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最「狠」的真人秀,杀疯了

发布时间:2025-07-20 00:03:16

本文作者:小古

最近,鱼叔的追剧清单里多了一个「意外惊喜」。

不是什么古装剧,也不是什么悬疑剧。

而是一档美食竞技综艺。

赛制,残酷。

就像《饥饿游戏》和《大逃杀》。

评审,犀利。

谢霆锋点评时那股劲儿,让我想起周星驰在《食神》里尝菜的经典桥段。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这综艺不只是「下饭」,它简直是「上头」!

《一饭封神》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全中国最会吃的和最会做菜的,几乎都来了!

节目一开始就亮出了「百人大战」的超大阵仗。

邀请了来自各地的100位厨师。

包括街边小馆、路边摊的无名小厨;

也有米其林认证、亚洲最佳餐厅主厨这样的知名大厨。

其中16位德高望重、技艺超群的大师级「大厨」;

图片来源:互联网

和84位隐匿市井的「小厨」,将打破资历身份界限,在同一擂台上以菜会友,以刀相搏。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这种大厨 VS 小厨的混编对决不多见。

初看似乎门不当户不对,却正因为身份实力悬殊,碰撞出另类的精彩。

就像武林大会中名门掌门对阵江湖新秀,既有以弱胜强的惊喜,也有高手过招的过瘾。

节目还巧妙地把「棋局」元素融入其中。

图片来源:互联网

84位小厨好比棋盘上的卒子,16位大厨则如同棋盘另一端的车马炮。

一开始甚至明言「小厨连名字都不配拥有」,必须用「代号」作战。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这种设置让大小厨对垒更具戏剧张力。

一道菜一场战役,既是厨艺的比拼,也是尊严的捍卫。

节目赛制,同样硬核。

第一关是「小厨入局战」。

84位小厨争夺仅有的16个晋级名额。

只有胜出者,才有资格进入后续「小厨挑战大厨」的1v1对决。

也就是说,开局就淘汰68人,胜率不到二成!

难怪有选手惊呼:「第一局就只剩16个,我的天!」「国内同类型节目里真没见过这么玩的」。

图片来源:互联网

如此「大逃杀」式的残酷赛制,瞬间将紧张感拉满。

「刀下留人」成了奢望,人人自危又人人奋勇。

等16强小厨诞生,他们将迎战早已恭候多时的16位大厨。

一场刀工与火候、创意与经验的巅峰对决才正式拉开帷幕。

图片来源:互联网

评审阵容方面,同样强大。

第一位就是开头提到的谢霆锋。

尽管鱼叔知道他纵横厨坛多年,但也是看了节目才了解,他原来是「全球唯一米其林之友」。

图片来源:互联网

第二位是张勇。

人称「荣叔」,新荣记创始人,中国黑珍珠摘钻、米其林摘星最多的餐饮企业家。

图片来源:互联网

第三位是郑永麒。

精通中餐和法餐的顶级厨师,是「世界50佳餐厅」国内最高排名持有者。

图片来源:互联网

另外,还有《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的总导演陈晓卿担任总顾问。

图片来源:互联网

再加上,「美食嘴替」李诞的有趣解读,像开了弹幕的旁白。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这样的配置,不亚于请来了美食「梦之队」,确保菜品品鉴既专业又严格。

难怪有选手戏称自己「像校队队员碰上乔丹」。

明星级评委和顶级设备加持下,这舞台就是按米其林三星标准打造的「最强战场」。

图片来源:互联网

值得一提的是,《一饭封神》的拍摄手法很有纪录片质感。

镜头不再只是一味给选手加油打气的综艺腔。

而是冷静地记录下厨师们备料、烹饪、等待评判的每个细节。

同时也会挖掘厨师的故事,让观众透过一道美食,读懂一餐一饭背后的人生。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这种手法让节目有了一种电影式的叙事张力。

既有竞技残酷的爽感,又有纪实深刻的共鸣。

图片来源:互联网

开场就是小厨入局战,称得上各显神通。

各路厨师祭出看家本领,花式炒菜让人眼花缭乱。

鱼叔对其中三位选手,印象特别深刻。

首先是「伦敦面条女王」魏桂荣。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因为我在网飞纪录片《主厨的餐桌》中,已经见识过她的厨艺,她是片中唯一的中国厨师。

12岁辍学,08年去了英国。

在一家川菜馆工作7年后,开了自己的第一家餐厅。

把陕西油泼面开到了伦敦,让老外爱上了中国面食,还教会了一票歪果仁拿起筷子。

图片来源:互联网

面条女王这次回到国内赛场,一上来就做出了最拿手的陕西biangbiang面。

面对评委谢霆锋,她满怀信心。

因为这碗面,她征服了老外的味蕾。

令鱼叔没想到的是,谢霆锋品尝之后,给出的结果是「出局」。

原来,为了照顾国外食客,她的口味是改良过的。

辣的不够辣,油的不够油,反而不够正宗。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这其实也是很多在国外的中餐厨师不得已的选择。

另一位,鱼叔想聊的是「寻真味美叔」。

图片来源:互联网

他是位网红美食博主,自称是无师自通的「野厨」。

当过兵、卖过凉拌菜,凭着对美食的痴迷一路钻研厨艺。

他拿手的绝活「一物多吃」,在网络上吸粉无数。

其中又以《一鸭十吃》最为出名。

一只鸭子,被他肢解成十道菜。

煎、炸、炒、卤、蒸、炖,各种手法齐上阵,把鸭子的每个部位都物尽其用。

图片来源:互联网

美叔在台上一字排开十道鸭菜时,评委张勇都看傻了眼,表示「被惊艳到了」。

很难有厨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鸭子做成这么一桌菜。

张勇对他的创意和见多识广连连点赞。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反转来了。

在尝完菜品后,张勇给出的答案是「待定」。

鱼叔其实有猜到这个结果。

因为同样的时间,别的选手只做一道菜,他烹制出十道,难免顾此失彼。

尽管如此,美叔坦然接受,甚至表示淘汰也没关系,最大的欣慰是感受到当厨师的幸福感。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这一刻,他身上那种热爱美食纯粹胜过名利的坦荡。

相比之下,「危险男人」走的是另一个极端的路线。

他崇尚「烟火菜品中加入别人不敢用的食材」。

这次干脆端上来一款「虫子披萨」。

披萨上密密麻麻铺满了可食用昆虫:竹虫、蚕蛹、蜂蛹。

甚至黑色的蚂蚁蛋也闪现其中。

图片来源:互联网

经油炸调味后混搭芝士,看上去像重口味达人的黑暗盛宴。

谢霆锋一边好奇一边品尝,给出的反馈却很意外:「虫子的口感很脆,但吃不出虫子的味道,如果感受不到它独特的味道,那又何必用这个食材?」

这道听起来「邪乎」的虫子披萨,并没有让评审品味到预期的新奇美味,反而因为主材特色被掩盖而丧失了意义。

结果可想而知,危险男人同样未能晋级。

在这里,节目展现出专业竞赛应有的冷静。

再猎奇的创意,如果华而不实,也难逃出局命运。

这个小小的反转也让鱼叔觉得,胆大不代表能封神,真正打动人心的还是味道本身。

从英国归来的面条女王到草根逆袭的寻味老兵,再到剑走偏锋的重口勇士,每位厨师的命运都瞬息万变,每个菜品的成败都充满悬念。

这种紧张刺激,是过去许多同类节目所欠缺的「燃点」。

而在反转与惊喜的背后,鱼叔也感受一丝别样的温度:那些菜里藏着厨师们想要讲述的故事和情感。

值得一提的是,入局战中还有不少有趣的插曲。

比如「九转大肠哥」时隔十年,重返战场。

这一次他信心满满,誓要拿回属于他的荣誉。

图片来源:互联网

他拿出了2.0版本的九转大肠,奈何煮得不够软烂。

出局!

还有,演员吴千语也以「娱乐圈隐藏美厨」的身份参赛,带来一道创意螃蟹菜「黄金满屋」。

她原以为,十年厨龄足以亮剑。

不料因为摆盘花了太多时间导致菜品放凉,被评审当场挑出毛病。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这也证明了节目当真零容情面,明星来了也不管用。

由此可见,《一饭封神》绝非走过场,哪怕你有话题有流量,拿不上硬菜照样得走人。

私以为,美食竞技综艺,就应该尊重菜品本身的成败!

图片来源:互联网

餐饮行业历来男性居多。

一方面厨师工作强度大、体力活多,传统观念里也总觉得「大厨」就该是糙汉子的模样。

但在这个舞台上,一群意气风发的女性厨师打破了这种成见。

节目里代号「后厨花木兰」的姑娘,一出场就引起关注。

图片来源:互联网

她坦言,这次来想认识更多这个行业的女性厨师。

图片来源:互联网

包括节目里的男厨师,看到不少女厨时,也颇为惊讶。

有人不相信女生能掌勺大灶,而她们的出现,向所有人证明女性完全可以在厨房顶天立地。

另一位选手「化学系靓厨」,也值得一说。

图片来源:互联网

她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化学专业,却因热爱美食毅然投身厨房,在香港开了家法式餐厅。

有理科背景加持,她对食材的理解和技法的创新都别出心裁。

这次比赛她带来店里的招牌菜,一道中西合璧的创意料理,玫瑰露鹅肝肠风味的法式牛柳威灵顿。

图片来源:互联网

听名字就知道复杂度不低。

她将经典的长条形威灵顿改为圆柱形,以保证受热均匀,用精准的温度控制让切开的牛肉呈现完美的粉嫩色泽。

这道融合了法式技艺与港式风情的菜肴,最终获得了谢霆锋的肯定,顺利进入16强。

「化学系靓厨」证明了女性也能玩转高端硬菜,还通过科学思维把菜做出了艺术品的质感。

还有一位很励志的女将,被称作「豉油鸡女王」。

图片来源:互联网

43岁转行,从秘书到厨师,开了香港私房菜店,上杂志封面。

豉油鸡是粤菜中极其考验火候和功力的一道传统名菜,如何把鸡肉滑嫩、鸡皮Q弹、酱香入骨,是许多厨师的修炼终极目标。

图片来源:互联网

而她就是凭借一手豉油鸡绝技在业内小有名气。

张勇品尝时甚至配了一碗白米,吃了又吃,津津有味。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这道菜也助她成功跻身16强。

从后厨花木兰,到化学系靓厨,再到豉油鸡女王,我们看到女性厨师在烟火灶台前迸发的无限潜力。

这些「厨房木兰」们的出现,为中国厨师的群像添了亮丽一笔。

正如节目初衷,当下的中国餐饮业需要多元面貌。

从塔塔尔族洋婆婆传承非遗美食,到狮城黑马带来的客家风味,再到年轻新秀如燃少用国际奖项证明实力…他们背后的故事如一部民族史诗。

厨师的意义,其实远超职业本身。

还有多元的食材,如1V1对决中,贵州毕节木姜子、吉林长白山刺龙芽、云南鸡枞菌松茸黑牛肝菌组合……16个省份的宝藏食材。

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饮食的博大精深。

图片来源:互联网

就像陈晓卿说的,在中国做烹饪比赛是非常困难的事,因为中国太大了,生活习惯也有很大差异,但是能够留下印象的,恰好又是特别多元的地方色彩。

通过这样一档综艺,我们能够看到文化的多样性、文明的宽容性;

同时也能感受到我们的一日三餐,跟这个民族历史上源远流长的艺术成就和科学成就是一样的,是伟大的。

美食是人类永远的慰藉。

「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他们相互不理解,但食物可以沟通所有的东西。」

现在当下餐饮业虽然处于低谷,但美食依然能引发大众的共鸣。

《一饭封神》让不同地域的食材,不同风味的美食,被看见。

也让更多的中国厨师被看见。

这对整个餐饮行业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节目出圈后,鱼叔相信会涌现一批「封神」的网红厨师。

他们的餐厅生意会变得更好,也许会影响整个产业链复苏,间接刺激消费回暖。

更重要的是,它会点燃大众对美食的热情。

还有那些在炉火中闪耀的梦想,在筷勺间流淌的人间真味。

图片来源:互联网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推荐」吧。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