她直接填了“否服从调剂”。这看似简单的一个选择,却可能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要知道,高校在录取学生时,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计划进行的。如果考生的分数刚好达到了该高校的投档线,但所填报的专业都已录满,而考生又不服从调剂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被退档。一旦这个志愿没被录取,后续的志愿也极有可能受到影响,因为很多高校在录取时是有先后顺序的,前面的志愿没录上,后面的志愿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而且,专科栏竟然空着没填。这在志愿填报中可是一个大忌。高考录取是分批次进行的,如果本科批次都未能被录取,专科批次就成了最后的希望。可她却把这个希望之门给关上了,这样一来,分分钟就有滑档变落榜的风险,多年的努力可能就因为这一个小小的疏忽而付诸东流。
接下来,再谈谈排位的问题。在这次高考中,一共有二十万考生,而公办本科院校总共只招收十六万多人。这是一个怎样的竞争局面呢?
我们不妨把它想象成早高峰挤地铁的场景。地铁站里人山人海,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着那一趟能够带自己驶向目的地的列车。当地铁门打开的那一刻,前十六万人就像潮水一般呼啦啦地全涌了上去,他们成功地占据了有限的座位和空间。

而剩下的四万多人呢,就只能全悬在车门外,望着那渐行渐远的列车,心中满是无奈和失落。在高考志愿填报中,考生的排位就如同在这场“挤地铁大战”中的先后顺序。分数固然重要,但在众多考生分数相近的情况下,排位就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很多公立学校在录取时,都是按照排位从高到低进行筛选的。即使分数相同,排位靠前的考生也会更有优势。所以,在填报志愿时,如果只盯着分数,而忽略了排位,就很有可能做出错误的选择。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其实,有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在志愿表里填两个民办学校当“安全气囊”。民办学校虽然在一些人眼中可能不如公办学校,但它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

选择民办学校,就相当于给自己多留了一条后路。当本科批次的公立学校录取出现意外时,民办学校可以成为我们的“避风港”。如果家里实在困难,也不用担心学费的问题。现在国家有完善的助学贷款政策,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用的问题。只要努力学习,将来有了稳定的收入,再偿还贷款也不迟。
郑重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填志愿可不是一场赌气比赛。它不是为了证明谁的分数高、谁的志向远大,而是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地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保持理性和冷静,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先保住有书读才是硬道理,因为只有进入了大学,才有更多的机会去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

所以,在志愿填报时,一定要重视排位,它比分数更要命!因为它就像一把精准的尺子,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衡量自己在众多考生中的位置,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在志愿填报中谨慎行事,为自己的未来铺就一条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