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5日,北京高考成绩放榜当天,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高翔同学忐忑地输入了自己的准考证号,当查询界面上“总分705分”的字样映入眼帘时,他的家人们激动地欢呼起来。
但是这位在交大附中度过了六年学习时光的少年,却显得十分淡定。因为在他看来,这是“水到渠成”的事。
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在交大附中给了他足够的底气。“老师们是幸福的领航员,他们牵着学生稚嫩的手,一步步走出迷茫,不落下任何一个。在幸福文化中,中学的学习像一场马拉松,但这场长跑并不会在高考或被大学录取时终止,而是贯穿整个人生。”
“建一所富有生命动力的幸福学校”是交大附中一直遵循的办学理念,高翔同学用优异的成绩为这场幸福的”中学旅程”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也成了交大附中“幸福”教育理念的一个生动注脚。
今天,京城教育圈授权分享高翔的成长故事,让我们来看看一棵“幼苗”是如何在幸福的浇灌下,绽放出一朵美丽、健康的花。

我的初中和高中时光都是在交大附中度过的。这六年,世界在变,社会在变,教育在变,设施在变,交大附中“幸福”的理念却从始至终没有变。我的幸福也因此从交大附中开始,705的分数为我的中学时光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回想起那个注定会终身难忘的查分场景,家人激动万分,我却认为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六年中,我了解到学校幸福理念的起源和传承,认识到这样的理念对于每一个真真切切的人来说有多重要;在成长中,我逐渐意识到学校的幸福教育对我的言行、思想早已有着春风化雨的全面影响。
交大附中的幸福不是课程,不是文案,而是领导、老师、学生的举止谈吐、思维方式,以及在理解和包容中成就的自由发展。

贯穿整个人生的“幸福文化”,
为一朵花的健康绽放做长远考量
在我眼中,老师们是幸福的领航员,他们牵着学生稚嫩的手,一步步走出迷茫,不落下任何一个。在幸福文化中,中学的学习像一场马拉松,但这场长跑并不会在高考或被大学录取时终止,而是贯穿整个人生。

因此,中学阶段的汗水和坚持,都是为人生下一段旅程更好的起步铺路。我恍然大悟:交大附中的幸福教育,源于这长远的眼光,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学校早在学生入学时,就已为一朵健康花朵一生的绽放做出了考量,将幸福教育的触角延伸至校园之外,贯穿学生整个人生。
在毕业典礼的寄语中提到的“15种幸福能力”,也是我们的老师常常耳提面命、我们的活动常常贯穿其中、我们的校友口口相传的幸福人生要诀:感恩,做事,乐观,同理心,给予,爱已,爱人,原谅,知心,朋友,学习,克难,当下,承诺,欣赏。

葛玉红副校长也总是在细微处给予我们温暖。在操场上,她会关注我们的身体健康,询问我们能做多少个引体向上;考试失利时,在校门口站岗遇到我,一句“要加把劲”,让我感受到被信任的幸福,她对我信心丝毫未曾动摇;当同学晚自习期间不自律时,葛校长在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朝目标坚定前进的幸福……
这些细节也许不是颠覆性的故事,但正是无数这样具体的瞬间,无论是校领导还是老师们,用这些千丝万缕的细线,共同编织出交大附中这幅独有的幸福画卷。

在“知其所以然”的教育中理解到幸福的真谛
我们每天和老师见面的时间很长,课程表上的课是老师一秒一秒地为我们上的,可以说,我们的知识、能力、思想,就是由老师的陪伴换算过来的。
高中的班主任李剑老师、贾静老师,初中的班主任徐薇老师;各任课老师们——他们的幽默、关爱为我们保驾护航。

初三的时候,黄艳老师作为英语老师,带我们排演英语舞台剧《格列佛游记》,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剧本改编、台词撰写、表演彩排中,老师至今记得我扮演“倒立房子工程师”的快乐笑容;我们班被学校批评时,班主任老师对我们一脸苦笑,没有严厉训斥学生,而是和同学们商量改进措施,充分重视学生自我组织意识的锻炼;有同学板正地问老师不文明用语真正不好之处,老师认真地告诉他社会惯例对我们言行举止的约束作用。

在交大附中的六年,我们一直在被老师尊重、呵护,老师们注重如何让学生信服学校,而非如何让学生畏惧权威,我在“知其所以然”的教育中理解到幸福的真谛。


“在这场名为‘中学’的幸福旅程里,
交大附中是我最温暖的遇见”
老师说,我们“幼稚”单纯,却又成熟稳重。我想,这是幸福应有的模样——成熟稳重又不失童心,这样的态度不正是生活的正能量吗。我喜欢在操场活动,在窗边晒太阳,在走廊走动;我喜欢和同学们聊天,和同学们大笑,和同学们讨论人生。埋头读书时我们刻苦,抬头畅想时我们开怀,我们似乎延续了刚入学时的灵气,又增加了思考的沉稳度。这种作风消减了学习的压力和枯燥,我们为了“马拉松”下一阶段的幸福而奋斗,又不失现在这个阶段应有的幸福感。

在这场名为“中学”的幸福旅程里,交大附中是我最温暖的遇见。我想对学弟学妹说:我相信,拥有幸福的你们,不仅能超越优秀,更能活出自己的光彩,成为那个最闪耀的自己。

编辑 | 京教君
内容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京城教育圈」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为了更好的我们
欢迎 | 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走之前记得点个“心心”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