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新经济与文旅风口机遇:高职专业填报指南(附院校推荐)

发布时间:2025-07-08 20:02:51

本文作者:小古

在数字经济狂飙的时代,财经商贸与旅游大类高职专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相关专业就业如何?考生报考可重点关注哪些专业?本文为您详解。

关注“麦研文选”回复“文科高薪”

获取人文社科高薪专业

财经商贸和旅游类专业就业现状解析

高职财经商贸大类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现代商贸流通业、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旅游大类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现代文旅产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服务人才。相关专业大类就业表现如何?哪些专业值得重点关注?

财经商贸大类——

根据《2025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财经商贸大类高职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情况较好,优于高职平均。就业质量方面,该专业大类的2024届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4777元,与高职平均(4775元)基本持平;就业满意度较高,为83%,位列高职主要专业大类第二(与旅游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并列)的位置。

但是,该专业大类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仅为55%,在高职主要专业大类排名靠后,低于高职平均(61%)6个百分点。这说明高职财经商贸专业就业适配度较广,但也可能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适配或供过于求,导致未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情况。

另外,财经商贸大类专业专升本比例居前,近两届均保持在24%以上,反映出相应领域对从业者的学历门槛抬高、竞争加剧的趋势。选报相关专业的考生,需要提前做好学历提升的准备。

具体看财经商贸大类下设主要专业。数据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月收入较高,2024届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5048元(位列高职主要专业月收入TOP44),就业满意度(87%)也较高,整体就业质量较好。市场营销的就业质量也较好,月收入、就业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5040元(位列高职主要专业月收入TOP47)、84%、60%,均高于或与高职平均基本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与近年来炙手可热的大数据密切相关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月收入和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均较低。这是一个融合传统会计与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专业,是由传统会计专业升级改造而来。然而,受从事的职业特点影响,其就业薪资较低,而行业变革、教育滞后、就业市场供需错配等多重因素,或导致其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

另外,工商企业管理的毕业去向落实率相对较低,需注意。

旅游大类——

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旅游大类2024届高职生就业满意度较高,为83%,位列高职主要专业大类第二。但其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4642元,低于高职平均(4775元);其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也较低,仅为57%,低于高职平均4个百分点。这说明尽管薪资较低且部分毕业生从事专业无关工作,但多数毕业生对就业体验的评价较高。

具体看旅游大类下设的主要专业,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2024届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4733元,与高职平均基本持平;就业满意度和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略高于高职平均,显示整体就业质量尚可。

旅游管理专业就业质量则相对较低,其月收入为4522元,明显低于高职平均;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仅为49%,低于高职平均12个百分点,显示整体就业质量欠佳。

旅游管理专业就业质量与行业特性、教育与社会需求匹配度息息相关。未来,随着智慧旅游、文旅融合等文旅新业态崛起,旅游专业毕业生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其中,具备数字化技能、跨界能力的学生将更具竞争力。考生选报相关专业,需重点提升自我的数字化能力并关注文旅新业态的发展趋势。

需要提醒的是,就业蓝皮书各项指标数据代表的是专业的整体情况。即便整体就业看好的专业,也有大学的培养不合格;而一些整体就业质量欠佳的专业,同样有人才培养出色、就业情况良好的现象。各个专业就业情况具体到每所大学、每个区域情况不同,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只能作为参考。

财经商贸和旅游类新增专业趋势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调整、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释放,近年来各高校也对专业设置进行了密集的调整。专业设置一般是基于社会需求、国家战略调整的结果,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可以作为志愿填报的重要参考。

根据统计,财经商贸大类中,2025年较2021年新增较多的是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增加了281个;其次是跨境电子商务,增加了102个。其他增加布点较多的专业还包括供应链运营(75个)、财税大数据应用(58个)、智能物流技术(42个)、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31个)。

从近五年高职财经商贸大类专业的变化来看,数字化、智能化、电商化成为专业发展的核心趋势,传统专业逐渐向“智能+”转型,新兴专业则围绕数字经济、跨境贸易、数据分析等领域快速崛起。

2025年旅游大类中,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新增布点较多,增加了81个。另外,烹饪工艺与营养(57个)、智慧旅游技术应用(42个)、中西面点工艺(31个)也新增较多,可重点关注。

从近五年高职旅游大类专业的变化来看,研学旅行、智慧旅游、餐饮工艺成为增长主力,而传统旅游服务类专业(如酒店管理)正加速向数字化、特色化转型。考生报考时可以重点关注这些方向。

相关专业优势院校

国家“双高计划”是教育部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制度设计。入选“双高计划”的院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实训基地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实践机会。例如,高水平学校建设高校在整体实力上较为突出,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高校则在特定专业领域有着较强的实力和特色,在志愿填报时可以重点考虑。

例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金融管理、国际贸易实务,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的会计、市场营销,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市场营销,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子商务,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会计及连锁经营管理,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管理均为第一轮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相关专业群优势突出。

旅游大类方面,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管理,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导游,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的酒店管理,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的餐饮管理为第一轮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考虑报考旅游相关专业的考生可以重点关注这些院校。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不同类型院校参考

哪些高职院校尤其值得关注?下面我们筛选了2所在财经商贸及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优势突出的高校,它们在培养中各有侧重,就业方面均表现突出,可供志愿填报参考。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是北京市属公办高职院校,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学校以培养高素质财经商贸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立足首都、服务京津冀,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学校开设了财经、商贸、旅游、文化创意、建筑管理等领域29个专业。其中,智慧财经、现代商旅服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骨干专业(群),智慧会计、金融科技、智慧商业、文化旅游、智慧建筑管理是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连锁经营与管理、导游是国家级示范专业。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超过50%,部分教师具有行业企业实战经验,确保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能提升职业技能。

学校还牵头成立了北京商贸职业教育集团、北京城市副中心高端商务产教联合体、全国会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制造服务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环球影城等120余家企业实施协同育人,建有菜百商学院、中联智能财税学院、广联达数字造价工程师学院、优联信驰会展策划管理师学院、倪东侃织染艺术工作室等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工程师学院(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了充分保障。

另外,学校还在积极推进现场工程师培养工作,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会计信息管理、建设工程管理3个专业分别与联想集团、用友网络、北京建工集团合作实施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的整体技能和素养。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唯一一所旅游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也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杭州,秉承“和礼勤进”的校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旅游行业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以旅游类专业为核心,开设有导游、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西式烹饪工艺、空中乘务等32个旅游类专业。其中建有国家、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各1个,国家骨干重点建设专业8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世界旅游署旅游教育质量认证专业16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点2个,省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建成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740余人,其中拥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02人,“双师型”教师占90%以上。在这其中,有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1名、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4名、国家旅游业青年专家5名、全国技术能手2名,省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6名、浙江省学科带头人1名、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23名。高水平的师资确保了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

另外,学校有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1个,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13个,其中省“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6个。学校还与万豪、希尔顿、迪士尼、携程、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与就业机会。

主要参考文献:

《2025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各高校就业质量报告、各高校网站等。

图片来源:互联网

关注“麦研文选”,获取更多数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