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1+3”升级!家长头疼的中考升学咋办?办法就藏在这儿!

发布时间:2025-07-20 20:03:26

本文作者:小古

图片来源:互联网

北京“1+3”培养实验,自2016年走到今年,正好第10个年头。

而海淀区级“1+3”在全市各区里变化最大,堪称今年送给家长的超级红利!

去年22校1687人,今年直接扩至30校2570人!

培养实验规模、参与学校双双增加,全区60%的公办高中参与其中,海淀区级“1+3”气候大成!

多所学校今年更是上调了培养实验计划。比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就从去年80人扩招至今年100人,极大满足了家长让孩子提前“上岸”的教育期待。

更何况,西山学校本身就是一所让学生“增值”的“宝藏”学校!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这几年的西山,一年一个台阶,教育“加工力”持续拉满:初中部今年中考整体优异,头部表现尤其亮眼;高中部高分突破,650+、600+分数段人数双增长。学生较中考入口平均提升数千名,学校更被权威部门评为持续高增值学校。

西山学校的“智慧未来1+3” 培养实验,志在构建中外融合、数智赋能的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这绝非简单的四年贯通培养,而是一场彻底的课程创新!

学校通过整体重构课程体系,撬动“1+3”的深度优化与人才培养的全面升级。

在这里,四年课程被精心设计:以AI特色课程点燃创新思维,用中外融合课程打破学科壁垒,依托项目式学习(PBL)培养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正如首届“1+3”的家长所说:

“西山的科技AI和特色课程,与人本一脉相承的教风、校风、学风和资源,加上越来越亮眼的中高考表现,让我们果断选择为孩子抢下整整一年的高考备战先机!”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如何为孩子选对“1+3”学校?

海淀不愧是“教育高地”,30所区级“1+3”群雄并起。选择一多,家长反倒容易犯难。

究竟如何为孩子选对“1+3”?

第一,看兴趣特长与培养实验是否精准匹配。

据了解,西山学校强调打牢初高中课程基础,提升数理能力,再将创新思维锻造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其“智慧未来1+3”培养实验,给孩子更连贯、更充分的时间,通过特色课程和资源赋能,让学生科学运用智能工具去认知世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第二,看短板学科是否拖后腿,长板学科是否充分施展。

有些孩子偏科明显,比如初二体育已经扣了2分,损失过于惨重。

而有些孩子某些学科特别突出,却受限于中考兼具水平测试与选拔的双重性质,优势难以尽情发挥。

这时候,“死磕”中考不如转换赛道!

西山“1+3”让孩子在“数理创新+课程改革”的双重赋能之下,实现全面且个性化发展的倍增效应。

第三点最关键,填报志愿切忌盲目“摸高”。

区级“1+3”只能填报一所学校。一旦进不了面试,机会就白白浪费了。

建议适当“降档”,选择计划充足、正处于强劲上升期、对孩子关注度高的学校!

由于“1+3”不能组织学生考试,只能按照1:3的比例组织报名学生的面试,所以计划较多,进入面试的几率越高。比如,西山招100人,可通知300人面试。

选择显著上升期的学校,意味着孩子能与学校共同成长,共享发展红利。而学校对孩子高度关注,则确保每个学生被看见、被激发,从而唤醒内驱力。

归根结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建议家长结合孩子的兴趣、特长、学习习惯及未来规划综合考量。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西山“1+3”课程

凭啥让孩子赢在4年前?

西山学校“智慧未来1+3”特色课程,紧扣“未来学校”定位,既扎稳“中国心”的人文根基,又锻造数智时代的数理能力,让孩子从起点就站上更高平台。

赢在顶层设计。

牢铸“立德树人”根基,贯彻北京课改精神,构建“幸福未来”课程体系,形成横向融合、纵向贯通的4年课程图谱,突出课程的系统性、实用性与前瞻性。

课程坚持“以终为始”,整合初三至高三学习内容,第一年聚焦初高衔接,确保每项教学任务紧密对接培养目标,打造连贯高效的学习历程。

强在数智赋能。

作为市区级智慧教育示范校,学校紧密围绕“智慧·未来”定位,将数字化基因融入“1+3”血脉。依托1对1数字化未来学习实践,激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态优化课程参数,实现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效果最大化。

具体到课程,“贯通性”与“可选择性”双线并行。

贯通性体现在全链条培养里。

人工智能课程贯穿不同阶段,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能力培养闭环。

语文教学强调“知识-能力-素养”贯通。“戏剧人生”单元从课本搬上舞台,让学习从单维课堂走向多维实践;特级教师廖昌燕指导的古诗词“讲诵写”课程,通过小组合作、情景演绎等多元方式,既夯实基础又提升素养,学生在多个区级比赛中斩获一等奖。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廖昌燕老师语文课堂

人工智能选择性必修课提供多样化选择,精准匹配个性发展。

无人机课程:多学科融合,在动手实践中提升理科思维;

VEX机器人课程:结合PBL与赛课模式,学习机器人、编程、机械背后的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

联想·科技智慧和人文管理:跟随联想硬件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和专业设计师,体验科技人文融合;

人工智能生物实验室开发课程:人本自主开发,邀请大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领域专家担任讲师,直通前沿交叉学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中外融合课程是西山课程的“重头戏”,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获得市区级特色课程认定。

数学建模课用跨学科思维解决真实问题;物理实验课吸收国际课程优势,让学生在实验中触摸物理本质;化学项目式学习以解决生活实践及课程学习中的问题为导向;生物课与人本联合开发,以“实验”为主体;信息技术课融合AP内容,培养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生涯规划课程贯穿四年,第一年从心理调试和学习方法、技巧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做好初高衔接过渡;高一聚焦生涯认知,高二聚焦生涯探索;高三聚焦生涯准备,帮助学生在升学择业的近期目标做出最优选择,助力整体人生规划发展。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PBL项目式学习课程是西山“明星”课程,覆盖人文社会科学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三大领域,目前已积累上百个真实课题,学术研究、问题解决、沟通合作、自主发展,样样都练。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研学课程更把“读万卷书”变成“行万里路”,将领导力训练、感恩践行、环保行动、安全教育等不同课程融入其中,让每一次行走都成为西山学子独特的成长坐标。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作为北京市课程建设先进单位,西山“1+3”用特色课程赋能科技创新,以中外融合课程、生涯规划课程滋养核心素养,再加上项目式学习课程和研学课程,培养具有“中国心”和“国际范”的复合型人才。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向下滑动查看

图片来源:互联网

西山花儿高成长性的秘密“曝光”!

说到底,西山花儿高成长性的秘密在于——

以强劲师资精耕细作,用人本资源辐射共享,让课程建设夯实根基,凭中外融合打开视野。

高水平师资“天团”。

“1+3”培养实验汇聚多位人文、数理学科领域正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以及院士专家组成的科技创新顾问,还有顶尖高校专家教授和人工智能领域科研骨干担当的学习导师等。

人本平台资源辐射。

作为人大附中联合总校的成员校,西山学校深度共享联合总校教师培训、教研备课、考试练习以及人大附中家长课堂等优质办学资源。

“家文化”滋养幸福感,三大维度助力“1+3”学生成长。

建校以来,学校一直以创办“幸福的、不一样的未来学校”为发展愿景。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一方面,借助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与创新平台。

地处海淀北部高精尖企业聚集地,周边有中关村科技园等创新企业汇集地,如联想、百度、腾讯、新浪、软通等大型企业,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研究所、医学科学研究院等。

学校与这些单位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深度整合资源,开设选修课和社团,共同举办科技节等。

图片来源:互联网

另一方面,用拓展活动开阔眼界,作为课程学习的有益补充。

学校为“1+3”设计了切合需求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校外学农实践、冰雪嘉年华、一对一接待新加坡友好学校师生来访等,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不仅如此,学校还用全员德育守护学生成长。

很多社团老师成为学生的“私人定制班主任”,利用学生“亲其师”心理,与班主任一起陪伴学生对付“成长的烦恼”。还通过家委会等家校合作路径,帮助学生快速融入集体,形成课程学习与实践成长的有机补充。第一届“1+3”班团结友爱、积极向上,其中一个班荣获了校级先进班集体荣誉,印证了育人实效。

当家长认同学校教育理念和“1+3”课程体系,愿意把孩子托付给学校,西山也邀请家长成为“西山合伙人”,家校共育闭环由此形成。

图片来源:互联网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以“未来学校”为定位,依托数智赋能打造AI时代的教育范本,在学生长程发展上深耕,以全景育人的格局办学,做人大附中的未来学校,让每朵西山花儿在这里读书都成为一件幸福的事情。

文 | 京教君

素材来源 |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京城教育圈」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为了更好的我们

欢迎 | 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走之前记得点个“心心”哟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